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高地”成了“基层党建高地” 恒隆广场建立联合党委
2018-7-1 09:20 来源:东方网
恒隆广场,上海的时尚地标,南京西路上的“月亿元楼”,2017年楼内企业纳税额度近31亿元,是全市首幢月税收规模超两亿元的商务楼。这个“税收高地”如今也成为了上海基层党建的高地。6月28日,恒隆广场联合党委正式成立,开启了上海楼宇党建的“3.0版”。
党委为何要建在“楼上”?
恒隆广场2001年启用,知名外企纷纷入驻。截至目前,入驻其中的外资、中国港澳台企业达132家。在这样“高洋上”的楼宇中开展党建工作,不仅需要魄力,更需要开创精神。对恒隆广场的党建工作,市、区组织部,市、区社工委,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一直积极探索:引领推动恒隆广场企业成立党组织13个,覆盖党员400余名,涌现出一批像毕马威、玫琳凯这样的外企党建示范单位,带头人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上海市党代会代表;如今,在区委组织部、区社工委和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的共同努力下,恒隆广场在原有的13个“两新”支部(总支)基础上,建立起恒隆广场联合党委。
恒隆广场联合党委书记蒋春海介绍,恒隆广场联合党委统一领导恒隆广场内的非公企业组织党建工作,是隶属于街道社区党委的一级党组织,是介于恒隆广场内基层党组织与南京西路社区党委之间的非公企业组织联合党委。同时,楼宇联合党委还有实体办公场所——位于二期六楼309平方米的“白领驿家”静安党建服务站作为依托。联合党委拥有“两新”组织党员409人,组织覆盖企业64家。
党委为何要建在“楼上”?近年,随着多元的社会角色、多重的利益诉求、多种文化影响,城市基层党建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首先,“楼宇集中的街道,社区党委无法有效组织众多的两新组织党支部。”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惠珍感受最深,街道社区党委除了领导37个居民区基层组织之外,还需管辖117个两新基层党组织,这导致了社区党委对基层党建指导的有效性无法保证。其次,两新组织基层党组织流动性较大、书记流动性较大,也导致了基层党支部活动无法常态化。
最后,楼宇有支部,但支部之间的互动性很差,同一空间内的党建资源没有整合,造成了活动开展、场地建设、服务党员与群众等分散、零散、重复的局面。
一次基层党建的新探索
当天,在恒隆广场“白领驿家”党建服务站中,还召开了由恒隆广场联合党委发起的恒隆广场商圈党建联席会议。会上,恒隆广场建立联合党委的形式,被专家学者称为“楼宇党建的3.0版”。
有党建专家说,楼宇党建一直是上海党建工作的亮点,其模式经历从无到有转变的1.0组织覆盖版本,从物理覆盖到心理覆盖转变的2.0服务凝聚版本,而今正在开启3.0版。早在本世纪初,上海潍坊街道、静安寺街道就开始探索将“支部建在楼上”,开启了楼宇党建1.0版本。楼宇党建1.0版本主要是完成组织覆盖,关键是楼宇内党组织机构健全、党组织建设规范、党员日常管理加强、党内生活严格、党建工作力量充实。
到2014年,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上海的“两新组织”成就斐然,楼宇党建的“有形覆盖”也基本完成,按照上海市委办公厅下发的《上海市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楼宇党建进入2.0版。此次的版本升级主要是在组织覆盖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楼宇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把服务作为楼宇党建的鲜明主题和主要职责,以增强活力、激发动力、提升效力为目标。
楼宇党建3.0版是将“党委建在楼上”,在服务的基础上实现组织再造。以楼宇内基层党组织为主体建立联合党委,使之成为隶属于街道社区党委、介于楼宇内基层党组织与社区党委之间的一级党组织,统一领导楼宇内的非公企业组织党建工作。
楼宇党建支撑城市能级提升
“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需要组织能级的支撑,楼宇党建是上海组织能级的重要方面。”有专家建议,目前的楼宇党建3.0版是楼宇内部的组织再造。在此基础上,楼宇党建4.0版呼之欲出——“探索形成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城市党建新格局”。楼宇党建的未来将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区域大党建的工作格局,促进街道下不同隶属关系单位以及企业之间党组织的联系、合作与交流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专家还建议,可以推动楼宇与社区共建共治,加强“楼宇”与“楼组”的“两楼联动”,推动社区“白发”与楼宇“白领”形成“两白互动”,从而强化共建共驻意识、建立组织联结纽带、推动资源共享共赢、凝聚服务群众的合力。
周惠珍说,进入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各方资源,广泛动员各方力量,为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凝聚强大智慧和力量。成立恒隆广场联合党委就是基层党建工作提升能级的一次探索和试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楼宇内每一个支部都成为一座堡垒,每一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