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开年已经这么“热”了,2021会是文博热的“破壁”年吗?
2021年03月12日 11:01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年。

  这一年开年,文博热以一种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姿态频频“出圈”,成为现象级文化景观。

  春节期间,位于北京的鲁迅博物馆和位于郑州的河南博物院门口排起了长龙。前者是因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在央视春晚亮相,并自正月初一起在鲁迅博物馆展出一个月;后者是因河南春晚《唐宫夜宴》节目的助推,使得春节期间门口的观众队伍长度超过200米。等待进馆参观的人群中,大部分是年轻人。昔日被年轻人嫌“土”的博物馆,如今成为实打实的“网红”打卡地。

  几天后的2月18日,国家博物馆官方微博粉丝数量突破500万,跻身文博领域500万“大V”行列。这对曾经被视为“曲高和寡”的文博场馆而言,再一次证明了它可以拥有网络时代的利器——“流量”。

  同期,《国家宝藏》第三季收官。豆瓣评分高达9.5的这档节目,微博热搜累计超40个,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超100亿。

  进入3月,全国两会期间,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内的文博领域代表为我国文博事业发展提出新的建议,也让文博热再受关注。

  与过去偶有出圈的文博热相比,今年开年的这股文博热来得有密度也有广度。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21年,在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年之际,会是文博热的“破壁”之年吗?

  逛博物馆成为上佳选择

  3月7日是周日,天气晴好。北京市民金女士带着读初中的儿子前往国家博物馆。他们的目标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和《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

  “国博去过很多次,除了常设展以外,会有不同的主题展览和临时巡展,常去常新。”金女士告诉记者,“逛博物馆,在满足自己对历史的好奇心的同时,也可以欣赏到世界各国的灿烂文明,更可以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传承,培育下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先创造历史的敬畏心。另外,也可以让孩子从学校、课外班、手机、网络游戏中短暂抽离出来。”

  就在上个月,国家博物馆官方微博粉丝数量突破500万,跻身文博领域500万“大V”行列。金女士也是这“500万分之一”。她直言:“在疫情防控的现阶段或不宜户外活动的天气里,逛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

  这些年,除了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各种特色博物馆以外,金女士还带儿子去过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等疫情好转,还想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馆。”

  中国是文物大国,拥有藏品近2000万件。据统计,“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2天新增一家博物馆,已经达到25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5535家,1978年这一数字仅为349。

  2020年,新冠疫情给文博行业带来挑战和机遇。这一年,“云看展”成为新常态。

  “你们为什么喜欢逛博物馆?”对豆瓣上的这个问题,网友们给出了各种答案,包括“仿佛跨越了千年的感觉”“是我最接近历史的方式”“时间太久,距离太远,我太渺小,又想用尽全力去感知和热爱”等回答皆获高赞。

  历史文化的面目鲜活时尚

  然而,仅凭大众对历史的原始好奇心,并不足以推动这股文博热。

  文博热的兴起,一方面跟我国近些年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在当下,多元的媒介、先进的技术和新奇的创意,使得历史文化的面目鲜活而时尚起来。

  蒋先生的老家在河南。今年,因《唐宫夜宴》火爆,河南春晚成功“出圈”,也让身为河南人的他有些小骄傲。“河南省博的宝贝很多,欢迎大家去看看。”

  舞蹈《唐宫夜宴》讲述了博物馆里唐俑造型的一群唐朝女乐官在赴宴路上发生的趣事。在5G+AR的技术加持下,整个舞台变成美轮美奂的博物馆,参加夜宴的这些唐俑少女犹如进入一场博物馆奇妙夜之旅。赴宴路上,少女们活泼娇俏又不失诙谐的打闹中,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备骑出行图、千里江山图等国宝在舞台上穿插出现,其中妇好鸮尊、莲鹤方壶和贾湖骨笛系河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

  由此,今年春节期间,河南博物院的网络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0%以上,并上榜全国十大线上本地预订人气景区。借鉴《唐宫夜宴》成功经验,河南卫视的元宵春晚直接打出“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的主题,再次推高河南博物院热度。

  在此之前,河南博物院已经凭借创意十足的考古盲盒,积聚了热度。以“失传的宝物”为主题,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一上市就受到了网友追捧,春节期间在线上一次性上架12000个,不到5天就已售罄。《唐宫夜宴》播出后,又适时推出仕女乐队盲盒,同样受到欢迎。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认为,青少年已成为博物馆的观众主体,只要精准把握青少年富有好奇心、求知欲的天性和圈层化交往、网络化生存、个性化表达的特征,将文化产品与当代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就能吸引他们走近传统文化。

  曾经在人们印象中“板着面孔”的博物馆,如今正变得时尚、年轻和可亲近。

  在上海,文博展甚至办到社区的停车棚里。

  今年1月22日,陆家嘴东昌新村的居民陈阿姨像往常一样走进社区停车棚取车时,不禁被眼前的一幕惊艳到了。

  这个停放着居民自行车、助动车的车棚,在停车区域的挡板上面,整齐地挂了一排排新的灯箱,灯箱正反两面都有图片,图片上是“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的相关展品介绍。特展也在上海大学博物馆同期展出。包括青铜纵目面具、铜眼神器等8件一级文物和5件三星堆出土典型器物的复制品,向人们展示先秦时期古蜀文明成就的杰出代表——三星堆文明的璀璨与辉煌。

  高校象牙塔里的特展和市中心老小区停车棚内的展览,形成了一场奇妙的时空对话。尤其是停车棚里的展览,更是被称为“开脑洞”的创意。

  上大博物馆副馆长马琳直言:“这几年,大家都在谈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但是怎么让文物‘活起来’?如何让文物‘说话’?有哪些创新的路径呢?如何从当代的视角来解读传统?”在她看来,“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在传统与当代的对话方面做了一次大胆而有益的探索。

  马琳介绍:“展览分为两场对话。第一场对话是展览内容,展示了古蜀三星堆文明的青铜文化、玉文化、自然崇拜以及其与金沙文明的渊源。第二场对话邀请7位当代艺术家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汲取灵感,以三星堆的元素如眼睛、神鸟为主题,以装置、影像和绘画的方式创作了一批当代艺术作品,与文物在展厅同时呈现,生动阐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基因,用当代艺术向传统文化致敬的方式,开启古蜀文明与当代艺术的对话。”

  比起热度更需要“定力”

  3月3日,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的吴中博物馆迎来一位特殊观众——知名学者易中天。

  以“品三国”闻名的易中天专程来到吴中博物馆打卡“三国志”文化展。在汉末出土的陶狗、陶楼以及三国时代发现的弩机、礌石等展出文物前,易中天细细欣赏,驻足良久。

  这个展览集合了40多家文博收藏单位近200件文物,将书本中的三国历史展现在观众面前。自去年11月28日展出以来,观众络绎不绝。为此,原定于3月7日闭幕的“三国志”文化展,延长至3月14日。

  “文博热了,是件好事。我们遇到了好的时代,但其实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吴中博物馆馆长陈曾路直言,“因为热是一时的,热了之后,需要靠我们的具体工作提供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把这个热度持续下去。那么,我们的博物馆准备好了吗?又是否有能力策展去满足公众的要求和需求?要下很大功夫!”

  在陈曾路看来,比起热度,博物馆更需要的是“定力”,“既要看到当下,更有能看到长远的定力。不管热还是不热,博物馆有自己的工作规律,在倾听社会呼声、观察公众需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核心竞争力。”

  “这个核心竞争力,对于博物馆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内容产出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和积聚。除了考古专业的人才,还需要运营、传播等领域的人才。”他以河南博物院的出圈为例,“这是媒体、院团和博物馆几方面的合力结果,单靠博物馆的一己之力,很难有这样的火爆程度。”

  在去吴中博物馆担任馆长之前,陈曾路曾在上海博物馆工作多年。他对上海博物馆的几次“出圈”也如数家珍,“2002年上博展出《清明上河图》,2003年上博展出《淳化阁帖》,2004年上博展出陕西法门寺的稀世珍宝,都曾‘出过圈’。尤其是展出《清明上河图》,已经到了连出租车司机都在热议这幅画的热度。人们排几个小时的队伍,只为一睹国宝真容。”

  比起靠一两件国宝级重点展品“出圈”,陈曾路认为,眼下的博物馆热其实是量变达到质变的一个结果。“它不仅不是单一展品、展馆的行为,也不是一时一刻的偶然。作为博物馆人,我们要顺势而为,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红利期,但更要有定力,按照规律做事,总有火起来的时候。”

  遵循博物馆工作的“规律”,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的思路。相反,陈曾路觉得应该与时俱进。不久前,他专门写了一篇名为《博物馆里的故事》的文章,发出了“为什么以博物馆为题材的影视剧这么少”的疑问。“博物馆里的故事不比医院和学校少,除了‘有故事的人’,最重要的还有‘有故事的物’。”陈曾路说。

  从口红、胶带、考古盲盒等“网红”文创,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唐宫夜宴》等现象级综艺,随着文博热的进一步升温,有理由期待“博物馆里的故事”转化为大众期待的优质影视剧。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