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攻坚,打磨通关“好用政策”

2025-11-10 13:34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晔  

  今年前十个月,洋山海关累计监管汽车出口突破51.6万辆,同比增长37.5%,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57.6%。这些高增长数字只是挂牌满5年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精彩答卷中的一小部分。而其背后有上海海关所属洋山海关综合业务三科的功劳——该团队历时5年攻坚“数字综保区”监管系统,旨在确保“创新政策真正落地为企业红利”。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全国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于2020年5月正式挂牌。但早在当年初春,一项“硬骨头”任务就落到综合业务三科身上,要求“将径予放行新政,转化为企业能切实享受到的通关便利”。此任务随即被确定为科室所在党支部的“书记项目”,科室全员主动报名、自愿分工,迅速组建起攻坚小组。

  洋山特殊综保区首创了一线进出境径予放行模式。在该模式下,一线进出境环节除涉证、涉检和涉安全准入管理的货物外,其他货物企业均可凭自主声明,直接将货物从口岸提离和出入。径予放行无先例可循,综合业务三科团队唯有自行钻研,逐环节拆解“申报、查验、放行”全流程,细致摸排出20多个关键节点,围绕操作细则反复推演,针对不同货物类型、不同通关场景,一点点“抠”单据规范、一寸寸“定”数据对接标准。历经两个月日夜攻坚,首条径予放行快速通道在团队共同努力下建成。

  2020年5月16日,洋山特殊综保区挂牌当日,首批适用径予放行政策的货物仅用常规通关三分之一的时间就顺利入区。

  创新与服务没有止境。2022年夏,有企业反映:进口汽车滞留超3天。这让综合业务三科团队意识到,径予放行虽在法拉利跑车个案上实现破冰,但新政必须从个案试点走向体系化落地,这需要科室再行攻关。科室全员立马行动起来。有人牵头对接车企,耐心收集20多家企业的需求,协调统一数据格式;有人主动申请蹲守卡口,一遍遍调试数据接口;还有人反复测试平台兼容性。三周后,由综合业务三科牵头设计的“VIN码(车辆的17位唯一识别代码)绑定RFID(射频识别)芯片”方案成功落地,真正实现了车辆验放“一码贯穿”。至2022年底,企业提车时间从原来的3天压缩至2小时,全年经监管的保税中转车辆更是突破了3000辆。

  再到2024年冬,径予放行政策已扩大适用至上海外港、浦东机场口岸,让综合业务三科全员尤为振奋。他们用心打磨的“好用政策”历经持续迭代,带来亮眼成果——在2023年度、2024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中,洋山特殊综保区已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综保区前五,成为支撑上海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