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上海市水务局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设
2021-10-28 17:33 来源:东方网 作者:吴梦迪
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务行业,自2018年上海推出“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以来,究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10月27日,上海市水务局总工程师高昊旻、上海市水务局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荣蜀华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围绕“一网通办”工作,与网友们探讨近年来市水务局取得的工作成效和进展,并解答相关问题。
完善政务服务品牌建设 “一网通办”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转变
近年来,市水务局根据“一网通办”的工作要求,围绕业务、平台、数据、制度,扎实开展电子证照调用、“好差评”、电子档案建设等数据治理,发放全国首张水利行业资质类电子证照,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双减半”“两个免于提交”“无人干预自动办理”“一件事”“好办”“快办”“全市通办”等改革,全面优化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再造业务流程,全力推进“一网通办”各项工作。努力使水务海洋“一网通办”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转变。
高昊旻谈到,2018年起,上海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市水务局做了大量工作,完成了平台系统建设,实现相关功能的开发运行,朝着“快速受理、高效登录、贴心服务、便捷支付、免费物流”等目标迈进。
“一网通办”“随申办”在防汛防台中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汛期,上海呈现“降雨明显偏多、梅雨期非典型、台风影响严重、潮位屡超历史”的特点。高昊旻强调,面对台风“烟花”和“灿都”,上海最大限度调蓄河道、管网库容,累计预排水7.78亿立方米。提前转移安置危险区域群众72万人次,引导3000余艘船只进港避风,及时关闭部分公园、景区以及体育场馆,引导市民减少外出。面对短时强降雨频发等情况,环卫、水务、应急、公安、交通、住建、绿化市容、房管等各级防汛部门依托防汛防台指挥系统,加强值班值守,着力保障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今年,市民除了从电视和新闻媒体上了解气象信息和防汛情况外,“一网通办”及“随申办”平台在防汛防台工作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高昊旻表示,在抗击台风的过程中,市水务局与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在“随申办”APP、微信及支付宝小程序上设立“防汛防台服务专区”,帮助市民查询了解台风走向及气象状况等实时信息,确保出行安全。
无需跑多次 “水电气一件事”线上直接办理
水电气与民生息息相关,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上海自去年起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市水务局全力推动“一件事”的上线运行。以往二手房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过户需要分开办、跑多次,自去年9月联办过户“一件事”上线以来,做到了合并办理一次办成,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为实现供水服务全覆盖,市水务局针对郊区18家供水企业逐一推进落实,在今年8月初实现联办过户供水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办事群众只需登录“随申办”,无需上传纸质产权证书,即可实现零材料、一站式自助办理。
今年市水务局配合打造阶梯水电气“一户多人口”3.0版,新增“随申办”办理入口,已于8月18日优化上线,进一步减少了申报材料,市民办事时身份证可免于提交,与去年的申请流程相比,材料减少了50%,受理时间减少了四分之一。申请过程中优化了办事体验,新增暂存办理和智能客服功能,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
线上线下双融合 政务服务大厅提升办事效能
今年7月,市水务局完成政务服务大厅的标准化建设改造和功能升级,采用了全新的视觉识别系统,设置了引导咨询区、等候洽谈区、网上操作区、前台受理区和后台办公区五大功能区,给办理业务的企业和群众带来全新的线上线下办事体验。
荣蜀华介绍,通过制作发放电子证照、免费寄送结果文书,实现了线上“全程网办”;通过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向区行政服务中心集中,逐步实现“全市通办”;通过升级“一网通办”智能终端的自助申报、扫码、查询、打印等功能,推进落实“两个免于提交”。同时,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了便民服务措施,准备了爱心伞、医药箱等便民设施,老年人还能享受“绿色通道”,窗口人员提供帮办代办,实现普惠无障碍服务。此外,市水务局还聚焦“AI+审批”,通过“无人干预自动办理”方式,在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变更)事项上实现申请人自助办理。借助智能问卷引导,推动办事指南智能化、场景化,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智能服务。
“一数、一源、一图” 积极推进数据治理
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
“市水务局在推进数据治理上起步较早。”荣蜀华强调,市水务局数据中心归集了局属13家行业单位的业务数据,整合国家、上海市、各区等多级多部门的涉水数据,内容覆盖防汛指挥、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海洋管理等。市水务局在数据“归集-整合-治理-服务-安全”的过程中均采用统一的技术规范,将分散的数据归集后通过数据治理,形成了标准统一的涉水数据,通过接口向社会提供全市统一的数据服务,最终形成“一数、一源、一图”的数据资产。荣蜀华表示,针对河湖水位、雨量、道路积水、台风路径、日用水量等大家较为关心的数据,可以通过市水务局门户网站、Data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以及随申办、微信公众号、高德地图等多渠道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