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政府如何“放下”又“放好”?
2018-7-6 14:39 来源:东方网
7月5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贵玉召开代表座谈会,听取市人大代表对上半年本市“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会上,代表们重点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吴建雄认为,“放管服”是营商环境建设中的核心要素,如何真正“放下”又“放好”值得研究。他谈到,现实中,一些管理权限虽然已下放基层,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对企业审批带来更多限制,“现在是中央放地方,市里面放区里面,区里面没有这个服务体系,审批的东西反而复杂”。
他同时提到,政府放权过程还存在多部门下放环节不匹配等问题,导致企业同一项目中不同环节的推进进程不同,实际效果有限,影响了企业的获得感。“比如某个项目从国家发改委下放到地方,但是地方批的大海关不认,还是要回到发改委,放了等于白放。”
吴建雄建议,政府放权,更多的应向市场系统开放,而非针对某个局部环节。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政府要更多给予贴心、精准服务,更多关注企业痛点和关注点在什么地方,“现在大家比较强调的是时间的缩短,30天变成15天,15天变成一周,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指标,但是如果有些方面是企业根本不需要的,时间再短,感受度是不深的。”吴建雄强调,“放管服”改革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此前制度法规的重新梳理,针对一些不合理的制度法规,政府方面应尽快摈除,打破制度束缚。
金煜代表指出,政策的连续性、合理性,以及政策制度执行效力等是营商环境内涵中的重要方面,对于企业的发展决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政府要将这些因素纳入研究、评估范围,打消企业发展中的后顾之忧。他同时建议,上海要进一步明确营商环境建设定位意义,进一步研究营商环境建设与上海执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关系,同时不断优化问题发现机制,帮助企业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姚键代表提到,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制度创新,尤其要通过修改完善一些法律法规,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实现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她同时提出,在基层执法理念方面也要进一步创新,体现为市场“解绑”原则。“现在一些基层在对于新法规的理解和执行上,缺乏一些包容,更多的是审慎,可能因为怕承担责任。”姚键建议,政府执法理念是否应从“法无授权不可为”向“法无禁止即可为”转变,进一步体现服务功能和激励的功能。
高伟明代表则建议,上海要进一步拓展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可以对部分有潜力的企业进行直接扶持;在人才引进方面,要优化审批程序,健全配套政策;在对企业的宣传培训方面,除了利用主流媒体,做好“基本面”的宣传解读,应着重开展针对分行业或分领域的培训解读。
胡敏代表指出,目前上海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相对松散,应进一步整合资源、渠道,健全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功能配套,在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整合作用。
此外,代表们还就提升贸易通关便利、代表联系社区、垃圾分类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