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鼎业是徐汇区人大代表。他的履历表上有着如下记载: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从参加工作至今的38个春夏秋冬,他把全部智慧和心血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化学化工研究。当上人大代表后,他又把精力投向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人大事业。作为教师,他以卓著的成绩荣膺了全国模范教师殊荣;作为人大代表,他荣获区人大代表积极分子称号。
三年前的初春,房鼎业院长被华东理工大学的选民推选为徐汇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他虽然教学、科研、行政工作颇为繁忙,然而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位人大代表。他坦言: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表,应该做到为人民讲话、对人民负责、替人民办事。
一
“为人民讲话”首先要了解选民的要求。房鼎业和华东理工大学的几位区人大代表在学校中设置了选民联系信箱,并在校报上发了通告,从而使万余名师生对徐汇区的发展,以及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了联系和沟通的渠道。他所在的化工学院是华东理工大学教职工与学生最多的学院之一,平时,他注意倾听选民们的意见,哪怕是一件小事,也一一记录在案。每次召开人代会前一个多月,他精心准备,将收集梳理后的选民意见整理成文,并打印好带到大会上去。今年在徐汇区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他与长桥、凌云代表团的10余位代表共同提出的“在依法治区的同时,重视与加强以德治区”的议案,被大会列为一号议案。
二
“对人民负责”这句话,在房鼎业代表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仅去年,他提出的10多条书面意见和建议均受到区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不仅给予其答复,而且制定了整改措施。记得梅陇路拓宽和积水点改造工程因经费困难,一时难以动工,房鼎业心急如焚,心想,区人大和有关职能部门都曾表示过,2000年梅陇路要开工大修,为什么到10月份尚未动工呢?于是他写信给区人大代表工作室,请求转达他的意见。最后在区人大的协调下,经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凌云街道等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筹备,梅陇路积水点改造工程终于拉开了序幕,从而使凌云及其周边地区数十万居民群众雨天积水问题得到了解决。
作为高校选出来的人大代表,在校内要维护师生选民的利益,在社会要对社会选民负责。学校乱收费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顽症,也是广大学生及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房鼎业在了解学校各项收费情况和收费制度的基础上,向校方郑重地提交了“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收费制度”的建议,要求学校有关部门收费要有依据,要合理规范,并开给收据。校领导对此建议十分重视,专门召开会议,邀请区人大代表参与监督,使学校收费工作规范化,得到学生及家长的拥护。
三
“替选民办事”是房鼎业当代表的又一特色。每次人代会结果后,他不仅将区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人代会宣传资料张贴在学校最醒目的布告栏中,而且在校报上刊登消息,让选民了解徐汇区每一年做了哪些实事、有哪些新的发展规划。去年人代会后,他将区城市建设的8项重点项目公布在校工会宣传栏中,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
作为人大代表,房鼎业不仅在人代会期间履行职责,就是在平时的视察活动中,也重视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工作和法律监督。一次,他参加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一控双达标”环保工作视察,当了解到个别企业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对污染的治理“不到位”时,他积极发表意见,督促污染企业加紧治理。在日常生活中,房鼎业十分重视市容市貌的整治。两年前,他乘50路公交车时发现,漕溪路高架线下还留有八届全运会时的标语牌,立即打电话给区人大办公室,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督促,不久,一幅崭新的宣传牌替代了陈旧的标语牌。
房鼎业提出的有关凌云地区几个道路交叉路口安装红绿灯和增设横道线的建议、加紧张家塘港整治的建议、加速上海南站建设及其周边地区统筹规划的意见等,有的已经解决,有的正采取措施加以实施。
作为教师,近几年来他先后有5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与上海市教育成果奖,5个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化工学院,他参加组织化学工程97级优秀生试点班,25名学员中有21名保送或考取了硕士生,该班成为全国大学生先进集体,他本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他所在的化工工程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去年被选为上海市“重中之重”建设学科。他以严谨的作风,致力于学院的教育工作。他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节假日,他是在办公室、实验大楼度过的。有人做过统计,几年来,由他牵头提出的议案和意见、建议,累计达50多条,成为全区人大代表中提建议的“大户”,被人称之为“建议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