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保健品诈骗发案下降逾七成
市人大启动老年人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
2018-7-18 11:19 来源:东方网
老年人是保健品诈骗的主要受害人群。对此,上海警方严厉打击此类侵害老年人权益案件,今年1-6月,全市接报保健品诈骗案件146起,同比下降70.1%。昨天,记者从市人大召开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启动会上获悉,本市将对包括长期护理保险全面试点工作情况、养老服务领域法治保障情况等6方面内容进行执法检查。
今年5月20日,宝山公安分局接宝山区总工会通报称:家住宝山区的84岁退休职工张老伯在家中接到自称宝山区总工会电话,要求其参加“国家领导人讲话精神学习班”。对此,宝山分局立即会同宝山区总工会,全力开展侦查,发现该“国家领导人讲话精神学习班”,系一家名为“上海梓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冒充宝山区总工会,以学习“国家领导人讲话精神”等手段,诱骗中老年人参加所谓“健康知识讲座”,借机推销远高于实际价格的保健品,借此获取高额非法利益。
5月4日,宝山警方调集充足警力,开展抓捕行动,一举抓获诈骗犯罪团伙成员44名,解救洗脑培训的中老年被害人34人,当场查获大量涉案物品,涉案总值达600万元。
据市公安局介绍,近年来,根据市局严厉打击侵害老年人权益案件总体部署,刑侦总队牵头、组织全市各级刑侦部门,充分发挥“打击主力军”作用,不断强化以向老年人销售保健品为名实施诈骗案件的侦破打击力度,全力维护老年人合法利益。同时,积极、主动对接本市检察部门,研商此类案件的定性和法律条款使用问题,推动形成打击合力。
在全市各级刑侦部门严打高压下,全市保健品诈骗案件发案呈现同比大幅下降的态势。据统计,2018年1至6月,全市共接报保健品诈骗案件146起,同比498起下降70.1%。其间,全市共立案120起,破案50起,破案率为41.7%。
警方根据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和途径,对保健品诈骗案件分为接触式诈骗和非接触式电信网络诈骗两类。一是接触式诈骗,以送礼品、附送虚假股权、参与虚假的高回报投资项目等为诱饵,组织老年人参加讲课、讲座,虚假宣传,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产品。二是非接触式电信网络诈骗,通过电话、网络营销方式非接触式诈骗,随后通过快递将保健品寄送给被害人,所售保健品大多为假冒伪劣产品,并无实际功效;或是以销售保健品为名要求被害人向嫌疑人账户支付邮寄费、税费、保险费、快递费等。
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上海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将老年人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列入了今年的执法检查中。市人大表示,本次执法检查,旨在推动政府及有关方面全面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为老服务顶层设计,丰富养老服务领域的制度供给,进一步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解决养老服务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广大老人对幸福美好晚年生活的需要
据悉,此次执法检查将重点检查长期护理保险全面试点工作情况;养老设施规划及落地情况,养老机构床位建设及运营情况;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推进情况;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养老护理队伍建设情况;养老服务领域法治保障情况等六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