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上海追梦人·文明好家庭|一家三代电力人 用心守护城市光明
2018-8-6 15:38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佳燕 选稿:吴怡闻
东方网记者王佳燕8月8日报道:一脉灯火,三代传承。在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沈德福、沈伟强、沈祝萍一家祖孙三代扎根电力事业,兢兢业业工作,前赴后继62年,坚守在城市光明的第一线。
图说:全家福(左一沈祝萍,左二沈伟强)
言传身教,传承下来的是踏实认真
沈祝萍小时候,爷爷沈德福就离世了。在父亲沈伟强一次次的怀念和叙述里,才完整了她对爷爷的印象。
爷爷沈德福1929年出生于上海金桥,1956年投身电力,1962年进入浦东供电所,从一名普通的线路工直到操作班班长,辛勤耕耘30余年。而在60年代的上海,要做好一名线路操作班班长实在不简单。
图说:沈德福生活照
那时候,冬天非常冷,浦东南汇地区农村的电线杆往往都冻上了薄冰,登杆难度大、脚扣易打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沈德福在脚扣上包上一层铝包带,增加摩擦力,登杆时就能一步步都抓得牢牢的。到了夏天梅雨季,干活就更不容易了。农村很多电线杆都在稻田里,车子开不进去,只能扛着工具和接地线,在泥泞的田间小路靠双腿走,有时候要走上十几档杆子才能找到出问题的电线杆。一不小心脚下一打滑,沈德福好几次都连人带接地线摔到了稻田里,只能带着一身泥水爬杆。
虽然沈祝萍对爷爷印象寥寥,但在父亲沈伟强身上,看到了爷爷踏实肯干、认真做事的影子。
父亲沈伟强于1981年加入浦东供电公司,长期从事日常检修、状态监测、排查消缺等变电检修工作,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工作了37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变电。
图说:沈伟强工作照
在沈祝萍小时候的印象里,父亲仿佛永远都穿着工作衣。后来才知道,那是为了能够在接到抢修电话后第一时间出发,少耽误点时间。好几次节日里家族聚餐,父亲接到抢修任务,放下碗筷说走就走。街坊邻居家里电路问题,他也是二话不说,尽量去帮忙解决。父亲年纪大了,母亲心疼父亲身体不好,抢修辛苦,父亲却反过来安慰她,“人家一般也不会轻易叫我,肯定是碰到什么难题了,既然是工作,就要做好它。”最近,沈伟强退休了,托女儿买了两本最新的电路知识书籍,“现在一些新的电路器材我并不了解,学习新知识才能跟得上,我也时常跟女儿说要活到老学到老”。
子承父业,来源于敬仰和热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耳濡目染之下,沈祝萍从小就对电力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9年中考,她以远高于区重点高中的成绩,报考了中专上海电力工业学校,经过层层面试选拔,最终录取。求学期间,她刻苦学习电力专业知识,曾获上海市电力公司“三好学生”,并以学校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于2003年如愿加入浦东供电公司,书写了“一门三电力人”的故事。
图说:沈祝萍工作照
整个电网运行过程中,电网调度是中枢,需要通过电网调度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外可靠供电、各类电力生产工作有序进行。沈祝萍就是调控中心的一名调度员。一天连续工作12小时,还要早晚倒班,工作强度非常大。虽有自动化系统,但遇到不正常数据时,仍需要调度员凭借专业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沉着冷静去处理,判断情况是否紧急、思考问题的起因、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等,每分每秒都不容疏忽。比起男调度员,女性无疑需要承受更多身体、生理、家庭等方面的多重考验。作为公司少数几个女调度员之一,沈祝萍却不觉辛苦,反而乐在其中,“能够从事电力工作,就已经很开心了。”
图说:《作业指导书》
业余时间,沈祝萍花了2个多月编写了一本《作业指导书》,对职责范围、操作要求,以及故障分类、回复处理等都进行了归纳整理,大幅减少派单错误率,提高了抢修效率。别的小组来“取经”,她也不厌其烦,答疑解惑。她积极参与创新工作,带领班组获得2007、2008年度上海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007、2010年获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小组。
沈祝萍一直记着父亲说过的话,“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更要小心仔细,认真做事。”作为一名调度员,责任更重,她说,自己下发指令、处理问题时更需要时刻保持警醒和严谨,“因为关系到每一个接受指令的一线电力工人的生命安全。”
修身齐家,是相互理解更是志同道合
父亲沈伟强一直以女儿为傲。尽管同属一个单位,但父女俩见面的机会并不多,非常难得才能在早饭时间食堂偶遇,吃个早饭聊两句。因为相似的工作性质,沈伟强非常能够理解女儿工作的繁忙和劳累,“像世博会等重大项目期间,还有夏季台风天的时候,我们电力人越是紧张。”同样,他也认同并支持女儿把工作放在首位,“只有我们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才能保障大家的日常生活。”
沈祝萍的丈夫是一名铁路民警,夫妻俩一个守护电网安全,一个保卫铁路线安全。偶尔沈祝萍遇到麻烦事抱怨两句,丈夫也总是劝慰她,多思考多总结问题,戒骄戒躁。今年生日,丈夫刚好结束学习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到家就把学习资料作为礼物送给了她,还叮嘱她好好学习。丈夫工作忙,有时候顾不到家里,她也非常理解,“只有我们每个人把自己工作做好了,这个城市才会更加美好。”
图说:沈伟强带外孙参观新安江水电站
前阵子,沈祝萍一家去千岛湖旅游。朋友们却发现,沈祝萍朋友圈没晒美食美景,先晒了当地的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建造的大型水利发电站。先有水电站,才有的千岛湖。”沈祝萍说,新安江水电站在我国水利电力事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想找机会带全家来看看。当天参观,父亲沈伟强尤其激动,领着小外孙一路讲解,“兜兜,这是电流表、电压表,这都是以前的设备,现在的不是这样的……”
一家祖孙三代从事电力事业,那么延续到第四代有没有可能?沈祝萍笑着说,兜兜现在非常仰慕他爸爸,说长大以后,想当一名像爸爸一样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