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许可证取消后监管如何到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

2018-8-22 14:49   来源:东方网    

    养老机构在上海“9073”养老服务格局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4年市人大通过了全国第一部旨在促进和规范养老机构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养老机构条例》。那么,上海贯彻落实法规的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立法加以完善和解决?8月21日,部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赴养老机构开展执法检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沙海林参加。

    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持续增加

    检查人员首先来到徐家汇街道龙吴路养老院了解情况。

    龙吴路养老院是一家一体化综合性养老机构,具有长期住养、日间照料、综合助餐、康复理疗服务等多项功能。养老院共有床位175张,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截至2017年底,上海共有养老机构703家,养老床位14万张。”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在介绍养老机构建设情况时表示,按照2020年老年人口预测数,专项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市共需建成约16万张养老床位,并按照预留10%进行用地管控。目前除个别中心城区外,全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的项目落地情况较好。到2020年,各区规划建设的养老床位共计约18万张,预计将新增养老床位4万张。

    为了贯彻落实条例要求,市民政局部门不断完善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扶持政策,对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机构;社会投资改造并形成产权的保基本养老机构以及其他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均按照标准予以补贴。对长者照护之家,参照养老机构的政策予以补贴。

    今年,上海委托第三方机构,提炼形成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活动,形成对服务质量监测的长效机制。

    医养结合工作不断推进

    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市卫计委副巡视员张梅兴介绍,截至2017年底,已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达287家,占全市养老机构的40.8%,基本实现全市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的目标。

    同时推进家庭医生制度构建,截至2018年8月,全市“1+1+1”签约人数486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签约318万。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67%。在全市推开居家、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相衔接的安宁疗护服务,共开设居家和机构安宁疗护床位1200余张,为全市2万余老年人和临终患者提供服务。

    此外,制定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2017年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作为本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评估标准,目前已在全市开展评估12万余例。全市已成立32家区级评估机构。完成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的评估员10641人。

    修法需关注的几个方面

    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取消养老机构许可,在提请全国人大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后实施。对此,蒋蕊表示本市将做好条例修订的准备工作,同时她提出几个修法需要研究的方面。

    “养老机构许可证取消后,要研究条例的适用范围,所谓‘养老机构’的概念是什么?如何判断?”在监管方面,“如何监管、依据什么进行监管?比如,在许可证取消后,还有没有养老机构的推出机制?对不符合条件甚至违规经营的养老机构能不能吊销、取缔?”她表示这些都需要在修法时予以明确。她还表示,市民政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各种机构养老服务形态的分类,对一些新型、复合型的业态确定相应标准,提出监管措施。

    上海佰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冯霞建议对认知症照护进行扶持。她表示认知症中期老人对护理要求最高,往往是一个老人配三个护理人员,对护理的专业度要求也很高,为此,养老机构对认知症护理人员都会给予更高的补贴。随着认知症老人的不断增加,她建议政府对认知症照护给予更多的扶持以减轻养老机构的压力。

    与会市人大代表提出目前上海在养老服务方面还存在制度不完善、人才匮乏等问题,建议在修法时,进行广泛的调研,将好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行固化。在人才培养方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在高校开设相关的护理专业,在护理人员培训中,与高校进行互动。还有代表提出目前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评估还需有效衔接。谨防一些所谓的新型养老机构,以养老为名义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

    据了解,《上海市养老机构条例》的修订已被列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2018年—2022年),今后,市人大将继续做好广泛深入调研为修法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