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传统文化圈 剪纸艺术传承千年龙华魅力

2018-1-5 17:23   来源:东方网   作者:胡靖宜   选稿:乔欢

  

  图片说明:龙华街道与朵云轩今天举办“龙腾云起·妙手神剪——千年龙华剪纸传承展”

  今天上午,由徐汇区龙华街道、上海朵云轩(集团)联手推出“龙腾云起·妙手神剪——千年龙华剪纸传承展”在朵云轩艺术中心举行,活动特邀奚小琴、赵子平、李守白、孙继海4位剪纸艺术大师,与参加本次展览创作的龙二幼儿园小朋友张欣怡,两位部队战士程成、胡浩以及居民孙杨华,现场用传统剪纸技艺展示了“龙腾云起·妙手神剪”传承展主题。

  据悉,此次“千年龙华剪纸传承展”在朵云轩艺术中心展期为1月5日-7日,之后剪纸作品将在西岸志愿服务中心·云建筑站、龙华街道怡乐家园邻里汇、各居民区巡展。开幕仪式上,龙华街道和上海朵云轩联合发布了“艺朵云·益相邻”公益品牌,LOGO整体呈现一个繁体的“龙”字,字体的左半部分变形模拟了龙华塔的形状,右半部分则由祥云的间隙组成。标识中的“龙”被大量祥云簇拥,寓意“千年龙华”携手“百年朵云”,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图片说明:“艺朵云·益相邻”品牌

  传统技艺进社区 深化文化 共享内涵

  “我们家的窗花都是我剪的!”来自龙二幼儿园的小朋友李明旗非常自豪,他的妈妈告诉记者,“每周四学校都会邀请孙继海老师进课堂教小朋友剪纸,我觉得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是一件好事。”

  作为“艺朵云·益相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龙华街道、朵云轩携手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特邀“上海剪纸”国家级传承人奚小琴,上海市级传承人赵子平先生、李守白先生,徐汇区级传承人孙继海,深入龙华地区学校、部队、社区,共同围绕“修身立德·共创文明”、“千年龙华·活力社区”、“徐汇滨江·未来发展”、“绿色军营·军人风采”等主题,传授传统剪纸技艺,创作剪纸作品百余幅。

  

  图片说明:孙继海老先生现场剪纸

  传统技艺的魅力不止深得小朋友喜欢,也吸引着各年龄段的人积极参与。来自龙华消磁站的胡浩是一名90后战士,他表示,“‘上海剪纸’对于他来说既新奇又陌生,原来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可当这项重要非遗文化走进军营,来到身边时,看着老师手里飞舞的剪刀瞬间将一张红纸变为栩栩如生的画面,大家都被老艺术家精湛的技艺所折服,自己也在一剪一裁、一刀一划中感受到了这项文化的乐趣和博大精深。”这次展览,俞一居民区、龙三四居民区剪纸班学员分别有《剪纸乐》、《蝶梦》、《喜庆腰鼓》等作品参展。

  

  

  图片说明:剪纸作品

  看到传统文化如此受年青一代欢迎,从事剪纸行业十几年的孙继海老先生感到非常欣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的过程其实是享受艺术的过程,我希望社会各阶层一起把它传承下去,不要在我们这一辈就失传。同时我也希望政府能够多组织一些剪纸艺术活动,让大家体会到剪纸并不难,人人都可以学会,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依托西岸文化走廊 “艺术细胞”集聚龙华

  事实上,随着徐汇滨江的开发开放,西岸文化走廊日益崛起,上海京剧院、朵云轩、余德耀美术馆等一系列美术馆、博物馆、演艺空间相继落户龙华。龙华街道依托“益加艺”文化艺术志愿行动,联合区域各方资源,不断收集、挖掘、整理民间文化,打造千年龙华“传统文化共享生活圈”,让具有龙华本土特色的文化传承活动,融入百姓寻常生活中。

  

  2014年末,龙华街道推出“千年龙华民俗大讲坛”项目,邀请专家、学者、民间达人讲述地域文化的来龙去脉,让千年传统民俗记忆不再“断片”。“大讲坛”结合时令,以平均每20天一期的节奏向社区居民、企业白领、青少年学生、建筑工地外来务工人员等各类人群推送,到2017年末已推出近百期讲坛、受众达7万余人次。在场馆安排方面,龙华街道“牵手”上海京剧院、朵云轩、龙华烈士陵园、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2577创意大院等,相继推出“国粹好邻居”、“小京继人”、“建设者非遗小剧场”、“大师带你看展览”、“朵云·花间”等系列项目,建立了“上海京剧院教育实践基地”、“余德耀美术馆教育实践基地”等19家教育实践基地,让文化艺术走进社区、走近青年。

  值得一提的是,朵云轩艺术中心自2015年建成后,就成为上海市首批服务业重大示范项目,是上海着力打造的黄浦江两岸文化走廊的组成部分。所处地块将连接世博园区,与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馆串成跨越浦江两岸的世界级高端文化资源集聚带,探索公共文化空间与产业空间融合互动的全新艺术产业新业态。龙华街道党工委书记顾莺说,今天双方联合推出“千年龙华剪纸传承展”,希望在上海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和文化创意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在区域化大党建整体框架下,推进龙华“艺术公益共同体”和“传统文化共享生活圈”建设,带给百姓更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