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本土珍品海派艺术唱主角,上海新春展览处处“中国风”
2024年02月08日 14:09

  “这个新年,我要好好逛几个展览。”龙年春节临近,上海市民谷小姐给自己列了一系列长假清单,位居榜首的是“逛展”。

  她的清单里,有上博东馆的“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有中华艺术宫的“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也有东一美术馆的“繁花——金宇澄绘画展”等,无一例外都是目前正“出圈”的网红展览。

  值得玩味的是,和以往境外艺术珍品展更容易“出圈”不同,近期上海的各类展览中,海派艺术、中国本土珍品纷纷唱起了主角。它们不约而同在中国新年来临前集结而来,在市民游客中的热度和口碑不断攀升,串起一道道特别的“中国式风景”,也进一步在艺术溯源中凝聚起市民大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在上海赴一场“东方美学之约”

  向左走,是林风眠;向右走,是吴冠中。春节前夕,“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展以来,掀起一股打卡热潮。

  “来上海不仅可以看陆家嘴三件套,还可以到中华艺术宫,共赴这场东方美学之约。”一位博主把“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列为“有生之年系列”,在自己的小红书上不遗余力地荐展。

  这是国内最大规模、最强阵容的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各100幅的林风眠、吴冠中真迹让观众大呼过瘾。自开展以来,这个展览的现场,一直人流如织。不少人更是准备“二刷”、“三刷”。

  00后的李梓睿,在吴冠中的作品《宅》前“打卡”。“‘宅’这个字在年轻人中流行,但吴冠中的《宅》可不是这个意思。看到这样的作品,顿感中式美学中‘宅’的文化底蕴。”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大师真迹,展览细节满满,策展团队花足心思。和绝大部分上墙展出的作品不同的是,吴冠中的作品《最后的春天》,因为平铺在地上展出,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这是策展团队特意为之。2010年4月,吴冠中住进医院,两个月之后溘然长逝。他的画架上留下的是这幅还没有来得及签名的《最后的春天》。画作中充盈着跳跃的节奏律动与迸发的生命活力。因为它的特殊意义,吴冠中家人强调该作品不做托裱,保持其既有的笔触与状态。策展团队考虑再三,因此有了这幅作品不同寻常的陈列方式。

  “近距离看原作,才能体会林风眠、吴冠中带来的那种美学震撼。当这些作品展现在眼前,它们的气势、颜色表达以及笔墨走向,都在呈现‘中国式风景’的风光、风情和风骨。”一位艺术爱好者说道。

  上海艺术热情被“国画新范式”点燃

  随着“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的出圈,上海的艺术热情也进一步被“国画新范式”点燃。而稍加留意的话,上海近期美展中的这波“国画新范式”,不止于林风眠和吴冠中。

  中华艺术宫33米层展厅的“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也还在展期之内。作为中华艺术宫“何谓海派”系列第三个项目,展览荟萃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陈半丁、黄宾虹、林风眠、张大千、溥儒、徐悲鸿、潘天寿等巨匠的近90件精品,展示二十世纪上海和京津地区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而位于陆家嘴的吴昌硕纪念馆,“高山流水——任伯年与吴昌硕”展览也于春节前夕亮相。展览展出任伯年《群仙祝寿图》、吴昌硕题、任颐、王一亭合作的《缶翁肖像图轴》、吴昌硕《致任伯年信札》等19组/件作品。和体量可观的“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相比,“高山流水——任伯年与吴昌硕”展览堪称“小而美”,也不妨碍许多人慕名而来。

  “海上绘画的辉煌,离不开数代风云人物的推动。其间佼佼者,或者说对现代中国画影响最巨者,首推任伯年与吴昌硕。”策展人、知名美术史学者汤哲明说。

  书法方面,海上大家精品迭现。程十发美术馆,“百年谁断——近现代帖学的振兴暨沈尹默潘伯鹰白蕉书法学术特展”展出已一月有余。作为同时呈现沈尹默、潘伯鹰、白蕉三位帖学大师作品的首个书法学术特展,展览规模之大、作品之精、展期之长,堪称史无前例。

  有意思的是,这股中国书画热,也不仅是艺术爱好者的专属,甚至还是普通如社区的阿姨、爷叔之间的日常话题。陆家嘴的市新小区的8部加装电梯里,分别放置了8位海派绘画史上名家作品的复制图,包括虚谷、赵之谦、任伯年、蒲华、吴昌硕、陈师曾、潘天寿、黄宾虹。这些名家名作让小区居民在电梯上上下下中感受艺术之美的同时,也串起了一部海派艺术简史,让不少居民对海派绘画史如数家珍。不少居民电梯里等候的时候,话题就是这些画。

  东方美学风在上海劲吹。几天前,上海宝龙美术馆,由追光授权的《长安三万里》诗意美学互动体验展全国首展拉开帷幕,一幅大唐诗画胜景徐徐展开。开展首日,迎来大批李白粉丝团,手持“拜帖”,访高适、谒杜甫、拜李白,驻足黄鹤楼,寻诗看诗对诗写诗吟诗解诗。在诗意盎然的唐诗花式玩法里,每个人的“心中锦绣”被唤醒,不少人诗兴大发,一吟敬太白。

  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上海美术界近来举办的一系列近现代本土艺术珍品的展示与回顾,既是进入新时代在文化上日益自信的体现,也是融合外来文化为我所有的化育过程,更是中国文化历来追求生生不息、神遇而迹化的品性的彰显。”汤哲明说。

  这背后,和上海近年来推出的一系列美术举措不无关系。

  近年来,包括中华艺术宫在内的上海市美术场馆致力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城市文脉的挖掘与整理及全球文明的对话,一系列高品质艺术大展的成功举办,发挥了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广大市民观众的热情追捧。此前,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等机构承办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成果展”,作为上海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以中华创世神话为基底,立于浩瀚的中华文化源头,通过多样化的艺术方式呈现了从混沌天地到神话时代再到华夏国家雏形诞生的整个过程。

  此外,上海市美术馆对于“海派”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学术视野,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梳理海派美术的发展沿革,彰显海派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其中,《何谓海派》系列艺术大展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从“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历史的星辰——近现代海派书法大展”到“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专注梳理海派美术的源流、内涵及影响,阐述海派绘画的形成和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关系。

  来自中华艺术宫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观众体量三年来首次回升到百万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今年上海文化艺术的繁荣盛况,“来上海看美展”已蔚然成风。

  以最近的“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为例,这场珍品云集的高规格展览免费向公众敞开大门。这样的“性价比”,也让许多观众纷至沓来。从杭州特意过来看展的游客沈丽告诉记者:“到上海看美展,不是一句空话。上海的高质量美展,不仅有卖门票的特展,也有这种级别的免费展览。让每个人都有近距离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这是上海的魅力之一。”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表示,“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重点美术馆,将继续深入践行新时代文化使命,用美术讲好上海故事,助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更好地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来源:上观新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