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明明主题是“烟雨江南”,为啥卖的还是章鱼烧蚵仔煎?
2021年03月31日 10:27

  “明明主题是‘烟雨江南’,现场缺少了点‘江南’风味。”上周末,传统文化爱好者周羚和朋友相约,身着汉服前往苏州河边参加一场主题为“烟雨江南”的集市活动,然而现场却布置着日式灯笼、销售各地美食,独独少了些“江南味”。

  近年来,各类主题集市在上海年轻人中颇受欢迎。然而一些热衷逛集市的市民也发现,无论何种主题,这些集市的“熟面孔”越来越多,不少摊位重合度颇高,不少销售的物品在网上都能低价买到。

  “在互联网可以轻松买到几乎所有东西的时代,我们喜欢集市,就是喜欢主题性、独特性和体验感。”在一些市民看来,高度同质化的集市一旦失去其文化韵味,市场价值也将被消解。

  集市“熟面孔”太多

  上周末,周羚听汉服同好说苏州河畔有一场主题为“烟雨江南”的集市活动,鼓励大家身着汉服前往,立即约上朋友前去。不过刚到入口她就发现,这里挂着成排的描着樱花图案的日式白色灯笼。“这个集市依托苏州河沿岸的樱花,配上日式‘丸提灯’也不突兀。但既然是‘烟雨江南’,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周羚说,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中国传统灯笼多姿多彩,比如安徽歙县的鱼灯,“如果能同时点上这些中国传统灯笼,更贴合主题。”

  另一位前往集市游玩的市民李先生也发现,现场美食区大多是“熟面孔”:“章鱼烧、臭豆腐、烤串,上海乃至全国各个集市都能看到这些。如果说江南主题,那应该引入灌汤包、盐水鸭或者蟹壳黄才是。”

  事实上,各类主题集市上重复的“熟面孔”越来越多。市民唐毓曾经是各类夜市、集市爱好者,但近年他发现这些集市上重复的东西越来越多:“之前去了三个集市,都看到卖同一种香水小样品的摊位。”

  一次在一个“复古”主题的集市上,唐毓看上了一款恐龙模型,单个开价315元。原本打算购买的他在网上一搜,发现同款商品网上已经铺天盖地,价格在150元上下,“瞬间觉得没劲了。其实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很多集市所谓的‘文创’‘手工’,都是网上低价的‘大路货’。”

  办一场好集市“现实很骨感”

  “要找到合适的摊主太难了!”

  不仅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一些集市的策划组织者来说同样如此。市民罗先生曾组织科幻主题的集市,场地、手续等诸多程序虽繁琐却还算不上“重点”,在他看来最关键的还是“内容”。“我们几个组织者其实都是科幻同好,后来是动用私人关系请人来参加。不要说盈利了,最后只能开放部分摊位给卖餐饮的来贴补开销。”

  在一家商务公司工作的陈先生曾策划过传统文化主题的集市,试图引进一些在网上小有名气的手艺人前来设摊,但基本失败:“集市举办有时间限制,很难向摊主承诺收益。但参加的人都会问收益情况,甚至有人反问我有没有出场费。”陈先生坦言,人家这样想也很正常,很多传统手工作品材料都是木材、陶瓷甚至纸,运输成本就很高。

  据一些集市组织者透露,低成本、高效率的办法就是对接一些参加集市经验丰富的摊主或团队,也因此让不少消费者觉得“似曾相识”:“比如很多集市上都会出现的‘台湾士林夜市美食’,就很有参加集市的经验。”

  相比各类集市,从事手工陶瓷制作的于先生更青睐展览:“集市一般是周末,展览是连续几天。除非我就在本地,否则参加集市来回成本太高。而且展览主题明确,来观展的都是筛选过的或者业内人士,收益高得多。”

  不仅是消费场所,更是文化交流场合

  “如果是一般商品,我为啥不上网买,偏要来集市?”唐毓说,自己理想中的集市,关键是“内容”——要聚集一批有想法甚至有原创的摊主,消费者能一边购物一边交流:“这才是逛集市的乐趣。”

  记者走访发现,不光消费者渴望独特有趣的集市,很多手工艺人和创作者同样希望有这样的平台。从事平面设计的瞿先生就很喜欢集市的形式,“跟同好交流亲切又自由”。但他很怕内容杂糅、主题不清的集市:“我现在一般会选择大型主题展览内部划出的单元式集市,比如一些书展开辟的文创集市。我们的信息渠道相对单一,比较依赖组织方的品牌,希望能有更畅通的信息渠道。”

  于先生则建议集市组织方要关注和发掘“本地力量”,一方面降低摊主成本,另一方面差异化竞争:“否则上海和杭州的集市一个样,还有什么意思?”

  去年,上海外滩金融中心BFC推出的枫泾夜市,带火了原本客流相对较少的外滩南段;安义夜巷又让这一南京西路的“后巷”成了热门打卡地。“如今的集市已经不是简单的消费场所,而是一个主题内容的文化交流场合。”在罗先生看来,上海的集市除了消费,还应有打卡娱乐、交流沟通、展示推广等多重文化功能:“从政府部门到组织方,不应该仅从盈利角度看待集市,而是应该从客流导入、品牌建设的角度看待,投入更多高品质、原创性的文化活动和内容。”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简工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