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立法”塑城市法治精神

2018-7-5 10:50   来源:东方网    

    孙绍波/画

    依法治市,立法先行。

    2018年至2023年,申城需要怎样的立法,才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相匹配,才能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匹配?

    上周起,“2018-2023年上海地方立法五年规划征求建议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如此“开门立法”,追求的价值导向正是——塑造城市法治精神。

    塑造城市法治精神,首先要有法可依,以需求为导向,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

    进入新时代,申城地方立法是以超大型城市的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地域面积超过6000平方公里,作为要素密集的超大型城市,上海的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地方立法要有怎样的底线、标尺和依据?

    地方立法,要坚守建设用地、人口规模、生态环境与城市安全的底线,积极探索超大型城市包容性发展、精细化管理以及更具韧劲的成长性。

    地方立法,要以前瞻性为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调立法不仅仅是总结实践经验,巩固改革成果,更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的主动谋划、前瞻规范。立法者据此努力把握趋势性、成长性、潜在性的立法需求,既要为未来上海发展图景留白,也要为今后上海发展未雨绸缪。

    地方立法,要以“十三五”规划为依据。国家和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也提出未来发展的立法建议,是立法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的重要依据。未来五年,申城地方立法以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为依据,深入把握深化各领域改革的思路和路径,积极在地方立法权限内提出立法需求。

    塑造城市法治精神,更要让立法过程成为普法过程。市民的法治素养的提升,不仅来自于司法实践,更来自于立法过程——前者是立法后的习得,后者是立法中的熏陶。

    近20年来,申城为促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一路探索,从全国第一场立法听证会到征询市民立法建议常态化,申城法治的每一次点滴进步,都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开门立法,在立法听证、立法专家顾问库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之外,还有一项制度设计——一旦立法涉及重大利益调整,则将广泛听取社会团体、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将民意更好纳入立法决策。

    2018-2023年立法规划编制,自去年10月下旬启动以来,共征集到251件立法规划建议项目,其中,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申报的104件,由61位市民群众提出的45件,来自本届市人大代表立法议案的21件,来自十三届、十四届代表立法议案中尚未完成立法的75件,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中提出立法建议而尚未立法的6件。

    经汇总分析、分类研究和合并整理,形成了133件建议项目,于2018年1月8日至29日通过“上海人大网”代表履职平台征询全体市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在代表集中勾选的前20件立法建议项目中,近一半的立法项目已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度立法计划。

    2018-2023年的上海地方立法规划,依然是市民声音和专业观点并重,不断提升立法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如此开门立法,让立法成为普法过程,让规则的制定过程成为公众有序参与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实践过程,法规的执行力,也因此更有保障。

    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胜期、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期、全面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起步期。

    伟大时代,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每一个人都参与了创造、奉献了智慧、感受了价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法治申城开门立法——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编制5年地方立法规划,其意义不仅在于有效的制度供给,更在于城市法治精神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