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天:从“8公里”到“行星际”的跨越
2025-4-28 14:34 来源:解放日报
1960年2月19日,中国首枚探空火箭T-7M在上海南汇发射升空,飞行高度约8公里,迈出了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第一步。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上海航天人不忘报国初心,团结砥砺奋进,在一穷二白之中起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从“8公里”到“行星际”的跨越,成长为弹箭星船器专业领域俱全、航天技术应用成果不断转化的综合性航天研究院,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三大总体院之一,成为我国防务装备和宇航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为我国航天及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弹箭星全面发展
60多年前,出于加强国防基础力量和自主研制能力建设,加速中国导弹工业发展的需要,上海开始承担导弹仿制工作。在缺乏必要的基建投资、技术资料,以及技术干部和工人的条件下,上海航天人边基建、边练兵、边试制,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成功生产出了三发先锋批导弹,逐步掌握了导弹设计、工艺和制造技术。
1969年8月,上海又开始组织液体运载火箭和技术试验卫星的研制。1981年,上海研制的风暴一号实现了我国航天史上第一次一箭三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1988年,长征四号甲火箭成功将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星箭均由上海研制,开启了我国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应用的新篇章,也进一步奠定了上海航天弹箭星全面发展的格局。
敢想敢为,苦战能过关
距离地球近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九号“龙马乘组”至今在轨工作生活了5个多月,航天员蔡旭哲完成了5次出舱,成为目前执行舱外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在位于闵行的上海航天在轨飞行器支持中心,显示屏上中国空间站已在轨运行1458天,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值班的航天人,仍需全神贯注每一个跳动的数据,时时做好地面支持保障。
时光回溯到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并确定“三步走”发展战略。上海航天随即组织队伍,启动飞船推进舱和相关关键技术的研制攻关工作。1999年神舟一号成功发射,中国人在千禧年来临之际,成功开启了绵延千年的飞天梦想。
建设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交会对接机构是关键。面对这项世界航天领域公认的机电液一体的特别复杂关键技术,上海航天人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埋头苦干了16年,收集的各类资料可以装满整整十个大箱子。在经历了1000多次地面对接和分离试验后,终于在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实施轴向对接,实现我国首次无人空间交会对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第一个舱段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一年后的7月25日,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2022年10月31日,上海航天抓总研制的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经过13个小时的交会对接历程后,于11月3日完成转位对接。伴随着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驻梦天实验舱,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进入了载人空间应用的新阶段。
奔向更远深空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事业的舞台就有多大。2015年9月20日,上海航天抓总研制的长征六号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一箭20星”创造了当时亚洲一箭多星发射新纪录,拉开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投入使用的序幕,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构建和系列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11月3日,上海航天参与研制的我国当前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进而为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不断向深空迈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21年2月10日晚,临近春节,路上已经没有多少行人,但上海航天城内依然灯火通明,大家焦灼地等待着亿万公里之外传回的每一缕信号。此时距离地球1.92亿公里外,中国首个行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经过7个月的漫长太空飞行之后,即将抵达此行的目的地——火星。此时,正以每秒28公里高速飞行的探测器,必须依靠自主决策,完成一次完美的“刹车”,才能准确进入火星轨道。这一脚“刹车”,是对上海航天人无数次通宵达旦成果的最终检验。20时07分,大厅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数据显示,天问一号已经成功进入距火星表面高度约400公里、周期约10个地球日的环绕火星轨道。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一次实现火星探测“绕、着、巡”三大目标的国家。
进入新时代,中国航天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巡视探测,上海航天参与了玉兔月球车四个半分系统的研制工作;四型自研装备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上海航天研制的轨道器圆满完成了地月往返运输、器间分离、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等关键任务;我国首型固液捆绑运载火箭长征六号甲首飞成功;我国首型4米级直径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首飞成功……上海航天一步一个脚印,铸就了一批举世瞩目、彰显底气的大国重器,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康庄大道。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人正向着航天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