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鸿喜,1947年出生。中共党员。长宁区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东师大法政系研究生学历。长期在上海第一印染厂工作,后曾担任上海第七届团市委副书记、团中央十届委员。1989年进入上海航空公司,现为上航总经理。兼任市公关协会副会长、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市工商联第九届常委等。
在过去的岁月里,范鸿喜的人生就象一棵树。既不做驯服于贫瘠土壤的枯草,也不羡慕轻烟腾空而起。
父亲是工人,很早便卧病,加重了家庭的贫困。范鸿喜小学毕业后进工厂,半工半读到中专。他是五兄妹中的老大,要帮助母亲带弟弟妹妹出道。当初上海第一印染厂出了个全市知名的劳模尤保全,范鸿喜觉得那一定是家很好的工厂,毫不犹豫报名进该厂工业中学读书。这件事反映出小小年纪的他所具有的头脑和对生活的热情。叔叔的事迹更影响到范鸿喜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叔叔是烈士,曾参加新四军投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来被叛徒告密战死遭砍头示众。人要活得正气。从工人家庭出身的学徒工到上航老总,几十年间不乏风雨波折,范鸿喜能坚持独立思考,宁可不当官也决不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还有一些可贵的品质也来自家庭的影响,例如做人要有真才实学等等。范鸿喜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但并不急功近利、蝇营狗苟。平心而论,一个人在艰难生活里要养成这种品性不容易,在事业渐入佳境后继续保有这种品性更不容易。
从1989年到上航工作后,范鸿喜长期兼任分房委主任。一名从外地来的员工对住房不满,辗转找到范家,然后就不声不响回去了。他看到范鸿喜一家和范鸿喜母亲、妹妹同住,建筑面积95平方米,地上铺的还是十多年前的小木条地板。范鸿喜有他自己的“标准”,上航职工人均5平方米以下困难户都解决了,中层干部、公司领导班子的住房困难都解决了,才轮到自己。去年范鸿喜按公司房改政策终于选购新居,而此时女儿已大学毕业,远赴澳大利亚攻读商业管理硕士了。
范鸿喜性格中那带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忠厚诚信,甚至融入了上航的经营理念之中。今年春节数十名香港同胞在桂林旅游遇车祸,受伤人员需急送香港抢救。香港急救中心同几家航空公司接洽未成,找到上航。上航决策层在10分钟内作出了决定:当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应服从社会效益。救人总是最紧要的。上航紧急申请,取得直飞南宁、香港的特别批准后,一天里做好准备,拆掉坐舱里的椅子,演习担架进出机舱的最佳路线……感念上航的诚意,付款时港方主动追加2万。这两次生意的确为上航带来很好的社会声誉,此后类似的业务接踵而至。前几年上航招收下岗纺织女工当空嫂,如今吴尔愉已成为全国劳模和公司的“形象大使”。近年来公司连续几年赢利后数次为员工加薪,包括公司聘用的“4050”劳务员工的收入都有增加……上航一以贯之的举措胜过许多华而不实的广告,作为上航高层领导者之一,范鸿喜坚信企业要靠诚信赢得市场,关键在企业领导人要身体力行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员工一起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在当前形势下,范鸿喜所坚持的道德立场有时会让人觉得,范鸿喜是个观念落伍、行为退缩的保守主义者。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从小处举例,上航为员工提供的宿舍每天收费4元,民航系统鲜有此例。范鸿喜说,象征性的收费旨在培养一种观念——每个人的生活要自己消费,不能象以前那样,生活消费完全由政府或企业承担。同样地,商品房消费也应由个人承担,公司在这方面的责任仅在于不断提高员工收入和给予适当补贴。根据上航推行的房改政策,普通员工与公司领导的房贴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享受正局级待遇的上航领导得到的补贴甚至远低于机关标准,这在民航系统也很少见。范鸿喜认为正是由于实行类似的一系列政策,上航才能凝聚职工并创造良好的效益。入世是个难得的机遇,中国有可能从民航大国变为民航强国。现在中国民航的运力仅与美国芝加哥一个城市的运力大致相抵,因此民航业面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发展潜力也十分可观。范鸿喜主张在竞争中合作、以变革适应发展,实现双赢或多赢。他不赞成那种盲目迷信自己的实力、一味靠压票价等营销手段打击竞争对手而招致两败俱伤的做法。
范鸿喜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他接受了目前国际市场上最通行的竞争理念并切实地身体力行;他的另一个性格优势也有助于他成功。从表面看来他可能不是最激进的,但他极认真、并且有耐心。实践证明,重视过程的人往往能坚持到底。范鸿喜对待区人大召集的会议、视察等的态度很说明问题。他公务繁忙,但7年来参加代表大会的出席率近100%,参加区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出席率近70%。有一次范鸿喜要到厦门出差,而当日上午正巧召开常委会会议。他了解到厦门方面的会议安排在第二天,就退掉预订的机票,改订晚上的机票等常委会会议结束后再走。那天到厦门已是深夜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有时他多方协调、巧作安排,是为了听取法制讲座或参加会议。其实他完全有正当理由请假,但他觉得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应树立自觉的执政意识,担负起应尽的执政责任。连参加会议、视察活动都不能保证的话,何谈履行代表职责?
能否真正履行代表职责,在相当程度上是对一个人素质、能力的综合检验。早在1993年,当许多来自基层的代表还在关心煤气、住房等实际问题时,范鸿喜便建议:紧紧抓住空港发展机遇,三点(中山公园、虹桥开发区、虹桥机场)一线发展长宁经济,要站在全市、全国乃至世界的角度看长宁。区领导相当重视,四套班子到空港调查研究。以后区里形成“依托虹桥,发展长宁”的发展思路。范鸿喜牵线搭桥让ESPRIT著名品牌落户长宁,这个都市型服装加工企业现在每年为长宁带来超过数千万元的税收。范鸿喜所在选区上航新村居民大多是上航职工,1996年夏天新村里常常停电,影响生活、影响飞行员安全飞行。范鸿喜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积极协调供电部门解决了难题。看到绥宁路道路坑洼不平,过往行人、尤其是骑自行车的人在雨天非常危险。范鸿喜建议并促成新泾镇及上航、东航等沿路企业共同出资翻修道路。在崭新的绥宁路峻工后,他觉得自己出了力,走上去也特别舒服……。在团市委、市协作办工作多年的经历培养出范鸿喜立足全局思考问题的习惯,建立了较广泛的工作联系面。他有能力办重要的事,也愿意办涉及选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这应该是当代表、做领导的高境界了吧。
一棵树的繁茂总是在岁月的增益中慢慢形成的,它有脉络、年轮为依据,不让人觉得突兀。在范鸿喜的人生中我们看到,一粒青绿的种子成为临风之树之后,种子中包含的淡淡青绿依然是那棵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