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国敬业的责任意识
新世纪的上海人,要更加爱国家、爱上海、爱集体、爱岗位。要把本职工作做好,精益求精。每个市民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带来、对家庭,都要有责任意识,对单位、对社区,也要有责任意识。责任意识还包括对困难人群要有关爱之心,要从大局出发,从维护稳定出发,为他们献爱心、送温暖。
上海要“依法治市”,建成一个法制化的城市。每个上海人都要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90年代上海的飞速发展,关键是解放思想,有创新精神。新世纪上海的发展,更需要上海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精神。上海人如果有了这种精神,就一定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展望今后,上海的发展将是非凡的发展,上海人就一定要有非凡的思路、非凡的气魄、非凡的手笔、非凡的智慧和胆识,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上海人要敢为天下先,敢做前人不敢做的事,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三.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空前加快。上海这些年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但是,要赶上国际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学习,或者不善于学习,固步自封,就要落后于时代。
在新的形势下,上海人要做到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学习、自觉而不是盲目地学习。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学习各种知识,尤其是走在时代前面,真正承担起振兴上海的重任。要走“科教兴市”之路,把上海建成学习型的城市,建立并完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机制。
四.海纳百川的宽宏气量
海纳百川充分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精神。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了对全国作出更大的贡献,要更加注重吸引价值规律,容纳价值规律。要有虚怀若谷、求贤若渴的精神和气度,鼓励各方面的人士为上海发展贡献力量。上海要成为一个文化交流的中心,就要善于学习一切先进文化。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同时还要充分吸收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把它们融入上海人的文化品格中。
一切参与上海建设的人,无论是本地人、外地人、中国人、外国人,都应该看作是上海人,看作是建设上海的力量。上海正成为一个居民多源的城市,上海人要融入世界,就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收国内外一切优秀的东西,使上海真正成为一个大海,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量。
五.诚实守信的合作精神
上海要成为国际大都市,就要以真心诚意的态度,与世界各地及兄弟省市合作,同时,要加强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合作;要博采众长,“学各地之长,补上海之短”;要善于合作,敢于合作;……守信用,“言必行,行必果”。上海人要有远大的目光,要有全国一盘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从大局出发,善待合作伙伴,在合作中赢得支持,在合作中壮大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上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