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这份儿童安全“护身符”请收好!

2025-7-11 12:40   来源:东方网   作者:何永超  

  暑假来了,这份儿童安全“护身符”请收好!

  暑假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但对不少家长来说,却是提心吊胆的开始。工作无法分身,孩子独自在家的时间变长,溺水、交通事故、烫伤、摔伤等意外伤害也进入了高发期!守护孩子暑期安全,预防是关键,学会急救更是“救命稻草”。这份安全指南,助你为孩子撑起保护伞!

  儿童意外伤害,暑期是“黑色高峰期”

  突发性强:像溺水、车祸、坠落,往往就在一瞬间。

  后果严重:孩子头身比例大,皮肤娇嫩,同样的事故,孩子可能伤得更重,甚至留下永久伤害或导致死亡。

  暑期最危险:暑期发生的儿童意外伤害,占了全年的40%!夏天尤其要警惕溺水、交通事故、跌倒/坠落等。

  男孩更需关注:数据显示,15岁以下男孩意外死亡率比女孩高约24%。

  好消息:可预防!超过90%的儿童意外伤害,其实可以通过有效措施避免!

  暑期高发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指南

  一、溺水:夏日“头号杀手”

  哪里危险?别以为只有江河湖海!泳池、池塘、水坑、水缸、浴缸,甚至脸盆,只要有水,孩子就可能溺水。

  预防关键:

  看住!家长务必时刻有效看护,视线不离开玩水的孩子。

  远离!教育孩子绝不独自或结伴去无人看管的水域(河、湖、野塘)。

  遵守!游泳要去有救生员和正规安全设施的场所。

  学会!教会孩子识别水域警示标志和基本自救知识(如踩水、仰漂)。

  冷静!告诉孩子,看到他人溺水,要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或抛漂浮物,绝不盲目下水!

  急救要点:

  1.保己救人:确保自身安全,立即大声呼救、拨打120。

  2.延伸救援:可将用竹竿、树枝、绳子或抛救生圈给溺水者。

  3.上岸处理:救上岸后,快速清理口鼻异物,保持呼吸畅通。

  4.生命支持:如果没呼吸心跳,马上做心肺复苏!(家长应提前学习)

  二、交通事故:马路上的威胁

  预防关键:

  坐车安全:必须根据年龄身高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或正确系好安全带!千万别抱侥幸心理抱着孩子坐车!

  骑行安全:骑电动车带孩子,大人小孩都要戴头盔!年龄小、身高不够的孩子,别独自骑车上马路。骑行时穿鲜艳带反光条的衣服或背心。

  步行安全:反复教育孩子: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看红绿灯、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驾车安全:家长开车要专注,不酒驾、不疲劳驾驶。

  急救要点:

  1.防二次伤害:立即开双闪、设警示牌。

  2.求救:第一时间拨打120、110。

  3.止血:有出血,尽快压迫或包扎止血(用干净布料)。

  4.别乱动:除非环境极度危险,否则不要随意搬动伤者!尤其怀疑头颈、脊柱受伤时,严禁拉扯、背抱。

  5.头盔处理:不要轻易摘头盔!除非影响呼吸,摘时需两人配合,一人固定头颈部。

  三、跌倒/坠落:家中的隐患

  预防口诀:窗要锁、角要包、地要清、眼要勤!

  窗户阳台:安装牢固防护栏(竖栏间距<9厘米),加装窗户限位器,窗边不放可攀爬的家具或花盆。

  地面安全:保持地面干燥、整洁(收好玩具、电线),浴室铺防滑垫。

  楼梯安全:装防滑条和双侧扶手。

  家具安全:给家具锐角装上防撞角/条。

  玩耍安全:玩轮滑、滑板等,务必戴头盔、护膝、护肘。雨天避开积水区,防跌入窨井。

  看护:孩子攀爬高处时,大人要在旁保护。

  紧急处理:

  1.检查孩子意识是否清醒,观察哪里着地。

  2.必须立即就医的情况:

  从超过孩子身高的地方摔下。

  出现呕吐、嗜睡、精神差、肢体活动异常。

  头部撞击后出现“熊猫眼”(眼眶周围淤青)。

  四、烧烫伤:厨房与户外的风险

  预防关键:

  远离热源:热水杯、热汤锅放高处(>1.2米),加盖防打翻。给孩子食物前,用手腕内侧试温。禁止孩子用微波炉加热牛奶等液体。

  管好危险品:打火机、酒精、管道疏通剂、消毒液等锁好或放到孩子绝对够不到的地方。

  电器安全:插座装保护盖,电风扇加防护网。

  户外注意:夏天在户外游乐设施游玩时需检查金属表面温度(暴晒后很烫!),露营时划定安全区,孩子远离明火(3米以上)。

  急救口诀:冲、脱、泡、盖、送!

  1.冲:立刻用流动的冷水(室温,低水压)冲伤处至少15-30分钟!这是最重要一步!(注意水流冲伤口一侧,让水自然流过伤处)。

  2.脱:小心地脱掉或剪掉覆盖伤处的衣物(粘连的别硬撕)。

  3.泡:疼痛剧烈,可在冷水中再浸泡或用冷湿毛巾敷。

  4.盖:用干净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伤口。

  5.送:严重烧烫伤(面积大、深、在头面手足关节等部位)或化学品灼伤,立刻送医!

  !禁忌:不要涂牙膏、酱油、香油、紫药水、红药水!不要自行挑破水泡!不要直接用冰块敷!

  五、其他紧急情况

  食物噎塞:

  1.能咳嗽/哭:鼓励咳嗽,不要拍背或抠喉咙!

  2.不能咳嗽/说不出话(严重窒息):

  拍背:让孩子身体前倾,掌根用力拍击其两肩胛骨之间5次。

  腹部冲击(海姆立克法):站/跪在孩子身后,一手握拳(拇指侧朝内)放在肚脐上方两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有力地向内上方冲击5次。交替进行直到异物排出或孩子失去反应。

  失去反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拨打120。

  高温中暑:

  移: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散:解开衣物,扇风帮助散热。

  降:用冷水擦拭身体(重点:额头、脖子、腋下、大腿根)。

  补:补充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

  严重者(高热、抽搐、昏迷):立即送医!

  守护安全,需要你我他!

  孩子的暑期安全,是家庭、学校、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长们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措施,学习急救知识。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社区、公安、应急等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和联动,完善公共安全设施。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环境,共同守护他们平安成长!

  这份“护身符”,请务必收好并分享给身边的家长朋友!安全无小事,预防记心间!

  作者:何永超,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科学院)

  (以上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