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事

2018-8-3 10:19   来源:东方网    

    近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相关情况。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居民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似乎也在产出越来越多的垃圾。垃圾怎么扔,看似是件小事,其实是个影响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大课题。每个人都是垃圾的产出者。垃圾分类,是一件需要全民参与的事。垃圾分类的好处,也会惠及每一个人。

    生活垃圾分类,首先是要源头分类。这方面,党政机关要起带头作用。目前,市、区两级党政机关四分类垃圾桶配置及分类标识张贴已基本到位。2018年底,全市公共机构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达标率力争100%。以身作则,既是做个表率,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时也会更有底气。

    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有“强制”两个字,也就是说,要更有刚性。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强有力的物业,是推进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一道保障。比如,有的商业街物业就非常“强势”,商户入驻前,必须签署与垃圾分类相关的租赁合同,做不好垃圾分类,会付出取消停车费减免、限制户外活动和广告等实实在在的代价。除了物业,更多的刚性还来源于政府部门。

    居民区生活垃圾分类,也要有办法、动真格。综观媒体报道,那些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小区,往往有几个特点:垃圾分类设施完善,面向居民的沟通与宣传充分,有专门人员(如垃圾厢房管理员、志愿者)引导协助居民养成分类习惯……借鉴他人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小区垃圾分类,关键是要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持之以恒地推进下去。

    源头分类了,接下去就是转运和处置环节。如果居民做好了分类,垃圾车却混装混运,难免浇灭了居民的热情。到2020年底,上海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能力要达到3.28万吨/日以上,而目前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能力为2万多吨/日。从投放到处置“全程分类”,不同种类的垃圾“各得其所”,生活垃圾的精细化管理,才算有始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