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评论 >> 正文
聚焦海上文艺新力量:上海文化领域新群体有哪些特点
2022年10月19日 16:33

文化领域新群体发展现状——以上海为例

  近些年,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我们对上海文化领域新群体发展情况进行了一番调研。

  现在的上海文化新群体整体欣欣向荣,呈现出规模增长快、队伍年轻化、空间分布广等特点。

  从规模看,闵行区和浦东新区文化新群体人数较多,规模迅速发展壮大,涌现了大批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文艺群体。松江区和杨浦区也很突出,松江区先后成立了上海钱月芳顾绣工作室、上海松江圣大艺术中心、松江区浦江源文化发展中心、上海松江区佘山镇圆梦艺术团等10多家民营非营利组织。

  从年龄结构看,上海文化领域新群体年龄相对年轻,以70、80和90后为主,平均年龄43岁。除民办非营利机构从业者以兼职和低收入者为主、年龄相对偏高外,民办营利机构和网络文化企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主要在45岁以下。浦东新区新群体平均年龄相对年轻,大约在33岁,其中网络文化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仅为28岁。

  在上海公共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传统文化、文艺创作等领域,到处都有文化领域新群体的身影,而且文化领域新群体的活动空间呈由上海向长三角地区辐射的趋势。上海的独立音乐人、自由美术创作者、内容创意设计师、独立演员和网络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经常游走于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进行文艺传播、演出和交流,许多民办非营利组织经常深入基层、农村开展文化下基层、下乡活动。

  与之相伴随的,上海文化新群体也表现出收入差距相对较大、人员流动相对较快等现象。大部分民营文化机构从业者或自由职业者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人员流动相对也较频繁——当然,由于文化领域新群体多以兴趣爱好为导向选择职业,本来也容易频繁变换工作,特别是网络直播主播、电子竞技选手和自由职业人员更以“兴趣至上”为事业起点,流动性大的特点就更突出了——这也给我们的团结、引领、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人才、资金、环境是上海文化领域新群体在发展中面临的核心瓶颈问题。如何解决?对策何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进一步凝心聚力,在准确把握上海文化领域新群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这股文艺新力量进行有效引导、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文化繁荣兴盛中的作用。

  (本文作者系上海新文艺工作者联合会副主席、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来源:上海文联 作者:符湘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