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发力人工智能产业 携华为联通打造“虹桥智谷”
2017-11-8 17:15 来源:东方网 作者:张欢 选稿:郑婕
东方网记者张欢11月8日报道:今天上午,长宁区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建“虹桥智谷”——华为联通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示范中心。这标志着,全区首个以人工智能产业为定位的创新基地正式落定,长宁将全面发力人工智能产业。
根据协议,长宁区与华为和上海联通共建科技创新示范中心,有序引入华为公司和联通集团的先进技术和产业资源,推进创新资源集聚,以人工智能为重点,加速培育高潜力、高成长性的创新创业企业,并引入行业内特色领军企业,推进合作三方的产业布局升级提升,深入创新拓展应用,共同把科技创新示范中心打造成标杆,共同建设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图片说明:签约仪式现场(长宁区供图)
人工智能产业土壤深厚
作为上海现代服务业最发达、国际化程度最高、发展最为均衡的城区之一,长宁区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将全力推进数字化、建设“智慧高地”提升到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十三五”期间,长宁聚焦“国际精品城区”建设,继续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区建设,三大运营商在区域内布局优势明显,信息化水平较高,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基础设施土壤。
宜商宜居的城区环境,吸引了一批知名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企业落户长宁,在各领域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源,为人工智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机器学习训练基础。根据长宁区的初步排摸,目前,区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超过1000家,市级认定的6家科技园区中均集聚了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分布在智能零售、智能芯片、智能家居、精准医疗、个性化教育定制、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成为长宁未来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此外,辖区内的高校、科研院所、知名外企的研发中心,为长宁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确立了“智力”优势。长宁将通过具体的实践课题及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研发和应用。
图片说明:人工智能已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资料图)
依托比较优势多平台推进
2016年,长宁区获批成为上海首个“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和全国首个“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对此,长宁区副区长刘平认为,这正是因为长宁在这个领域形成了良好的集聚效应。近年来,长宁区的互联网经济发展迅猛,2017年前三季度,全区298家“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重点监测企业实现税收35.56亿元,同比上升23.29%。
“尽管长宁没有阿里巴巴,但长宁整体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受到了认可。”刘平表示,这样的生态环境,使长宁对新生事物有很强的包容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优势十分突出。基于这一比较优势,长宁也将聚焦新零售等细分领域,在引领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同时,形成长宁独特的人工智能发展模式。
据悉,以“虹桥智谷”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是长宁“十三五”期间产业发展与城市更新战略双轮驱动下,重点实施的发展举措,将在中山公园地区、虹桥地区、临空园区三大板块从物理空间、政策配套、金融支撑、人才引入、行业领军和独角兽企业培育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布局,并逐步形成若干个发展平台和载体。下阶段,长宁将重点推进包括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创邑智能创新孵化应用体验街区、长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大楼、交大-绿地人工智能产业研究孵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