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路惠农 以路兴城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四好农村路”

2024-12-17 18:11   来源:东方网   作者:马骏杰   选稿:蒋昕婕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设施,作为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交通“先行官”作用。

  12月17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刘斌副主任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带领大家走近农村公路,广大市民、网友谈谈本市以路惠农、以路兴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四好农村路”的相关问题。

  

  坚持以国家战略为牵引,以人民满意为落脚点,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十年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印发“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上海有2个案例上榜,目前上海农村公路已累计获评5个交通运输部典型案例。

  刘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的十年,是农村公路网络持续延伸、通达程度大幅提高的十年,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持续升级、农村出行条件大为改善的十年,是农村公路运输服务持续优化、服务品质稳步提升的十年,是农村公路持续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先行作用的十年。奋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重要指示精神的非凡十年,上海市农村公路治理体系持续优化,建管护运工作全面加强,多元融合发展体系逐渐形成。

  一是践行指示的十年。十年来,上海市深入贯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笃力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公路领域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为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十年来,上海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各区人民政府积极参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二是高速发展的十年。十年来,上海市高度重视、统筹有力,高位推动、把握形势,推动“四好农村路”高速发展。2015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本市城乡一体化的若干意见》,启动了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探索推进农村道路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2018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上海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了2018-2022年“四好农村路”建设专项行动。2023年,上海市“四好农村路”发展迈进快车道,制定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将其纳入市乡村振兴战略、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推进。

  三是成效显著的十年。十年来,上海市绵绵用力、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守正笃实,推动“四好农村路”成效显著。建章立制方面,完成《上海市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将“四好农村路”建设内容纳入其中,为农村公路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规划落实方面,实现系统性涵盖“县、乡、村”三级路网的农村公路规划不断完善,使本市公路网全面落实规划管控。建设推进方面,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大力推进区区对接、断头路建设,农村公路路网结构不断优化。体制改革方面,全面深化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推动农村公路“补短板”,“路长制”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提档升级方面,深入开展提档升级改造,路况指标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安全保障方面,基本消除安全隐患路段,持续开展农村公路“消危”行动,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运输服务方面,全面提升农村公交运输服务水平,打造特色公路驿站,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产业融合方面,不断推进农村公路与产业融合发展,盘活乡村资源,打造生态富民乡村走廊。

  

  把握高质量发展三方面重大意义 促进“四好农村路”入户入心

  今年5月,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农村公路发展成就,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刘斌认为农村公路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提供服务最普遍、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是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的领域之一。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四好农村路”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农村公路在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农村公路、怎样发展农村公路的重大问题。要深刻把握“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一以贯之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让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一是深刻认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地位作用。道路通,百业兴。要深刻认识“四好农村路”的基础性作用。“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承载了人流、物流,带动了信息流、资金流,促进了知识的传播、文化的交流、风俗的改进,为农村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要深刻认识“四好农村路”的先导性作用。农村公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保障,实践充分证明,“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要深刻认识“四好农村路”的战略性作用。无论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还是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农村公路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铺就康庄大道,让农业基础更坚实。要深刻认识“四好农村路”的服务性作用。“四好农村路”的发展成果让农民群众从“走得了”到“走得好”,让农村物流从“运得出”到“运得畅”,农村地区交通运输服务品质不断改善。

  二是深刻认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农村公路发展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服务保障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准确把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一应有之义、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重要任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内在要求,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四好农村路”为“三农”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三是深刻认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好农村路”的主要内涵,也是做好相关工作的重要要求。必须清醒看到,与总书记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农村公路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差距。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工作措施上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加快形成与“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治理能力,在“建好”上更加注重提档升级,在“管好”上更加注重规范有效,在“护好”上更加注重优质高效,在“运营好”上更加注重协同融合,努力把“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进入新时代,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下,城乡空间结构、城镇格局、人口分布、产业体系、村庄演变等将发生重大变革,要求农村公路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服务效率、拓展服务功能,构建城乡联通的交通网络,营造安全宜人的出行环境,形成多元融合的发展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征程阶段,农村公路发展将由侧重普惠向普惠与效率统筹兼顾转变,由注重规模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满足基本出行向提供均等、优质服务转变,由行业自身发展向多元融合发展转变。

  重点推进六全任务 推进“四好农村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刘斌介绍新时代新征程,上海市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数字化和精细化为抓手,聚焦路网畅通高效、管养机制完备、资金保障有力、设施耐久可靠、安全防护到位、路域环境优美、运输服务便捷,着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把各项目标任务细化为“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全面实现“路网高效化、设施数字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品质化”的发展目标,有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努力当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未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将重点推进“六全”共计18项重点任务:

  一是全路网推进农村公路设施规划建设,强化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到2027年,实施新改建300公里和提档升级改造1200公里。

  二是全方位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推动管养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全面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加强路产路权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全过程加强农村公路数字赋能治理,推进农村公路资产数字化,全面实现路况技术指标智能检测、路面病害自动识别,形成数据驱动型的养护科学决策工作机制。

  四是全要素强化农村公路设施精细管理,因地制宜对农村公路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加强精细化养护,不断提升县道和乡村道年均养护工程比例,开展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

  五是全链条提升农村公路交通服务供给,推进公交站点实时到站信息预报服务,推动农村数字化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巩固和探索农村公路驿站建设。

  六是全方面推进农村公路多元融合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道路材料循环利用与养护技术研发;鼓励农村公路与乡村民宿、产业园区等一体化开发,带动路衍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