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党校举办“党史百年:馆长学者三人谈”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2021-3-19 08:24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佳燕 选稿:丁怡隽
东方网记者王佳燕3月18日报道: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今年是建党百年,上海市委党校主要培训班次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牢牢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坚持“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搞活教育形式,生动鲜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员工作处策划推出“党史百年:馆长学者三人谈”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今天下午,系列活动的第一讲在市委党校举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宋依璇、市委党史研究室一处处长吴海勇和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袁峰,围绕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建设、馆藏文物和中共建党过程等内容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谈式教学。
一大会址怎么确定的?一大会址的馆藏文物和室内陈设布局有着怎样的故事?新建一大会址陈列室的建造情况如何?袁峰抛出了一个个学员们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宋依璇、吴海勇逐一作了解答,在此过程中还透露了不少趣闻轶事。现场气氛轻松,时有掌声响起。
通过教学互动,学员们对党的诞生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上海的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到嘉兴南湖,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以列宁提出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党在中国大地上产生。学员深切地感受到“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
与此同时,现场通过回顾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探索民族复兴道路、寻求人民幸福途径的光荣历程,对学员们牢记建党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学员们表示,要“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现场还进行了学员互动环节。学员在与馆长和学者互动中表示,引进红色资源进课堂,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参与度和感染力。对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把脉指向、提高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有很大帮助,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学史力行中以比学赶超的激情和勇气推进实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