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城市漫游,打开的不仅仅是风景
2023年09月14日 15:12

  夏日将尽,City walk风潮仍持续升温。City walk,直译过来就是“城市漫游”,主打不花钱或少花钱饱览城市特色,这一互联网“新梗”爆火后不乏“群嘲”喧嚣——城市漫游与散步+拍照有何区别?这到底是社交流量新入口,还是盲目跟风“瞎溜达”?质疑声泛起也引发业内更深层思考:一波波乐此不疲的City walk,如何避免沦为“一窝蜂作秀”“同质化打卡”?

  随着上海旅游节拉开大幕,光是“一江一河 海派城市考古”活动,就策划推出了包含10条街区漫步、9条郊野休闲在内的19条微游线路。“专业化、精细化、定制化,是城市漫游新趋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在接受采访时谈到,随着最初跟风热潮退去虚火并沉淀下来,人们对漫游路线的辨识度、审美调性的诉求也会水涨船高,渴望进阶玩法和高阶服务,人们在漫游时打开的不仅仅是风景,更是对城市生活的深层理解与想象。“日益增长的市场多样化需求,必将催生出更多专业机构和人士投身到城市漫游的系统深度开发中,借此挖掘捕捉当代年轻人对品质休闲生活的个性化需求,有望撬动城市文旅开发新空间。”

  重组对城市的想象,原来“生活不在别处”

  “我在某某路很想你”“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这里”等网红路牌,几乎高频霸占了多地的旅游景区、网红路段;高度雷同的“同一角度拍出大片”的流水线式美图,慢慢丧失了找寻新鲜感的出发初心……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厌倦了走马观花式景点拍照游,或日行三万步的特种兵式打卡,城市漫游中的参与感和个性化体验,更契合Z世代对松弛感、慢节奏生活的向往。

  据《2023小红书City walk趋势报告》显示,上海是被人们walk最多的国内城市;光是小红书平台已有超50万篇相关笔记,今年上半年City walk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超30倍。与三五好友走过转角咖啡馆,在梧桐树影下感受阳光斑驳,阅读小马路上老建筑串起的海派史……看似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记录了城市发展脉络,也蕴含着上海的独特气质。当这届年轻人需要一场慢行走来缓解“精神内耗”,重新发现“附近”的美好时,特色马路如毛细血管般分布着的上海,成了“步行友好型”城市的绝佳选项。

  为了留存城市历史风貌,沪上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及周边建筑群更是漫游宝藏区域。“徐汇区私藏徒步路线分享”“这条路线藏着上海一半的历史”“不想人挤人?兜马路有秘诀”……社交平台上一篇篇图文笔记或短视频背后,是人们尝试用脚步建立起与一座城的深度链接,沉浸式感知城市跳动的脉搏,发现原来“生活不在别处”,进而拥抱近在咫尺的“诗与远方”。漫步中,不急着赶行程,不蜂拥网红地,恰如网友“比利在发呆”留言:也许城市漫游的风靡是大家在琐碎繁忙中寻觅诗性的出口,重组对城市的想象。

  近年来,以城市徒步线路为线索的人文普及读物也层出不穷。从“城市行走书系”“上海马路丛书”,到专业建筑师创作的“城市风景线·徒步上海”系列丛书等,都力求还原日常庞杂景物遮挡中的历史建筑,解锁看城市的新视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路秉杰认为,漫游城市时不妨用中国传统“游园”精神——以从容悠闲的心态,将多层次场景转化成一段段往复折返的线性体验。

  其实,城市漫游最早可追溯到波德莱尔生活的时代。在19世纪上半叶的巴黎,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拱廊街得到了大规模修建,引得波德莱尔、狄更斯等文学家和艺术家逗留于此。拱廊街作为室内与户外间的第三方空间,被作家本雅明视为一种城市创造性的可能,流连其中的“漫游者”也成为现代精神的缩影。在建筑师王承看来,城市漫游强调非功利性,不以打卡为目标,也不津津乐道于奇闻趣事,而是在一种悠闲状态中,通过个性化观察了解城市多面魅力,“类似于本雅明提出的‘城市漫游者’,他们甚至可以牵着乌龟在巴黎散步”。

  打破传统文旅套路,寻觅城市IP“出圈”新契机

  城市更新趋势下,未来文旅产业如何寻觅新商机?以City walk为代表的城市漫游策划,或能带来城市IP“出圈”新契机。

  去惯了千篇一律的商场和被消费主义填满的空间,年轻人更倾向穿梭在城市文化肌理中去阅读历史、理解建筑。翻阅大量漫游笔记,大学路、淮海中路、武康路等马路被置于C位,咖啡馆、书店、市集等关键词串起不一样的人文体验,城市IP由此有了更具象鲜活的沉浸式场景,令人窥见上海的丰富面貌。相较单一探店打卡,拥有更高点赞数的笔记往往串联起小店与所在街区的关联,梳理出相对清晰的漫游地图——“短短200米小马路何以长出三家特色书店?”“四川北路一南一北两家书店遥相呼应,有着怎样的相似基因?”“安福路火起来靠什么?怎么逛最能get到精华”等精心设计的路线背后,折射出市民游客对公共文旅消费的精细化新需求。

  “不论是相对小众的‘城市考古’,还是大火的城市漫游,都是人们追溯城市记忆的方式。”城市考古创始人徐明近年来带团队在上海各街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项目,尤其侧重正在改造中的历史城区,以展览、工作坊、研学会、读书会、口述史采集等形式,尽可能实践在地文化的挖掘,留住更多城市记忆,“希望在‘城市考古’过程中,激活更多人重新对所在城市产生归属感,重新产生文化业态和生活业态的聚集。”最新一期“城市考古”路线从淮海中路1877号出发,主题为“福开森路风月谈——文人艺者的恋恋风尘”。据团队透露,从今年开始,多了不少外地来沪出差或旅行的用户报名线下活动。“前不久有个女孩从大连来上海出差,趁着工作间隙连报三场‘城市考古’活动,然后匆匆赶赴机场返回。”

  当更多沉浸式体验式漫游路线出炉,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和文化底蕴愈发“圈粉”。业内人士表示,城市考古不是专业考古人士的专属,每位市民游客都可以在阅读城市、行走城市的过程中,发现不曾被发现的都市文化资源,挖掘整合小众的旅游攻略,让人们从简单的网红地打卡这一同质化行为,迭代至文化旅游多元体验的更高阶方式。

  也有网友建议,是否可以推出不同漫游路线相应的线上小程序、客户端应用,让实体公共文旅体验与数字交互相结合,线上线下沉浸式推动文旅消费,打破传统壁垒。这无疑需要城市管理者不断创新思维理念,以绣花功夫借城市漫游风潮助力城市IP“出圈”,擦亮更多文化名片。

来源:文汇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