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垃圾分类 谁该唱主角?

2018-6-28 10:40   来源:东方网    

    图片来源网络

    垃圾分类为何知晓率高、参与度低?哪种推进模式更有效?生活垃圾分类立法,是今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正式立法项目之一。围绕该主题,今年以来,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就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分类收集运输、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全流程环节,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实地调研。在此过程中,一些焦点问题逐渐浮现。

    垃圾不分类要不要处罚?

    垃圾分类是否应该推行?应该。能否做到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未必。

    有媒体报道,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在90%以上,但参与率只有20%。知道、做不到,是当前市民对垃圾分类问题的普遍态度。这是为什么呢?

    在市人大代表许丽萍看来,原因有几方面。除了不懂得怎么分、担心混装混运“走过场”之外,最主要原因还是缺乏刚性约束。许丽萍指出,分和不分一个样,是不少市民懒得分的主要原因。“因为不分类也不会有什么惩罚,所以不少人怕麻烦,懒得分。”

    事实上,推行垃圾分类是否应该采取“硬手段”,一直是本次立法调研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柔和派”认为,在现阶段,对不分类行为进行惩处难以做到,应该以宣传、教育为主。在一份市民调查问卷中,持此观点的市民超过半数。

    与之相对,支持刚性立法的“强硬派”也不在少数。许丽萍代表就观点鲜明的提出,垃圾分类立法,不能只有软性激励,更要有刚性约束。

    “我们曾花费了很长时间和大量精力做这件事,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垃圾分类问题已成为上海城市管理中的一块短板。”许丽萍指出。

    据了解,对于垃圾分类,上海很早就开始了探索与实践。2011年起,上海连续多年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

    许丽萍表示,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层面、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定位,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已刻不容缓,如果一直以鼓励、激励为主,没有强硬的惩罚手段,补上这块短板的时间会拉得很长。长期低效的推进方式,容易让市民“疲掉”,垃圾分类要动真格,就必须以更坚决的姿态推进。

    谁来分?各方如何各司其职?

    无论是柔性激励,还是刚性约束,要使垃圾分类从口号转变为行动,如何推行,各方各面如何各司其职,是立法的核心问题。而针对这一问题,立法调研中各方呈现出不小的意见分歧。

    一种思路认为,要让市民实行严格分类很难做到,相关法条很难贯彻下去,所以,不如免去市民的分类义务,转而购买统一服务——由物业公司找一些保洁员,让专职保洁员对垃圾进行集中统一的分类。也就是说,分类出仓的关口在小区,让生活垃圾在出小区门口时严格分类。

    对此,许丽萍有不同看法。“这种模式有几个问题,首先是费用问题。保洁服务费用是由政府补贴,还是由物业支付?”许丽萍提到,如果由政府补贴,从长远看,政府不可能拿出一笔钱长期采购这项服务。如果全部由物业公司支付,那么物业企业势必提高管理费用,“如果市民不肯出、不买单怎么办?”

    许丽萍表示,从个人角度,不赞成在法条中对物业公司设置过多的责任义务。因为物业公司和居民主要是甲乙方的委托关系,一旦责任过于繁重,物业企业无法承担,也很有可能发生临时“甩锅”的情况。

    “更重要的问题是,这种模式与垃圾分类的初衷是背离的”。许丽萍强调,垃圾分类不仅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是推进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的具体举措,更能通过此举普及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理念。市民是产生垃圾的源头,垃圾分类要回归本源,市民首当其冲应履行相应义务。

    许丽萍也提到,除了市民、物业的职责,也关注社区及政府作用的发挥,“在社区、居委层面,如何发动群众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比如,能否通过建立居民自治公约,把各方责任、义务及制约措施进一步明确,通过自治,引导市民更好地参与分类行动中”。

    “在政府层面,除了完善顶层设计,更重要的职责是完善政策导向,比如在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亟需合适的产品政策和产业政策。”许丽萍也谈到,如何让垃圾分类相关宣传更走心,这方面政府也大有可为。比如,前段时间一些社区组织居民去老港垃圾填埋场参观,很多居民回来后表示很震撼,原来上海每日处理垃圾这么多!实地参观激发了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自主性。

    “立法是寻求最大公约数,最后法规到底如何设置,还需要听取、汇总更多意见。上海市民的整体素质是高的,只要政策导向合适,垃圾分类是可以推行下去的,”许丽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