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本素质 >> 正文
  伊斯兰教常识和进清真寺礼仪 2006年5月11日 10:33

  伊斯兰教由阿拉伯人穆罕默行于公元7世纪初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的原意为“顺从”与“和平”,并能获得安拉赐予的和平与安宁。安拉是伊斯兰教信奉的惟一主宰的名称,亦称“真主”、“胡达”,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伊斯兰教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回教、回回教、清真教等称谓,一般学者认为它于651年开始传入中国,主要流传于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柯尔克孜、撒拉、塔吉克、乌孜别克、保安、塔塔尔等10个少数民族之中。

  伊斯兰教传入上海始于元代。史载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将沙全(西域回回)率兵驻松江。至正年间(1341-1368年)松江有31记色目人定居,主要是西域回国建立上海地区第一座清真寺—松江真教寺。上海开埠后,随着回族移民的增加而有较多清真寺出现。上海历史上共有过26座清真寺(包括女寺),迄今有7座(含1座女寺)。松江清真寺主体建筑呈中国宫殿式与阿拉伯拱顶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小桃园清真寺具有西亚伊斯兰建筑特色。清真寺是穆斯林主要的宗教与社会活动场所,一般不接待非穆斯林。非穆斯林进清真寺要听从清真寺接待人员的安排和提出的要求。非清真食品不准带入清真寺。进清真寺不准有与伊斯兰教相抵触的语言和行为。


   
 
【关闭窗口】【回到首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