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去十个不同的地方丢垃圾,这小区的居民是为了啥?
2018-7-27 10:39 来源:东方网
“最近我有种明显的感觉,我们当中的‘垃圾专家’越来越多了。”7月26日举行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扩大)代表分组会议期间,一位代表在讨论评议市政府上半年工作报告时有感而发,像是玩笑,又不是玩笑。
“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垃圾综合治理问题。”市长应勇在报告时指出,垃圾问题是超大城市必须高度重视、直面解决的问题。代表们对此高度关注,他们纷纷认为,要加强顶层设计,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对标国际标准,贯彻落实好应勇市长所提出的垃圾分类“不在于设备,在于理念与管理”,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化有机利用,有效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标准有重叠,居民分类有点难?
上海的垃圾综合治理工作早已开始,也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垃圾产量越来越大,治理任务艰巨。
王为人代表发现,全市日均产生的2400吨垃圾中,超过30%可以回收利用,如果技术运用得当,经过分类后的干垃圾可以进行充分燃烧,产生污染物极少,还节约了填埋空间,湿垃圾填埋若干年后也可以成为肥料,厨余垃圾如果经粉碎处理,源头产量就更少。“前端的分类极为重要,要大力推广普及。如果源头做不好,后续分类就很困难。”
目前普遍的垃圾分类方式是“四分类”,即把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一些代表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干垃圾里面肯定也有可回收的,交叉重叠会给居民分类带来困扰。” 周炜代表建议,为方便居民分类,垃圾的分类标准要更清晰一些。“居民区里一开始就分成那么多类,对居民来说是不是有点难?推广起来恐怕也有难度。”徐存福代表认为,生活垃圾分类应当先从培养意识入手,可以尝试先简单分为干、湿两类,等居民养成自觉分类的习惯后,再进一步细分。
“机关、事业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也要发挥‘盆景’的示范作用,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张军代表建议,要用便于操作的方式让居民参与到分类中来,比如发放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以便区分不同类别垃圾。
“垃圾分类任重道远,台湾用了20年才把垃圾分类的细节统统搞清楚。”陈甦萍代表讲起身边一个案例,有的小区为鼓励居民垃圾分类,给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居民奖励一条毛巾和一块香皂,有个居民居然跑了十个不同的地方去丢垃圾,这样就能得到更多的毛巾和香皂。“虽然这涉及到奖惩机制的设置问题,但至少他去做垃圾分类了。”
公共场所垃圾箱数量应增加还是减少?
“我从餐厅出来,拿着一张纸从塘桥走到仁济医院,这么长的一段路居然没有在路边看见垃圾箱。”王汝刚代表说起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部分公共场所的垃圾箱数量不足。
不过有代表则谈到,在垃圾分类方面有着成功经验的日本,街头的确难觅垃圾箱。“日本很多孩子都有这个意识,出门在外身上会带一只垃圾袋,自己的垃圾自己带回家,所以日本不少风景区都不设垃圾桶。我们的中小学也可以加强这方面教育,慢慢培养起这个意识。”有代表建议,在加强群众垃圾分类的意识的同时,也可以学习日本的做法,定时定点清理垃圾:“除了特定时间和地点,居民就不可以扔垃圾。”
黄建忠代表也分享了一些国外城市的做法:每家每户扔的垃圾都贴着自家标签,如果分类不好,就不会回收。他建议,可以采取相关政策,对居民形成一定压力,让家家户户都承担起垃圾分类的责任来。
垃圾综合治理,要关注“全链条”
“垃圾分类以前只强调分类,没强调全程分类。”杨军代表认为,必须要强调全程分类,要把垃圾综合治理的全链条‘串’起来,让群众清楚地了解全程分类如何进行,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垃圾问题和交通问题不一样,交通问题是在每个口子进行监管,垃圾问题是全程管。比如垃圾袋是哪几个,垃圾桶如何分等等。我们不是在解决局部的问题,而是解决全环节全链条的问题。”黄有方代表说,从源头到最后消灭,垃圾综合治理都要全程全环节清晰。“先要把链条设计好,然后再来做事。”
薛潮代表提出,垃圾回收循环利用体系也需要完善:“这目前是薄弱环节,产业布局、政策设计怎么安排?回收的主渠道在哪?要不要考虑市场化因素重构可回收物专项收运体系?” 他建议,垃圾分类的末端处置设施建设要更好地体现科技支撑,要加强技术研究,打通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