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防空警报响起——为国铸盾、为民强防
2024-9-20 15:28 来源:东方网 作者:曾子檬
今年9月21日是第24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上海将在全市范围内第17次试鸣防空警报,组织防空演练,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人民防空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责使命,战时保护人民、平时造福人民,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
9月19日,上海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钟杰做客“中国上海”在线访谈直播间,为广大市民和网友提前解答有关人民防空的系列问题,帮助增强国防观念、提高人防意识、学习人防知识,共同筑牢城市安全的坚固防线。
国防动员新体制:改革引领,强化战略支撑
国防动员是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安全威胁,使社会诸领域的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或紧急状态的活动。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钟杰介绍,去年2月,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上海市在原民防办公室的基础上,调整组建了上海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并保留了人民防空办公室的牌子。这一改革不仅拓展了原有职能,更在应对战争和其他安全威胁方面赋予了新的使命。
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面临的外部安全挑战日益增多。钟杰指出,无论是俄乌冲突还是巴以冲突,都凸显了人防建设的重要性。他提到,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其地理位置、经济地位和战略价值无可替代,因此更需关注国防安全,加强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
近年来,上海深入贯彻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要求,不断做好强化党的领导、充实工作力量、夯实基层基础。在国防动员新体制下,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国防力量动员好、组织好,精准有序开展好防空警报试鸣、防空演练和集中宣传活动,积蓄和发展人民伟力,也是释放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效能的又一重要实践。
防空警报试鸣:居安思危,增强应急意识
对于即将在9月21日举行的全市防空警报试鸣活动,钟杰详细介绍了其重要性和准备工作。他指出,防空警报试鸣不仅是一项法定职责,更是检验防空警报设施完好程度、提升市民应急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试鸣活动,可以确保在战争空袭或突发灾害来临时,防空警报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为市民疏散和防护争取宝贵时间。
为了确保试鸣活动的顺利进行,上海市政府专门召开工作部署会,上海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已经提前开展了多批次警报器巡检和人员培训。此外,还通过线下线上多种渠道向市民发布试鸣信息,包括市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确保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市民的广泛知晓。
钟杰表示,警报试鸣期工作社会影响面广、老百姓关注度高,是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市民群众的国防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重要抓手。9月21日,将在全市开展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活动的主会场设在长宁区“上生新所”,活动现场将举办主题展演、装备展示、技能互动体验、闯关打卡等活动,宣布“爱我国防”摄影大赛评比结果,发放宣传视频、手册等。欢迎广大市民朋友通过主会场活动动和相关宣传资料,进一步了解国防、人防知识,体验防护救援技能。
另外,钟杰详细介绍了人民防空的“鸣走藏消”。“鸣”即鸣放防空警报。目前全市有1600余台警报器,预计到“十四五”末会建成超过1800台警报器,能够极大提高警报音响覆盖范围。这些警报器不仅能在战时发出防空警报,还能在抗灾救灾中发挥作用,确保市民及时获得预警信息。
“走”则指人口疏散,是城市防空袭时,政府组织引导人员、单位及设备物资由危险区域向安全区域转移的行动,是减少空袭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上海贯彻落实“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做好人口疏散准备工作,积极开展人防疏散演练,提高市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藏”则意味着人员物资的掩蔽防护,利用人防工程和轨道交通、隧道、大型地下空间等兼顾设防工程为市民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
“消”则是消除空袭后果,通过专业队伍的快速响应和抢险抢修,最大限度减少空袭造成的损失。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数万人的人防专业队伍,包括抢险抢修专业队、医疗救护专业队、防化防疫专业队、对空观察专业队、信息防护专业队、心理防护专业队,还包括空中救援、电磁频谱管控等专业队伍。
数字人防探索:科技引领,创新服务模式
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上海人防工作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
钟杰介绍,近年来,市国动办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与人防宣传教育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例如,设计制作了“人防码”,扫码就能查看长三角版《学校人民防空知识讲义》、上海国动期刊《生命与灾害》专刊、防空防灾知识库以及《上海民防之声》报纸的电子版;通过“上海国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持续推送国防动员、人民防空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同时,还开发了人民防空H5小游戏和“小海卫”数字藏品等互动产品,深受市民喜爱。
上海市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人防工程手机查询导航功能。市民只需通过“随申办”APP或小程序,即可轻松查找并导航到附近的人防工程。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方便了市民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找到避难场所,也进一步提升了人民防空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此外,上海市还积极推动政府投资的公用人防工程的公益化使用,让人防工程成为党建服务、宣传教育、公益服务、健身休闲等群众喜闻乐去的公益场所。钟杰介绍,截至2023年,全市共有269个、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的公用人防工程落实公益化使用,业态涵盖非机动车库、机动车库、仓储、办公用房、活动用房、教育场馆、特殊用房(含设备用房)等7大类。2024年计划新增22个公益化使用的公用人防工程,计划对9个公用人防工程进行改造,新增停车位约600个。未来,上海市将继续探索人防工程的多元化利用方式,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最后,钟杰表示,一直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防空建设和发展,人民防空工作将秉持“人民城市”的建设理念,形成一个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区治理、公众普遍参与的治理格局,继续争当全国人防领域改革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努力构筑适合超大城市发展需求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