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晓庄尤其关注。拍摄长江,她一拍就是70年。
晓庄,曾用名庄冬莺,1933年生,浙江奉化人,长期在江苏南京工作。1952年至1970年,她在新华日报社工作了1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女摄影师之一。长江的故事很多,晓庄选择用相机定格瞬间的方式记录。最近,晓庄正策划出版拍摄于1952年到2021年的长江两岸的摄影集,以70年的时间跨度,记录和见证奔涌向前的长江之变,让当下的人能直观地“穿越”到那些年、那条江、那些事。
从木排到拖船
记者看到一张长江上运输木料的照片,正想问,晓庄就在一旁感慨:“我当时也觉得很新奇。”她说,这种运输方式只有大江大河才有,“老家奉化的小河小浜是不会有的”。
长江的照片故事,先从航运说起。1954年,晓庄20岁出头,在镇江采访。当时,她在镇江的长江支流看到一群人站在木排上,这些木排只是简单将几根木头捆扎、围拢,令她惊奇的是,这些木头既是交通工具,也是运输的货物本身。
晓庄要拍照,觉得在岸上距离太远,找不到好的角度拍摄,她就跳到摇晃的木排上拍摄。跳上木排才感受到,如此“运木头”真是一项“技术活”,不仅要考虑木排移动,还要确保用木排“围”起来的木头能一同前行,这就需要多人一同参与。后来,她还在长江沿岸不少地方看到过这样的木排,有些人还干脆在木排上搭起帐篷,供休息时用。
后来,随着航运的发展,作为长江上重要“交通工具”的木排,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看到照片,人人都觉得新奇。
同样在上世纪50年代,晓庄前往泰兴县采访,当时交通不便,通常需要从南京乘火车到镇江码头,然后摆渡到对岸扬州六圩码头,再乘汽车前往。
当渡船缓缓从镇江出发,航行在长江中时,晓庄忽然看到长江上成群结队的挂着白帆的帆船迎面而来。在惊讶之余,她赶紧拿出相机拍下了《长江白帆》,随后当船队和渡船擦肩而过时,刚巧逆光,她又拍了一幅《波光帆影》,这两张照片成了她的得意之作。她回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前后,长江还有白帆船的存在,再后来就被拖船等取代。
1977年,晓庄曾拍过拖船,当时还是长江运输新形式。照片拍摄于南通的水面上,一艘有动力的船拖带数艘没有动力的驳船,拖船一度作为先进的运输方式被推广,也被形象地称为“一条龙船队”,至今依然存在于长江和运河中。去年底,记者在镇江与扬州间的六圩河口采访,那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水域,也曾见到“一条龙船队”,前后绵延可达数百米,以前多的能拖12艘驳船。
随着船舶机械化和大型化趋势,在水运尤其是长江航运中,这样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要求。以六圩河口为例,仅1平方公里的水域以繁忙著称,大船顶天立地,小船铺天盖地,2019年货物通过量高于三峡船闸2倍以上。考虑安全性等因素,这一方式未来也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长江江苏段已有新要求,此前一些船队长达350米,现在则缩短至230米。
从轮渡到大桥
除了长江上的船,晓庄镜头中,少不了长江上的桥。
比如南京长江大桥,自1958年大桥选址,直到1968年建成通车,晓庄全程参与拍摄,那可是“争气桥”啊。“只要有空,我就会坐车去看看大桥,用相机记录建设进度。”晓庄回忆,大桥建造时,当时位于南京新街口的新华日报社,门口就有公交车直通江边大桥工地。
其间,她还曾接受任务,在大桥下居住一个月,一是为了在劳动现场学习,也为更好地记录大桥建设。每天她“听到锣鼓声,就冲出去拍摄”,锣鼓声就是开工号,晓庄也就开始了工作。
为了拍大桥,她差点“光荣”了。为了给南京长江大桥拍“定妆照”,1968年末,南京长江大桥全线贯通前一天,35岁的晓庄,与其他新闻单位的男记者一同爬上大桥的南桥头堡。“当时大桥基本建好了,但桥头堡的内部工程还未完工。”晓庄回忆,为了俯瞰大桥的雄姿,她壮着胆子攀着绳梯爬上桥头堡。高高的桥头堡,脚下面是江水,绳梯又太摇晃,晓庄一脚踩空,幸亏一名同行拉住,才没摔下去。当天回家,晓庄还跟家人提起当天差点“光荣”。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公铁两用桥。在晓庄的取景框内,最上层是挂着毛主席头像和“囍”字的公交车队,下一层是冒着浓烟的火车,最下层则是江面上帆船点点。为了将公路桥、铁路桥、江面上的景观都“装”进一张照片,晓庄花了不少心思。
一方面,当时的相机只有标准镜头,还难以拍摄大全景;另一方面,要上、中、下3层景观同框,并展示这座公铁两用桥的作用,对拍摄时机要求很高。为此,晓庄采取了当时常用的“接片”的方式,将3张图片“接”成一幅长卷,全景呈现南京长江大桥横跨两岸的场景。后来,她把这张作品的底片捐赠给南京长江大桥管理处,以该底片为蓝本,南京长江大桥的照片被印在各式各样的纪念品上,风靡全国,那也成了不少人对南京长江大桥的“第一印象”。
在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前,乘坐轮渡几乎是过江的唯一方式。晓庄记得,最初,过江乘坐的是木船,船舱内乃至船顶挤满了人,后来换成了轮船,即便火车都要“坐轮渡”。早在上世纪初,沟通天津与南京浦口的津浦铁路和连接上海与南京的沪宁铁路相继通车,但因两条铁路端点分别位于江北的浦口和江南的下关,只得隔长江相望。直到1933年,长江上首座铁路轮渡在南京的两岸建成,从列车编组、上船、过江,再到上岸、编组,重新出发,需一个半小时。南京长江大桥在通车后,火车过江的时间缩短到两分钟,铁路轮渡也退出历史舞台,长江两岸实现全天候过江。
从老照片到新生活
沿着长江,晓庄越走越远;记录下的也不仅是长江,还有长三角地区的时代变迁。
1958年前,晓庄曾多次前往松江、奉贤、南汇等地采访,当时这些地方还属于江苏省管辖。到了附近,她就喜欢进上海城,如今上海南京已是一小时交通圈,当年可不是,得找地方住下才行,她就住到解放日报社的招待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江苏人都喜欢到上海去。晓庄特意找出一些与上海老友的合照,照片里,她着装洋气。她透露,不少洋气的服装正是请上海的影友帮忙置办的,比如1956年,在上海举行的外国商品展览会上,她就托上海影友帮忙置办了不少服装。
她还给记者看了一张拍摄于1956年的上海黄浦江,当时岸边房屋低矮,江面上行驶着成群的帆船,这与如今人们印象中繁华的上海完全不同。
1962年,她在启东的寅阳公社拍摄,看到一名社员正用老式的框式收音机收听着新闻,他还是戴着头戴式耳机在收听。
1970年到1980年前后,她在南通市文化局工作,创立了摄影创作办公室,其间不仅使南通实现参与全国影展零的突破,还推动与苏锡常等地的摄影交流。谈及南通,她记得清楚,当时从南京到南通只能坐船,单程就要一夜;如今,高铁只要两小时左右。2007年,她曾前往拍摄建设中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当时已经让她赞叹不已,想不到如今,南通到苏州和上海,又多了崇启大桥以及沪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在南通的10年间,她多次前往通棉一厂、二厂以及南通港拍摄。在南通港,她曾不止一次记录下从南通运出的“友谊棉”,被运往上海之后出海,目的地是亚非拉等地。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她就曾前往通棉厂内拍摄,当时车间内棉絮纷飞;到了70年代,就已经干净多了。很长一段时间内,由大生纱厂演变而成的通棉厂,都是南通最好的企业之一,“工人在此工作,家里都光荣,对象也好找”。当时,南通的1路公交车就是专门为通棉厂开通的,从南通城区到唐闸镇,由于员工众多,使用的还是加长车。随着大生纱厂已经更名为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被誉为“近代第一城”的南通,已成为江苏的第四座GDP破万亿元的城市。曾被晓庄用相机记录的狼山、军山区域,如今完成了新的转型,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成了南通践行“长江大保护”的金名片。
上世纪80年代初,重返南京工作的晓庄创办了国内第一份省级摄影杂志《光与影》。虽然已离开新闻摄影岗位,但晓庄一直保留着摄影记者相机不离身、随时准备着捕捉美好瞬间的良好习惯。1982年,晓庄到镇江开会,都会利用早晨时间出去拍摄,她在镇江公园外偶遇一对年轻的夫妇,是镇江市郊养鹅专业户,他们挑担进城卖鹅,每人挑着两筐鹅,扁担都压弯了。晓庄想:“这不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专业户进城的新鲜事吗?”晓庄至今还记得,当时尤为吸引她的是,照片中男子的表情,满是对城市的新鲜感。这张照片1985年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全国妇女摄影展览中获得银奖。
为了拍长江,晓庄还曾组织队伍去拍摄长江三峡。1992年8月起,作为《光与影》摄影艺术杂志主编的晓庄,邀请海内外摄影名家拍摄三峡,要出一本《中国三峡》画册,为给后人保留一套比较完整的三峡影像资料。同时,她自己也“趁机”拍摄了不少照片。晓庄以花甲之年三上三峡实地拍摄,后来该画册荣获第二届中国图书奖。
1996年,在古镇周庄拍摄时的一次车祸,让晓庄不得不暂停自己的摄影梦。车祸后,晓庄开始迫使自己安心整理过去的照片。为了整理照片,晓庄在2000年前后开始学习电脑,她庆幸自己赶上了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因会用电脑才能整理出那么多照片,不然看着一大堆底片很发愁。她的工作桌上,写字板、扫描仪一应俱全,她的手上还戴着健康手环。
在她的取景框内,南京也成了很好观察长江变化的缩影。自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市容并未有显著变化。但自1983年起,金陵饭店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南京的地标性建筑,还曾因110米的高度而稳坐“中国第一高楼”的交椅。1984年,晓庄拍摄的金陵饭店俨然一副鹤立鸡群的姿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金陵饭店开始淹没在高楼林立中。
颇有“网感”的晓庄,2005年曾在距离长江不远处的南京古林公园里,拍下几位老人坐在网兜吊床上聊天的场景,并将该照片取名为《网聊》。上个月,她还坐着电动轮椅去古林公园,不为别的,就为拍下长江沿岸的新生活,记录下新的长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