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撬锁拆门占车道,扰民式“网红”打卡点,该堵还是该疏?
2021年03月02日 11:10

  位于普陀区环球港斜对面的金沙江小区最近火了。

  因为小区一幢高层住宅顶楼天台能拍出视角独特的环球港,成了“网红”,原本私密的小区深夜迎来不少人“打卡”拍照。

  这样的“网红”打卡点,在上海还有不少。这些网友自发发现的城市风景,上网之后带来了流量,也让身处其中的居民不堪其扰。

  面对扰民式“网红”打卡点,该堵还是该疏?又如何堵、怎么疏?

  “网红”打卡点,扰民又有隐患

  金沙江小区一夕爆红,只因为网上一组热传照片。

  夜空之下,内环线和宁夏路交会成“爱心”状,将环球港包裹其中。

  想要拍出这样的效果,只能夜间在金沙江小区一幢高层住宅顶楼天台。随着照片在网上热传,拍摄地点随即曝光,不少赶来拍照的人晚上进入小区,爬上顶楼,让居民不堪其扰。不仅如此,一些拍照者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站在栏杆边缘拍照,还有人放起“冷烟花”,安全隐患严重。

  随后小区物业在楼顶天台入口处增加了木门和铁门,仍然无法阻止一些拍照者登楼,甚至有人撬锁拆门,这让居民更加担忧。

  昨天,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也实地探访了这一“网红”打卡点,提醒网民小区天台不是对外开放的公共区域,采取危险动作拍照也是对自身安全不负责。

  这样干扰他人生活、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红”打卡点,上海还有不少。尽管阴雨连绵,武康大楼外仍有不少人从各个角度拍照。附近居民告诉记者,有些拍婚纱照的年轻人,为了拍摄效果甚至走到马路上,被劝阻时竟然表示“没关系,摄影助理会帮忙看来往的车”。还有居民表示,自家老人外出时,曾被热情的游客堵住,反复询问“见过当年住在这里的大明星没有”“能不能带进去看一看”,不堪其扰。

  位于临港新城一处废弃的影视乐园,也成了不少网友最近的“打卡地”。这里建筑已年久失修,存在隐患,请了保安看守劝阻。但网上还有人贴出“攻略”,介绍如何“溜进去”拍照。

  堵还是疏?

  延安西路上一家画廊,因内部空间构造和展览十分“出片”——容易拍出好照片,而在网上颇有知名度。但最近画廊经营者贴出一份告示,明确可以拍摄展品,但不接受任何个人拍摄。据介绍,有人拖着行李箱、带着多套衣服到画廊里,花大半天时间给自己拍照,造成其他客人无法正常观展。如今一旦发现有人在拍摄人像照片,工作人员会立即制止。

  “‘网红’打卡点应该有自己的规矩。”来画廊参观的赖先生赞成这一做法:“比如偷摸进小区、跑上马路拍照,已经是违法行为了,就应该明确禁止。”

  不过,另一家画廊却采取了相反的措施:每周二开放个人或商业拍摄,提前预约,付费服务。其负责人表示,“不要着急拒绝网红经济”。在他看来,流量经济已是大势所趋,画廊也需要网上的曝光量,规范的拍摄能保护自身权益,增加额外收入,也能带动新的观众前来。

  “小区成了网红,除了禁止,还有没有别的选择?”曾探访过外滩、陆家嘴多处“网红”打卡点的摄影爱好者罗先生表示,相比撬锁拆门,自己和大部分网友愿意为拍照买单。“比如小区物业能不能跟居民协商,对有拍照需求的人统一登记预约,定时组织上楼,限制拍摄时间,收取一定费用来反哺小区?城市风景应该是大家共有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同样,一些市民和网友也建议,不妨对公共区域的“网红”打卡点进行规范疏导和管理。市民刘文洲去年去重庆出差,对这个“网红之城”印象很深:“一出机场就能看到地面上划出的‘最佳网红打卡点’,很多景点都设有专门的‘打卡点’,还附加‘网红化’的景点介绍,包括曾拍过哪些影视剧等,拍完照片发朋友圈,就能配上这些信息。这是开发了‘网红’打卡点的‘社交价值’。这样的打卡点可以吸引更多游客集中,更便于高效管理。”

  上海也不乏对客流疏导的“网红”打卡点。记者在武康大楼斜对面余庆路、天平路看到,原本通道拓宽,路面重新铺石,设置环形路标,就连窨井盖也经过图案设计。一些游客表示“不需要站在马路上就能拍出好照片了”。永康路上的熊爪咖啡门前也辟出一段供消费者排队“打卡”,同时派驻管理人员现场管理确保有序。

  发掘城市“大IP”不妨先“肤浅”一点

  武康大楼在淮海路上矗立百年,为何这几年忽然就成了“网红”?

  “现在旅游大家都会看网上信息,武康大楼的讨论度非常高。”江西来沪的游客陈小姐表示,网络成为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因为相比官方介绍,网友的个体感受看起来更真实。”

  “这个建筑本身很特别,而且现在网上这么红,来上海总要看一看。”家在江苏南京的李小姐已经来过9次上海了,外滩、豫园这样的“老景点”对她没有太多新鲜感,但“网红”武康大楼“社交价值”明显大于别的景点。“我发外滩或者迪士尼在朋友圈,人家就评论‘你又去上海玩啦’,但我发武康大楼,点赞明显多,很多人好奇这个楼是不是真的跟照片一样。”

  “上海像武康大楼这样有历史、有颜值、有故事的建筑还有不少,武康大楼为何成了‘网红’?”市民杨琪日常喜欢探秘上海街区,她认为上海在推介城市景点时过于注重“学术价值”:“比如大楼的建筑风格、演变历史、居住过的名人等,但这些太一本正经了,对现在的网友来说,这些推介不如几张奇趣的照片来得直接。”

  杨琪曾走访过上海一些历史建筑并比照“建筑可阅读”的介绍,直呼“刻板”“无趣”:“不妨换个思路想想,这些建筑有哪些照片会被游客发到朋友圈?他们会配什么样的文案?或者根据网友‘脑洞’打开找到的冷门去处,梳理发现更多城市‘大IP’。”她表示,不要担心流量过于肤浅,“先有流量,才能找到更多关注历史和内涵的人。”

  不过,流量来了,未必就能变现。武康大楼这么火,可周边不少商家却表示,对收益影响并不明显。李小姐也坦言,在武康大楼拍完照片,顺着武康路再走一走,好像除了差不多的咖啡馆就没有别的可消费:“希望引入一些跟大楼、街区历史相关的内容项目,毕竟消费也是了解城市历史的一种方法。”

来源:上观新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