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评论 >> 正文
今人与古时月:论上海近十年美术展览
2022年10月19日 16:34

今人与古时月——基于历史叙事的上海近十年美术展览巡礼

  时光的桨声灯影,船过无痕。

  文脉汩汩而流淌,无形胜有形,无声胜有声。

  文艺事业架构起人类文明宏大的基业,代代相传而源远流长;无论是滔滔江海还是涓涓细流,文化传承的方式各异,也因每一个时代、每一种土壤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先驱和满怀热忱之人用他们的天赋、智慧、勤奋、执着、热爱点亮了历史长河的夜空,让今人依旧能见“古时月”;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如同璀璨的群星,定义了人类的文明史的坐标。

  以史为镜,观照当下。在刚刚过去的十年,在我们所生长的城市——上海,在文艺领域,我们会看到怎样的经纬纵横?至2021年底,上海美术馆数量达到96家,居全国首位。上海城市版图上大大小小的美术馆星罗棋布,全覆盖16个区。徐汇滨江、外滩沿岸、虹桥地区等美术馆集群已经形成,一江一河美术馆集群雏形初显,五个新城美术馆数量稳步上升。

  而美术馆的硬件则是由一场场展览的“软件”支撑起来的,就像人体的胶原蛋白,体现了精神面貌。基于此,笔者由十年上海展览的一些特点、亮点和创新点切入,一窥当代海派城市精神与都市面貌。

  雄厚资本开启“大师特展”时代

  如今“大师特展”已在申城遍地开花且广受欢迎。而最早,这股风潮带动者应属天协文化在2014年推出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当时这个特展是作为“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的重要庆典活动之一,也是莫奈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并且是由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私人机构引进的大师特展,且展出场地不在传统的博物馆、美术馆,而是在一家商场的地下室。当年,这一展览也一度引爆话题和争议,一边前去观展的人络绎不绝,另一边批评声也不绝于耳。无论怎样,天协文化也在争议中成长,如今拥有坐落于外滩中山东一路1号的东一美术馆,也依旧在持续引进和推出印象派大师和文艺复兴大师特展。

  此类大师特展的背后当然离不开资本助推,我们可以说此类大师特展凸显的是上海作为中国乃是全球金融中心、码头的金融底色。

  国际当代艺术展带来新的观展体验,尤以民营美术馆表现凸出

  十年来,依托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基因,美术馆的展览类型和参展艺术家亦多元而视野广阔,能做到“立足上海、放眼全球”,持续加强国际间的文化对话与交流。这十年的展览中,除了大师特展,更考验策展实力和美术馆能力的,无疑是在当代艺术领域。我们惊喜看到民营美术馆在策划的国际性大展方面的表现凸出,如民生现代美术馆、外滩美术馆、龙美术馆等,致力推出同频国际前沿当代艺术,在展陈上也颇用心思;同时对观众的观展体验和审美认识都带来很大的提高——当然这是潜移默化的,唯有时间可鉴。

  具有代表性的展览有民生现代美术馆的“透明的声音”“生声不息”两个展览,它们都曾在2017年获得过国家文化部优秀展览的奖项:“透明的声音”获得文化部“2017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的“优秀展览项目”;“生声不息”则获得文化部“全国美术馆优秀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

  2019年11月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的西岸美术馆,以“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启幕。开馆当日,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先生及其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女士亦出席了开幕活动。

  2021年7月,上海浦东美术馆正式开馆。其开馆展选择与英国泰特美术馆合作,呈现泰特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以及以“光”为主题的经典名作大展。在展览中可以看到较为完整的英国“拉斐尔前派”作品,是中国大陆迄今最大规模的拉斐尔前派艺术展。

  诸如西岸美术馆、浦东美术馆也是开启了中国的文博、美术展馆与世界顶级文博美术展的新型长期合作模式。

  源远中华文化的新叙事

  基于交流、分享、共建的理念,我们不仅看到当代艺术的策展力,也看到了对传统文化守正与传承的初心。在当下,我们如何重述传统文化,如何讲述中华文明的故事,这一点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当下全球一体化模式下,我们更应重新思考如何构筑真正的平等对话和开放的交流模式。

  以公立美术馆为主,近些年多推出重叙中国故事、传统文化复兴的展览,结合主题创作、青年艺术家培育等,如中华艺术宫用“历史文脉”“时代风采”“日出东方”三大主题创作工程串联起中华文明在新的时代的新叙事。

  可以说,这十年体现的是上海的城市精神、海派精神,那究竟是什么?那就是现代性——“现代性”不是一个西方舶来词汇,而是站在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必然阶段,也是我们在今天重新看待传统文化,以及在文艺守正创新中贯通古今的一个启动轴心。

  最后,想分享李泽厚先生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中表达的观点为此文作个结尾:“传统既然是活的现实存在,而不只是某种表层的思想衣装,它便不是你想扔掉就能扔掉、想保存就能保存的身外之物。”他认为,真正的传统是已经积淀在人们的行为模式、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中的文化心理结构。而历史的解释者自身应站在现时代的基础上意识到自身的历史性,突破陈旧传统的束缚,搬进来或创造出新的语言、词汇、概念、思维模式、表达方法、怀疑精神、批判态度,来“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去继承、解释、批判和发展传统。基于此,我们有理由期待下一个十年的铿锵步伐,尤其在全球大环境中,我们需要来到现场,需要真情实感的交流,更需要脚踏实地地耕耘。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上海艺术评论》编辑)

来源:上海文联 作者:林霖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