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网1月15日消息:记者在今天上午的人代会分组讨论会间隙,就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采访了吕勇明代表。 作为上海百货行业的龙头企业—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华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勇明认为现在国企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市委、市政府正在探索对控股集团的改制。 吕勇明认为现在国企改革有几种模式: 第一种是百联集团和锦江集团的模式,在行业内国资重组整合,把行业内的企业集聚成一个大型集团。 第二种是成立投资公司,对大型企业进行管理。 第三种是大电气模式。整个控股集团的净资产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向民营模式转移。 这些都是探索,他认为转制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种模式,应该是多种模式、多元化的尝试。 吕勇明认为,对于国有企业转制,只要能够符合以下四个标准,就是一次成功的改革:1、要给国有企业带来好的机制和体制;2、要给国有企业带来资本和发展的舞台;3、要给现有国有资产带来增值;4、国企职工能够有稳妥的转移。 当记者问及百联集团的转制过程时,吕勇明问答说,百联集团要走多元化道路,要先整合后多元。股份多元化,这些都可以尝试。最大的问题是要加强整合,发挥资本集约效应。转制的目标是要整合得好,集约得好。 当谈及上海非公经济的发展不如江浙两省活跃时,吕勇明分析道,这个问题要综合地看:首先,有历史原因,上海国有经济在历史上就很强,而江浙两省国有经济一直不十分强势;其次,上海确实在放开、扶持民营经济方面做得不够;第三,上海人精明,有财不外露。有一些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并没有进入统计范畴之内。 他希望政府将来还是要进一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要给民营企业以政策。他认为现在上海在吸引外国资本方面非常积极,但是对于外省市民营资本进入上海在政策鼓励上还不够。他省市的资本进来,活跃了上海的经济,这是一件好事。 最后记者问及他对国有企业改革前景的看法,吕勇明认为,现在虽然方向明确,但是国企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在一两年之中,用一刀切的方式来解决,恐怕会有后遗症。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刀切,只用一个模式解决。要逐步推进和引导。尤其要注意长期历史遗留问题、职工的安定问题、三农问题等。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为了转制而转制,要为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切实地考虑。否则,改制了之后还是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