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活动办公室 编
2006年9月1日
本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 为贯彻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9月1日召开的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中央文明委下发的《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本市拟从2006年起至2008年,通过以下措施认真贯彻落实:
一、提高认识,认真学习《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
本市将全面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全面领会中央文明委下发的《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学习和大讨论,提高广大市民对旅游活动中“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实施、喧哗吵闹”等不文明行为有损国家和上海城市形象的认识,为开展工作营造氛围。
二、制定贯彻《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意见,落实工作目标
结合上海深入开展“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上海市民践行公共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制定“上海贯彻《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意见”。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落实:
1、造氛围,树立公共意识
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和公众信息的导向和传播作用。新闻媒体要制订宣传方案,多角度、多形式、多方位开展宣传报道。强化网上宣传,开设专题讲座,征集、制作、传播有亲和力、感染力的文明短信等,增强宣传效应。充分发挥公益广告的作用,建立公益广告面向全社会的征集、发布、制作、管理机制,公开征集评选、及时制作拍摄公益广告精品进行宣传。
积极发挥文艺院团的作用,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和演出反映教育实践活动内容的歌曲、戏曲、小品、说唱等文艺作品,以公益演出的方式进社区、入村镇、到学校、下工地,明确全年的演出场次并加强考核。
广泛开展“百万家庭学礼仪”活动,延伸到职工、青少年、外来建设者中去。组织完成100万人的培训任务。组织编写《上海市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上海市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并下发各单位、各社区、小区。公安出入境管理窗口、机场、车站等都要结合实际发放和宣传《指南》、《公约》。
2、除陋习,践行公共道德
继续深化“文明行路、文明乘车、文明游园、文明用厕”四个专项活动,扩大覆盖,长效管理,保持工作常态。今年重点之一是抓市民乱穿马路顽症陋习,开展“文明在我脚下”宣传整治活动。重点之二是对公共场所乱抛杂物的顽症陋习,开展“文明在我手中”宣传整治活动。
在文明行业、规范服务达标行业中,今年首先在空港、铁路、长途汽车客运、水运客运港“四大门户”开展“文明在空港”、“文明在铁路”、“文明在长途汽车客运”、“文明在水运客运港”主题实践活动;在出租汽车行业开展“做城市文明的光荣传播者”主题实践活动;在旅游宾馆开展“温馨家园”主题实践活动,使这些行业成为全社会践行公共道德的先行团队。
3、抓监管,规范公共行为
以公共场所、旅游景观为重点,对市民在出行、旅游等方面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建立网格监督员、市民巡访员、志愿者“三位一体”的协同工作机制,发挥宣传、教育、劝阻、联动纠正的作用,把革除顽症陋习、践行公共道德的任务落到实处。各级旅游部门以及各旅行社要建立公民旅游文明教育考核制度,对旅行社履行教育游客职责实施管理和考核,使旅行社承担起教育引导广大游客的职责。今年在主要旅游景点初步建立宣传网、监督网。今年还将制定并发布城市文明指数、市民行为指数。
4、重建设,优化公共环境
进一步加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在城市主要旅游景点、主要道路、区域和商业街,合理添置交通、绿化、休憩点、公共厕所、垃圾箱等公共设施。
加强交通路口信号灯、斑马线等公共设施的设置和建设。至2007年底,全市灯控路口达3900个,有行人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大1500个以上,市区交通标志、标识总量达到10万块,指路标志覆盖率达到90%。加强市政道路建设,合理设置人行道等公共设施。至2007年底,中心城区主要公共活动区域全部完成人行道无障碍设施系统建设。加强公共厕所、垃圾箱等公共设施的设置和建设,公共厕所、废物箱设施间距达到规范化标准。至2007年底,新建公厕100座,改建1500座,设置废物箱1.2万只。加强旅游景点、公园、公共绿地有关公共设施的设置和建设。至2007年底,全市70%公园、大型公共绿地合理配置园椅、厕所等人性化服务设施及健身设施。
三、建立工作推进和长效管理机制
1、明确职责,联手共建
市文明办会同市旅游委等有关职能部门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各区县、委办、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做好本区县、本系统的组织实施及宣传、教育、培训、管理等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要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志愿者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平台、交流平台,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努力提高自身文明素质、树立上海人形象的教育活动创造条件。
2、持之以恒,长效管理
各区县、委办、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推进《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落实,要把教育实践活动纳入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机关的考核目标,形成长效管理。
3、总结经验,深入推进
一要认真总结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推广和总结旅行社、旅游景点、机场、车站等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好经验,每年开展文明游客、礼仪大使等评选活动。二要发挥海关、公安出入境管理、边检、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市民出行、旅游的行为进行宣传和监督。三要发挥全市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要身体力行,带头示范。四要发挥大中小学生在市民素质教育和实践活动中的生力军作用,带动家庭及社区、小区中的居民广泛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公共道德氛围。(市文明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