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装修如何管?浦东城管开创住宅小区综合监管新机制
2023-9-4 11:42 来源:东方网 作者:曾子檬
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在探索现代化城市治理的道路上,遵循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理念,不断迈出探索前进的脚步。
9月1日,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袁星超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直播间,与广大市民和网友共同分享浦东城管在综合执法体制下,初步探索出的一套具有浦东特色的住宅小区综合监管新机制,并介绍住宅小区装修申报登记工作的目前进展和取得的成效。
强化法治引领 创新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在创新治理机制方面,浦东城管一直走在队伍前列。2021年初,针对街面违法行为,浦东城管曾出台“非现场执法”管理规定,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非现场执法,有效节约执法人力、提高执法效率。
《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创新若干规定》是本市首部以促进住宅小区治理创新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于202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浦东城管以此为契机,将创新探索的方向由街面转向了小区,侧重于住宅小区推行综合监管机制。袁星超介绍,浦东城管早已在全区推行“城管进社区”工作,基层执法队员约有1200至1300名,其中将近七百名队员作为社区联络员进入小区开展执法服务。尽管比例已经很高,但是面对大量的小区和小区内众多居民百姓反映的问题,仍存在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所以,浦东城管在推行住宅小区综合监管机制时尤其注重将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管理的主体责任单位,进一步压实物业公司履行监管责任,从前期源头着手,缓解后期执法压力。
袁星超表示,《条例》针对住宅小区的治理创新工作,助力推动执法力量、专业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基层,所以现在浦东新区各街镇城管中队通过“城管进社区”工作和社区联络员制度等,将执法力量下沉到了社区居村一线。《条例》注重保障和规范执法行为,以此为引领,浦东城管以房屋装饰装修及物业监管事项为切入点,建立物业装修申报登记工作机制,开展“物业管理+城管执法”的工作联动;聚焦执法规范,对于常见的住宅小区68项执法事项,制定了执法办案工作指引,规范执法全过程,不断提升执法监管质效。
针对居民十分关注的违章搭建、破坏承重结构等违法现象,浦东城管在全市率先探索了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入场登记、日常检查、离场确认三个核心环节,要求在装修之前,居民必须要到所在小区的物业公司进行申报登记;在装修过程当中,物业公司必须要落实不少于每日一次的上门检查;在装修结束后,物业公司必须要到现场进行复核,确认装修合规;从而实现对整个装修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监管,从源头介入,及时消除隐患。
压实主体责任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袁星超强调,此次推行的住宅物业小区装修申报登记工作机制,最主要的是要求物业公司在居民前期装修时就介入。为压实物业公司主体责任,除了制度设计外,浦东城管专门开发了一套系统,用数字化的手段实现居民装修申报、物业日常检查、城管执法处置多个环节的连通和全链路监管处置,有效监管物业公司的履职情况,同时也作为物业管理工作的支撑,增强物业工作的主动性。
住宅小区综合监管其实是对以往“城管进社区”工作的一次迭代升级。其创新点在于:一方面,开展住宅小区分类分级检查,实现被动处置向主动监管转型;另一方面,探索引入治理指数,实现单一治理向综合评价转型。
袁星超介绍,今年4月底开始在浦东的花木街道所有小区部署这项系统进行试点,要求物业公司履行落实装修报备工作的机制。自5月底开始在浦东普遍推广这项综合监管机制,目前已经覆盖到全区2833个由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机制运行到现在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已经申报总项目数3404户,现正在装修户数2833户,物业检查发现问题3482次,累计处置问题3276次。前期试点的花木街道,小区内涉及装饰装修的投诉率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左右。从这些数据来看,这项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数字赋能治理 搭建“1+2+3+4+N”监管架构
浦东城管始终坚持数字化思维,尝试智慧化探索。此次针对小区综合环境治理,浦东城管搭建了浦东新区住宅小区综合监管平台,构建了住宅小区综合监管“1+2+3+4+N”总体架构。即打造“1”个标准数字底座,创新“2”项监管工作机制(物业装修申报登记工作机制、住宅小区分类分级工作机制),制定“3”套规范工作流程(处置规范流程、办案规范流程、停水停电规范流程),建设“4”大线上运用系统(居民自主申报系统、物业登记检查系统、中队业务中台管理系统、队员移动终端处置系统),开发“N”个智能应用场景(无人机智能巡查新增违建、垃圾箱房非定时投放、住宅小区治理指数等)。并在开发住宅小区综合监管应用场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智治效率,提高治理水平。
袁星超表示,在未来,浦东城管一方面将继续做好数字赋能,依托“浦东城管APP”、浦东建交委“美丽家园微智理小程序”等平台,加强对大数据的综合应用,不断提高小区综合监管数字化水平。
另一方面将深化智能场景的应用,紧紧围绕小区综合监管中突出问题,通过AI识别、物联感知、大数据分析、无人机自动巡航等新兴技术,探索屋顶违法搭建、垃圾非定时投放等行为的智能发现,持续推进智能场景与执法业务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