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基督教创立于公元1世纪初,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至1054年,基督教东西两派分裂。东派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派自称公教,即天主教。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故又称罗马天主教。明代后期传入中国。
中国的基督教就是西方的基督教新教,是与天主教、东正教并列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发宗教改革运动,各个新派脱离天主教而形成基督教新教。在中国信徒中,认为基督教新教以信仰基督耶稣为主,所以把新教称为耶稣教,或直接称为基督教。天主教在明代后期正式传入中国,后发生“礼仪之争”,被禁止在中国传教。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才在中国大规模地传教。直至上海解放前,这两个宗教都不接受中国政府的管理。建国后,在天主教和基督教界进行反帝爱国运动,脱离外国势力的控制后,才由中国教牧人实行独立自主管理中国的教会。
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经典虽然都是《圣经》,但也有一些不同。他们的信仰特点和教义也不完全相同。天主教堂外观以哥特式建筑为多,教堂尖顶的十字架一般都饰有花纹,教堂内设有祭坛,供有圣母像等。天主教的教职人员有主教、神甫、修士和修女,都必须保持独身。受过洗礼的教徒,互称教友。宗教活动主要是有弥撒等,由主教或神甫做弥撒,信徒在星期天和瞻礼日进教堂望弥撒。
基督教新教的教堂建筑风格多样,上海的教堂大多造型比较简朴,教堂内外的十字架一般都为紫红色,讲坛也较简单,正中一个大的十字架,没有塑像。教职人员有主教、牧师、长老和传道。他们都可以结婚。教堂里参加宗教活动的准教徒,未经施洗礼的称为慕道友,经过受洗仪式后称为平信徒。基督教徒进教堂做礼拜。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堂一般不作为参观或旅游场所,主要代信徒参加宗教活动。除非事先联系或预约,通常都不接待游客。如进入教堂后,遇到正在举行宗教活动和仪式,应保持肃静,不要大声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