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人民防空互动游戏上线 上海积极开展人民防空宣传活动

2022-9-15 19:47   来源:东方网   作者:吴梦迪  

  上海地处主要战略方向,是重点设防城市。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防空建设。今年9月17日是第22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上海将在全市范围内试鸣防空警报,组织防空演练,开展人民防空集中宣传活动。9月15日,上海市民防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钟杰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围绕人民防空等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互动。

WDCM上传图片

  打造H5互动小游戏 线上参与防空演练

  今年是上海全市范围(除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地区外)试鸣防空警报的第15个年头,届时全市1500余台警报器同时鸣响。近期已发布通告、张贴海报、投放宣传片,市民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手机短信、商圈大屏等渠道获悉警报试鸣信息。钟杰介绍,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3分钟一个周期。预先警报是长间隔,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1个周期。空袭警报是短间隔,响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1个周期。解除警报没有间隔,长鸣3分钟。

  今年在疫情防控条件下,要组织好人防演练,确保防疫安全。钟杰强调,一是优化形式,采取分批次、小集群、多频次方式实施演练,确保活动覆盖面和市民参与度。二是网络课堂,市民防办联合上海教育电视台策划制作“公共安全课堂-人防篇”,将在9月17日晚间播出。三是线上参训,结合“数字民防”建设,市民防办制作了一款有趣的H5互动小游戏,通过集齐应急物品、寻找民防工程、体验防空疏散等形式,串联人防演练全过程,让市民拥有虚实结合的人防数字化新场景和沉浸式云体验。小游戏将在9月17日上线,通过微信、社群发放,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掌握基本的人防知识和防护技能。

 WDCM上传图片 

  创建指尖上的“民防地图” “鸣走藏消”也可云体验

  针对网友提出的“鸣走藏消”的人民防空基本手段具体是什么概念这个问题,钟杰向大家做了详细的解释。“鸣”是指鸣放防空警报。目前常见的有电动、电声、手摇、移动、升降警报器等。警报器一旦启动,方圆3公里内能清晰听见警报声。

  “走”是指人民防空疏散。城市人口疏散按时机分为早期疏散、临战疏散和紧急疏散。早期疏散将城市流动人口,重要人员(科研专家),以及老弱病残孕幼等,采取政府动员、集中组织、个人自行返乡或投亲靠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疏散。临战疏散是将“三坚持”(坚持生产、工作、斗争)以外的人员,组织疏散到邻近省份安置地域和城市郊区农村疏散基地。紧急疏散是指在空袭征候明显或空袭已经开始时,组织指挥人员紧急疏散至人防工程掩蔽。

  “藏”是指人员物资掩蔽。听到预先警报后,人员迅速进入民防工程掩蔽或就近就地隐蔽。从90年代开始,上海大规模修建民防工程,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兼顾人民防空需要。目前,上海的兼顾设防工程主要分为轨道交通工程、隧道工程、大型地下空间三类。如何找到民防工程?钟杰表示,一是看牌子,民防工程指示牌、标识牌在小区入口处以及场馆门外都可以看到。二是查地图,市民防办打造全国首个“民防地图”,包括民防工程、应急避难场所、民防宣传教育场所,已在“随申办”APP和“随申办”微信、支付宝小程序上线运行。市民通过地图导航服务,掌握快速疏散掩蔽路线,实现快速引导公众就近、有序到达相应民防设施。

  “消”是指消除空袭后果。包括直接毁伤和大火、水淹、核辐射、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需要组织群众自救互救,组织人防专业队抢险救援。据悉,上海已建成3.5万余人的人防专业队伍,职能涵盖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化防疫、消防、治安、通信、运输、对空观察、信息防护、心理防护、空中救援、电磁频谱管控等。

  积极推进公用民防工程的公益化使用

  目前,上海建成民防工程约1.2万处。大批民防工程被用作停车库、活动中心、商场、健身房等。钟杰介绍,全市适宜开发利用的民防工程占75%,其中63%作为地下停车库。同时,推进公用民防工程、退出民防序列工程的公益化使用,业态涵盖了车库、仓储、活动用房、教育场地等7大类,支持鼓励平时用于安全科普教育、应急物资储放、社区居民公共活动场所等社会公益项目。例如人民广场的地下停车库,为社会提供停车服务;虹口广灵四路492号结合“美丽家园”建设,升级改造公用民防工程,解决了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杨浦区沪东绿地民防工程实施“错峰共享”停车,赢得群众广泛支持。又例如将一些空置的民防工程变身学校多功能用房,缓解了学校和周边“停车难”,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能增加学生运动场所。此外,也有将老旧退序民防工程因地制宜改造,变旧为宝,例如普陀M50民防文化艺术创意馆、长宁“闲下来”合作社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