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评论 >> 正文
10年,800个故事,10万观众:“上海故事汇”为什么成功?
2022年10月19日 16:31

  “上海故事汇”

  都市民间文学创新性传承的新探索

  今年是“上海故事汇”创办十周年。“上海故事汇”于2012年4月29日正式开讲,由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共同策划创办,由《上海故事》杂志社承办。“故事汇”的名字听起来有些奇怪,实际上是一个故事讲述活动的名称。创办的初衷:一是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二是让故事回归生活,三是通过故事寓教于乐的特点,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十年来,“故事汇”从最初的上海市群艺馆一个会场,发展到“虹桥故事汇”“枫林故事汇”“山阳故事汇”“曹路故事汇”等六七个分会场;从每月的两场,发展到每月七八场;受众从最初的中老年人,发展到中青年和儿童。至今已在固定场所表演223场,主题巡回表演120多场,讲述了800多个故事,听众累计达10多万人次,显示出了一定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逐渐壮大扩散的趋势,成为了上海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众所周知,口头讲故事在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其对民众的价值观、伦理观、善恶观、审美观、自然观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讲故事活动逐渐萎缩,故事如何在新时期传承成了民间文学界必须面对的问题。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故事之一,产生于东晋时期,已经流传了一千六百多年。但就是这样一则曾经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在口头传承领域已处濒危状态。这种情况在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表现尤为严重。可以说,“上海故事汇”的创办和成功,是上海民间文艺界积极探索的结果,也是都市民间文学在新时期创新性传承的有益实践。

  “上海故事汇”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首先在学理层面具有理论依据。口头讲述具有先天的便利和优势,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条件(如书本、手机、电视等),只要能说话就可以。2015年“上海故事汇”举办至第100场时,《解放日报》有如下的报道:“‘上海故事汇’近日在市群艺馆迎来第100场。3年半时间,众多名家来到故事汇,讲演300多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观众累计达2万多人次……一开张就大受欢迎,几乎场场爆满。”从“上海故事汇”现象中可以发现,即使是像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讲故事仍然有听众,仍然受市民的喜爱。这也印证了口头讲故事是人类重要交流途径之一的理论预设。

  其次,“上海故事汇”能够受市民喜爱的另一原因是对讲故事形式的创新性发展。首先,它不再是传统的自娱自乐、自发性的讲故事活动,而是由上海民协、市群艺馆及相关合作方有组织的行为,且投入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是讲述内容、形式更加适应当下受众的需求,内容方面以讲述新故事为主,以传统故事为辅,以情节曲折、“包袱”巧妙、贴近生活为特色,反映当今老百姓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现象;形式方面以上海话讲述为主,注重与听众面对面的互动性,注重舞台化效果和表演形式的多样化、丰富性。

  人是群居动物,交流是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由于信息技术的发达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的束缚,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当古老的讲故事方式回归生活之后,人们发现面对面的言说,仍然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在这个“故事场”中,虚虚实实,嬉笑怒骂,家长里短,惩恶扬善,可以尽情宣泄!正是因为如此,“故事汇”才吸引了这么多人参与。十年的创新实践和探索,已初步证明“故事汇”的形式是新时期都市民间文学作品传播的一种新途径。

  (作者系上海市文联主席团成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上海文联 作者:郑土有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