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滨江南段大桥以东2.7公里贯通开放 沉睡百年的工业遗迹被唤醒

2019-9-23 14:56   来源:东方网   作者:朱贝尔   选稿:郑婕

  

  图片说明:朱良城摄

  东方网记者朱贝尔9月23日报道:记者从杨浦新闻办获悉,杨浦滨江南段大桥以东2.7公里公共空间(杨浦大桥至杨树浦发电厂,以下简称2.7公里)9月28日将向广大市民开放。这是继2017年10月杨浦大桥以西的2.8公里岸线贯通开放后,杨浦区在完成上海全市滨江贯通任务的基础上,再向杨浦大桥以东延伸2.7公里。除了按照黄浦江开发的统一要求,实现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的“三道”贯通之外,2.7公里段进一步提升“工业遗存博览带、原生景观体验带、三道交织活力带”的“三带”融合,将呈现国际一流滨水空间,努力打造成“世界的会客厅”。

  

  

  

  

  图片说明:朱良城摄

  7处,12栋,7万平方米历史建筑,数百件的工业遗存,电站辅机厂、新一棉、制皂厂、杨树浦煤气厂、杨树浦发电厂等百年工业遗迹将首次揭开神秘面纱。“百年工业博览带”已经初步展现,百年工业文明的交响,在此处奏响了华彩乐章。走入2.7公里,可以在巨大的电站辅机厂厂房门口眺望历史的深邃,也能走入曾经的灰仓水池品味咖啡书香,更可以在基于历史的文化创意中,强烈地感受到工业发祥地向创新策源地转变的巨大潜力。通过活化利用原有的工业遗迹,让其重新焕发生命,如同标准的工业遗址公园。

  

  图片说明:朱良城摄

  杨浦大桥开始向东,2.7公里第一站,这里是原电站辅机厂装配车间,占地17000多平米,巨大的工业厂房使人仿佛进行了空间穿越,视觉冲击和历史体验极为震撼。电站辅机厂前身为创建于1921年的慎昌洋行,历经变迁曾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电站辅机制造企业。拥有漫长历史的厂区如今像一个工业建筑博物馆:电站辅机厂东部厂区还保留着百年通用电气老车间、东欧教堂风格的核电车间建于上世纪70年代……滨水岸线上一系列的高桩码头蜿蜒曲折,原地保留的工业桁架、吊车等工业品依次排布,通过新建连接栈道串联,让市民和游客不仅能看到黄浦江景色,更能融入历史情境。

  

  

  

  

  

  

  图片说明:杨晓梅摄

  上海制皂厂区域定位以制皂为主题的景观与体验中心。利用百年制皂企业的污水处理池改造成连续精致的载体,依托制皂厂历史文脉故事、制作工艺流程、产品系列作为内容,打造一个集博物展览,手工互动和特色咖啡于一体的特色空间。

  

  图片说明:朱良城摄

  十二棉纺织厂原为日商创办的大康纱厂,解放后改为国营上海第十二棉纺厂。这里的滨江区域通过新构建的防汛体系置换出更多绿色空间,同时也充分尊重了场地的历史脉络,梳理了原老厂房布局的肌理,不着力追求原真性,而是将“纺织”的概念融入其中,以灌木层构成意趣盎然的迷宫,营造了“绿色编织,水岸迷径”的公共空间,也创造了“历史编织,时光隧道”的意境氛围。

  

  

  

  图片说明:由滨江公司提供

  杨树浦电厂始建于1911年,1923年成为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有着“中国电力工业摇篮”的美誉。杨树浦电厂具有百年历史文化底蕴和电力工业革命传统,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曾涌现工人运动领袖王孝和烈士等革命先烈,是名副其实的“红色电厂”。电厂高耸的烟囱曾被视作进入上海的标志,留在几代上海人记忆里,也是上海海纳百川城市精神形成的见证者。

  

  

  

  图片说明:朱良城摄

  在厂区巨大发电车间的背景下,码头上的塔吊、灰罐、输煤栈道以及水泵深坑原位保存,各种工业遗存星罗棋布。这里即将建成滨江区域最高的“杨树浦驿站”,有最酷炫的“清水池艺术加油站”,沿江一组粗重的塔吊,在瑞士著名艺术家费里斯·瓦里尼(Felice Varini)创意加持下,产生了不可思议的跃动感,从“工业风”变成了“二次元”。

  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左卫东介绍:“我们一直注重‘工业遗存‘与’公共空间‘融合的理念,向史而新,向新而生是我们的目标。”

  2.7公里超过一半的区域大幅后退二级防汛墙设置,营造高位观江视线,增加临水空间,远近高低错落有致,江水花海相映成趣,极大提高了观江体验。

  每一寸空间都经过精心设计。这里汇集了来自海内外多家设计单位,数十位优秀的设计师同场竞技,不同的理念碰撞融合,丰富的作品精彩纷呈。同时,杨浦区积极承办“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并邀请了来自世界1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位艺术家,在杨浦滨江创作永久公共艺术作品。漫步其间,与大师不期而遇,和文化创意同行,空间似人,“腹有诗书,气质自华”。

  

  

  图片说明:由滨江公司提供

  2.7公里拥有新建公共绿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种植各类乔木灌木近百种,总数超过30万株。蓝冰柏、叶子兰、蓝雪花等一些难得一见的花卉品种,刚在市场出现就来到了杨浦滨江。从2.8公里的“草长莺飞”到2.7公里的“四季花海”,新开放的2.7公里创新性地通过整体色调的设计,以蓝白色系组织花草,崇尚自然野趣,色彩与形式相辅相成,空间面貌形成了专属风格,从千人一面中脱颖而出。

  

  

  

  图片说明:由滨江公司提供

  在全新滨江段的设计开发中,还在滨江一线配置了网球篮球综合场、沙滩排球场、小型滑板场、旱冰场、儿童攀爬场等户外体育娱乐设施,增强了滨江岸线上的趣味和活力。如果说2.8公里的“三道”贯通可以让人走起来跑起来,那么2.7公里的“三带”融合则可以让市民真正实现跳起来,心情飞起来,百年滨江青春再现,活力元气满满。

  

  图片说明:由滨江公司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杨浦滨江还隐藏着智慧的“大脑”和“心脏”。在滨江贯通工程之前,先行完成了智慧滨江的顶层规划,制定了“一网、一云、一库、一平台”的总体目标,2.7公里的信息管线同步贯通,建成水电之外的“第三基础设施”;智慧滨江指挥中心投入运营,实现区域数据集中收集和监控;同时还开发了滨江管理平台,公共空间迈入智慧管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