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走进美好生活

2014-11-20 10:30   来源:中国上海    

  主题:智慧城市,走进美好生活

  时间:2014年11月19日15时

  嘉宾: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健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现在收看的是由“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带来的视频访谈节目,创建面向未来智慧城市,是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内涵,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数字化智慧城市框架,智慧城市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改变?我们在什么地方更加直观感受到智慧城市的魅力?今天邀请到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刘健副主任,刘主任就智慧城市的话题进行交流。

  [刘健]

  广大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和网友就智慧城市的话题进行讨论,一方面向大家介绍上海城市建设的有关情况,以及对我们下一步工作的考虑,同时倾听一下广大网友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关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和您身边工作、生活、学习有关的问题,我们非常愿意倾听你们的呼吁,包括您的建议。

  [主持人]

  什么是智慧城市?您如何评价2011-2013年智慧城市的评价?

  [刘健]

  进入2010年之后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了全球的话题,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信息化发展,由于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推动了信息技术朝更高方向发展,还有城市的需要,对于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情况来说,上海的经济发展到了离不开信息化的阶段,同时上海的信息化起步比较早,上海的信息化追溯到1996年,当时上海提出三港建设,浦东的空港、洋山的深水港,以及城市的信息港,经过“九五”、“十五”、“十一五”三个五年的发展,城市发展有了非常好的基础,也为创建面向未来智慧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谋划“十二五”规划的时候上海提出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的宏伟目标,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上海编制了2011年-2013年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经过不懈努力,特别是在广大市民和企业的支持参与下,上海的智慧城市取得比较快的发展,也取得很好的成效,在去年工业信息化部组织开展的信息化评估当中,上海以111.02分名列全国第一,这两年上海不断被中国智慧城市论坛等相关机构评为创新性的、领军性的智慧城市。

  [刘健]

  同时从广大市民切身感受来说,这三年当中,上海无论是网络的访问速度,还是上网的条件,还是上网的便捷都有很大改善,平时用的手机有中端应用,同时在老百姓办理公共事务当中感受到了信息化、智慧化的便捷,总体来说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客观来看上海信息化或者智慧城市建设,还是有一些问题或者引起重视的问题,包括需要加快改进的内容,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从上海的信息化虽然取得很大成效,但是跟市民,跟这座城市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是有距离,有差距的。我们在一方面是享受便利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烦恼,包括一些隐患,比如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现在我们病毒、木马的植入,包括一些后门等等,包括个人的隐私被泄露等等,包括电信诈骗等等事情很多,所以信息化保障方面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最后一个我们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当中,也要怎么样能够不断地跟上时代的节拍?而且要使得我们的新的技术不断发展,而且不断地得到应用,特别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样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尤其是自主可控的技术发展,这个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

  [主持人]

  我们注重数字的同时,我们应该特别尊重市民对数字的感触,我们在生活中用到了信息化数字化的内容,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没有想到是数字一部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的哪些方式和趋势属于智慧城市的范畴?怎么样体现智慧城市?

  [刘健]

  我们始终把便民、利民、惠民作为宗旨,我们上海更加有特点,更加围绕市民的衣食住行、文、旅游等等的内容,我不是说衣服的衣,是医疗的医,跟市民健康很有关系,上海比较早,追溯到2001年开始启动了医联工程,推动把38家上海三级的甲等医院全面联网,所有的诊疗信息,包括影像信息全部实现了共享,在这个基础上推动以市民电子健康档案为主体的新一轮建设过程,上海实现了市区、包括街道社区中心联网,为每一位市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在所有的上海常住人口,包括外来只要在上海诊疗过,有着病史记录都有健康档案,所以上海卫生部门积极推动这个工作,目标是为了每个人健康档案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还有比如在食品安全当中是老百姓很关心的内容,因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特别是身体健康很有关系,所以上海从信息化的角度主要推动食品的可追溯,包括农产品、包括食品可追溯,从田间到餐桌流程当中,怎么样通过信息化技术,感知技术,包括RFD技术应用,食品来源可追溯,对于打击食品安全的犯罪,包括打击伪劣产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在推动,相关企业很有积极性,比如说上海也在构建食品安全的可追溯平台,把相关企业方面的信息录入到产品当中,这样对于打击假冒伪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我们建立了食品统一热线,老百姓实时举报,对于打击食品安全假冒伪劣起到很好的帮助。

  [刘健]

  地面的主干道路信息车流和人流情况我们实时感知,信息采集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比如交通诱导板可以在高架道路上可以看到,比如在电台、电视,互联网等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出去,这样让市民出行之前可以了解到什么地方拥挤?什么地方畅通?有效改善交通的通行状况,再比如上海已经和华东五省一市联网,ETC,公交卡向长三角延伸,实现了互联互通,全市停车系统,希望通过2-3年左右时间,把上海所有的停车场信息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这样老百姓知道哪些地方有停车,哪些地方有空位?另外在浦东推动公交电子站牌的应用,使老百姓了解下一辆车什么时间可以到达等等?包括轨道交通和公交车之间的换乘信息等等,这些通过信息化手段上去了之后,对于改善交通状况和方便市民出行带来便捷,包括教育、旅游等等都有,教育上海除了高等教育、幼教、基础教育之外,我们也正在打造鼓励市民全民的终生的学习的网络,叫上海学习网,下一步教育部门联手进一步拓展,拓展到把有关的内容更加整合更加多,使每个人今后都有学习的帐号,学习帐号是实名帐号,把他一生学习记录下来。

  [主持人]

  刚才您提到的内容有一些我们是感触比较深的,因为生活当中接触比较多,比如说我们不管是医疗还是教育方面电子档案,比如ETC系统感触很多,但是有一些现在听起来似乎只是停留在我们听说过,或者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层面上,比如说我们说道食品安全体系,政府在推,企业也在提倡,但是市民参与的热情似乎不像我们之前预想的那么高,但是只是我的拙见,不一定准确,但是我们希望真正普及下来,这样的方式成为自然不过的生活方式。这是我们的心愿,说到智慧城市,还有一个地方是社区,社区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地方,衣食住行发生在这里,包括很多问题都在这里解决,首先我们要构建智慧社区,构建社区做了什么工作?

  [刘健]

  政府或者公共服务机构为市民提供了很多事务,老百姓办理,现在社区里面都有社区事物受理中心,原来是一门式办理,但是进入大门之后分条线,比如这是民政,这是人保,社保,这是医保,这是计划生育等等,这几年我们推动从一门式办理到一个窗口办理,老百姓不了解哪个业务是哪个部门,现在我们做一门式到一口式服务,背后是信息技术的支撑,而且后台进行整合,信息共享、系统集成,这些工作今年年底有了进一步发展,下一步深化发展,使信息共享无缝连接,使办理的效率和结果反馈更加高效,同时也打通市区两级孤岛问题。

  [刘健]

  第三个社区服务,人们生活环境不一样,有的在中心城区居住,有的在郊区居住。不同社区情况不一样,这方面我们希望鼓励基层的创造创新,但是前提是因地制宜,要根据你的街道实际情况来开展你的工作,同时把信息化用到刀刃上,不是为了搞信息化而搞信息化,所以跟当地的居民、社区的实际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我们为了推动这个工作,我们在全市现在已经确定了50个智慧社区的创建单位,创建智慧社区,通过三年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涌现出比较典型的示范性社区,比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长宁区周家桥街道、闵行区古美路街道等等,他们搞了非常有特色,而且贴近居民需求,比如说有的围绕居家养老,有的围绕居家安防,有的通过IPTV数字电视的手段,满足市民的信息服务需要的等等。为老百姓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便捷,这是我们非常鼓励的。还有一块智能小区,每个小区当中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怎么样通过智能化手段、信息化手段使小区更加安全?比如说我们通过信息感知的技术,我们能够把一些信息化的应用部署到社区安防中,并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个方面我们非常鼓励区县,包括街道、乡镇居示范应用。

  [刘健]

  第三个社区服务,人们生活环境不一样,有的在中心城区居住。不同社区情况不一样,这方面我们希望鼓励基层的创造创新,但是前提是因地制宜,要根据你的街道实际情况来开展你的工作,同时把信息化用到刀刃说,不是为了搞信息化而搞信息化,所以跟当地的居民、社区的实际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我们为了推动这个工作,我们在全市现在已经确定了50个智慧社区的创建单位,创建智慧社区,通过已经三年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涌现出比较典型的示范性社区,比如静安区司马路街道,长宁区街道、古美街道等等,他们搞了非常有特色,而且贴近居民需求很重要的应用,比如说有的围绕居家养老,有的围绕居家安防,有的通过IPTV数字电视的手段,满足市民的信息服务需要的等等。为老百姓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便捷,这是我们非常鼓励的。

  还有一块智能小区,每个小区当中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怎么样通过智能化手段、信息化手段使小区更加安全?比如说我们通过信息感知的技术,我们能够把一些自动的对社区安防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这个方面还有我们非常鼓励区县,包括街道、乡镇居示范。

  [主持人]

  您说到发展信息化是因地制宜的过程,而且信息化的一些手段要用在刀刃上,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如果说要因地制宜,我们就会讨论怎么来看待市民?怎么看待我们说到的受众和信息化的关系,如此说来我们的市民和受众不仅仅是信息化的受益者,也是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参与者,因为市民的一些反馈,市民的一些意见对于我们未来信息化过程当中提出非常重要的参考意见,之前信息化的手段,老百姓觉得合适吗?有必要吗?我参与的方式方便吗?

  [刘健]

  上海有一位不是本地居民,他是外来者参加工作,参加一个会展不小心丢了东西,他非常希望上海有失物招领平台,结果上网没有查到,所以他给我们杨市长写了信,我们市长很重视,把这个批给了我们,给了我们很好启发,因为他的建议,所以我们专门开通了失物招领信息平台,现在可以在上面发布,捡到了什么东西也可以发布,下一步不断扩大,所以把失物招领平台,这个工作依托于东方网帮我们建立失物招领信息平台,这是市民提出很好的建议,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主持人]

  我们把智慧城市的成果形象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上海有很多科普展馆,有什么载体能够展示一下智慧城市的成果?

  [刘健]

  了解智慧的应用,特别是跟市民生活有关的应用,有一些比较专业性的体验中心,比如依托东方有线公司对数字电视有关的情况了解,比较专业,还有我们基于863东部信息安全基地,我们建立了信息安全的体验中心,对信息安全发展情况了解,是专业性,还有一类更加贴近社区生活,规模不是很大,但是跟老百姓非常相近,包括陆家嘴街道、南码头街道都有体验中心,同时体验中心充分考虑到郊区居民需要,在嘉定、金山建立了郊区体验中心,目前智慧城市体验中心总数量不是很大,只有15家,我们非常鼓励有关企业,有关地区不断地有成果,比较合适的可以被认定为上海市的智慧城市体验中心,供市民广泛参与了解体验的情况。

  [主持人]

  我们觉得电子帐单真的太方便了,以最简单的缴水电媒体来说,以前等纸质帐单到家之后,水费、电费一家跑,有网友说道生意忙的时候水电煤停了,现在有了电子帐单以后得到了很大改善。

  [刘健]

  我们有一个付费通平台,希望老百姓足不出户,在家里通过网上在线把水电煤公用事业费缴掉,推动了几年之后我们感觉我们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绿色,更加低碳,更加环保,怎么样把纸质帐单转化为电子帐单?从技术的角度可以实现,前两年我们也作为政府的实事项目推动电子帐单工程,已经有200多万用户在用电子帐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而且通过电子帐单以后,不仅解决了低碳、绿色环保的问题,节约纸张问题,还有方便老百姓,比如现在有帐单申请,主动推送,还有帐单缴费,帐单管理,因为帐单电子化,所以存储两年以上,你对帐单历史情况可以梳理,做一个小理财,看看怎么样把帐单水电煤用的更加合理和节约?帐单工作当中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在建设过程中,包括后面运营过程中,很多市民帮我们提出很多整改的建议和意见,现在不断优化。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主持人]

  上海目前有37万持证的残疾人,我们建设智慧城市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残疾朋友的生活。

  [刘健]

  信息化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我们不能遗忘残障人士,虽然他们在这方面有缺陷,但是他们同时得到信息化享受,一个是面对视力障碍者,主要推动了网站无障碍改造,首先政府先带头,首先推动的是政府无障碍网站改造,先从市民比较关系密切的政府部门逐步推广,我们计划到2015年底,上海80%以上的政府网站都可以实现无障碍改造,主要是眼睛可能看不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听,所以通过软件,通过技术的手段,使他能够听到网站的内容,包括现在还有无障碍电影等等工作的开展。另外针对听力障碍者,他可能听不见或者听不清,怎么样通过看?因此现在我们和残联一起合作,特别是媒体单位非常支持,所以上海上视的新闻频道和东方卫视,有6个栏目10个节目已经全面实现了口语,听不见,但是变哑语,所以所有的新闻播出之后在5小时之后转变成为哑语,给听力障碍者看。

  [主持人]

  关爱残疾朋友不能仅仅停留在生活方面,因为水平高了基本可以吃饱、穿暖,但是以往信息的来源比较闭塞,要精神上面的诉求,关爱老年人共通之处,应该更加注重老年人生活的方面帮助,我们帮助老年人融入信息生活,缩小老年人和社会和青年人之间的数字方面有什么举措?

  [刘健]

  刘健:老年人用的时候首先碰到大的问题,就是他对这个东西要了解,要掌握这个东西,这一点我们搞了很多这方面的培训,而且是互动式培训,比较早开展百万家庭网上行,到了千家万户农村信息化普及培训,在这两轮基础上,专门针对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要求就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参加培训,培训移动互联网,因为现在家里最普及的是手机,是移动终端,无论是手机也好、PAD也好,用的最多,老年人也希望用的好,怎么样用好这个东西?我们组织培训主要教会老年人怎么用这些东西?我们提出让他们上网、会下载,会搜索,会应用,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另外一方面针对老年人我们也在开发针对老年人应用,比如上海的居家养老非常重要,已经进入到了老龄社会,未来居家养老非常重要,怎么样通过信息化手段?包括对老年人的关爱等等,所以涌现出专门做养老服务的信息化的公司,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也在徐汇民政局作为试点在推动这方面的试点。我们也想对于上海家庭养老这方面搭建公共的平台,更加方便老百姓寻找养老院或者居家养老服务,另一方面老年人有什么需求可以反馈上来。

  [主持人]

  在秒杀老年人需要的物品时候,年轻人抢不过,战斗力非常强,真的是城市信息化水平重要的体现,因为年轻人有天然舒心比较新鲜的事物,在全国都是这样,但是老年人接受水平,我们知道信息化水平。在这方面上海的情况怎么样?

  [刘健]

  政府信息库里面有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能不能开放出来为社会服务?特别是通过政府的数据开放的服务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我们在推动这方面的工作,这几年当中我们前两年开展的是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试点先行,目前这个阶段已经完了,今年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全面推进,最后一个阶段是制度完备。我们当时推动选了9个部门,围绕6大领域数据开发开展试点,上海是全国第一建立了上海数据开放门户网站,这个网站不是政府的门户网站,是政府的数据门户网站,是专门做数据开放的,市民也好,包括企事业单位也好可以上网查询,同时也把有关数据下载下来,所以我们第一个阶段,效果比较明显,因为我们没有做更多宣传,两年多时间已经访问人有51万人次,访问了这个网站。今年年初我们开始全面推广,所有的四级政府部门全部开放政府数据,同时把内容扩大了,从6类扩展到11类需要数据开放,比如跟健康有关、义务健康、社会保障等等有关系有11类数据开放。通过数据开放很重要的目的是,政府掌握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是因为在政府内部,如果这些数据的原始数据开放出来之后,很多做信息咨询和服务的企业可以把政府的数据拿来之后进行二次开发,为市场服务变成产品。

  [刘健]

  未来很重要的趋势,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需要把握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既要积极推动这项工作,但是又要稳妥推进,因为在开放的同时也必须保护比如说企业的商业秘密,个人的隐私,如果是国家秘密更加不能开放的,所以怎么样处理好这两者关系也是非常重要,我们要把能够开放的,在保护隐私秘密的基础上尽可能把数据开放出来,为市场提供服务。这个也是促进上海未来的信息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大数据发展的需要,未来大数据很重要的领域,企业开发出来产品之后还可以为政府提供服务,这个工作我们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对我们的数据门户网站进行改版,做2.0,第二个阶段确定了11个重点领域有300类数据集,每个数据当中有很多数据开放量明显增大。第三个阶段完善制度,今后变成可持续制度性工作,同时纳入上海信息公开体系当中。

  [主持人]

  信息基础设施目标是什么?

  [刘健]

  如果没有信息的高速公路,无所不在的网络,谈不上智慧城市,所以是基础,第一个是打基础,过去三年当中我们无论讲宽带城市建设还是无线城市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今天可以说我们当时有一个目标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按需接入到网络,这个目标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但是这个是无穷尽,还可以不断改善提升,从新一轮发展,面向新三年来说,在宽带这一块,目前宽带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基本覆盖全市,关键是怎么样鼓励实际用户要不断增加?现在我们真正利用光纤宽带用户占到了42%的水平,我们鼓励更多人用这个东西,未来三年我们希望提升到60%以上,当然在市民自愿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推动无线城市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

  [主持人]

  移动端对网络非常强,去年国家发放了TD-LTE牌照,今年又发放了FDD试验网牌照,对老百姓来说我们不懂,但是特别关心的是什么时候普遍享受到4G服务?

  [刘健]

  明年年底全部覆盖,到了2016年时候重点是深度覆盖,比如说机场、高铁车站,包括地铁人流密度比较大的地区做一些深度覆盖,使他们上网条件更加好一点,所以三个阶段,今年底在城镇化地区,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城镇化地区能够覆盖,明年年底全市基本覆盖,到了后年我们做到深度覆盖,使网络的质量更加提升,所以新三年的智慧城市的目标是,到2016年上海全面进入到4G网络时代。所谓TD和FDD是两个不同的标准,TD是我们国家自主的标准,知识产权的标准,现在我们提倡做的是混合组网,两者兼顾,因为上海建移动通信的网络,不仅要服务于本地区的居民,还要服务于外来的,尤其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对于国外来宾用的是FDD也可以享受到这样的应用,两者同步推进。

  [主持人]

  一方面享受到4G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不是一边倒4G,有人说随着4G网络推进,基站辐射问题会不会更加严重?希望自己的上网时候更快,但是电子基站千万不要再我家附近,这是一个问题,您也解答一下,随着无线城市的建立,身边的辐射会不会越来越厉害?

  [刘健]

  我们基站有严格的把关,专门有机构做这方面的检测,但是另一方面也有误区,对这个东西不了解,因为电子辐射,人们生活在自然的环境当中本身有辐射,大自然当中太阳本身就有辐射的,平时在家庭生活中,比如你的电饭煲、微波炉、电视机都有辐射,包括接听手机的时候也有辐射,但是辐射带来多大人生伤害?是不是符合环保要求?这个很重要,从全球来看,我们国家环保部发布的电子辐射的保护的规定标准,是在世界上最严格的,我们的标准是每平方厘米40微瓦,跟全球其他国家相比,其他国家大多在每平方厘米450-900之间,所以我们是他们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第二个上海这座城市想辐射也做不到,因为我们高楼林立遮挡,上海要求基站多一点,发射的功率小,功率越小辐射值越低,所以上海目前电子辐射一般都低于每平方厘米8微瓦,所以非常低,还有一个特点电子辐射信号衰减是非常快的,比如说在5米以内、10米以内,20米以内、50米以内不一样,50米开外几乎衰减没了,是技术本身的特性,所以我们市民对这个担心我们理解,但是可能有怎么样科学认识的问题?

  [刘健]

  我们现在追求的基站,特别是上海特大型城市高楼林立的城市密度比较高,我们采用的基站都是不再主张搞大型基站,更多搞微小型基站,微小型基站,点布置多一点,发射频率小,还是做室内覆盖解决,本身在移动网络通讯当中基站的部署多样,这两年上海是全国第一个,目前也是唯一一个发布了移动通信基站规划,通过规划加强引导,更加提倡基站的集约化建设,景观化设置,三家运营商基本利用在一个物理站集中建,集约建,节约土地设置,另外景观化设置,最近成立了中国铁塔公司,上海昨天刚刚挂牌成立,主要解决基站集约化问题,通过第三方解决未来的集约化建设,也是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主持人]

  公交车上可以上网无线网络等等,无线网络是免费的?未来有多大覆盖面?不是所有的车辆提供这种服务,有多大覆盖面?i-shanghai基本建成了,下一步怎么考虑?

  [刘健]

  上海市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建了456处开放了爱上海每天两个小时免费服务,i-shanghai得到了广大市民高度关注,很多市民体验到了对他带来的便利,也对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要求我们在不断改善这个东西,从目前的i-shanghai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好的,当然相比之下,室外的尤其部署在重要商圈的i-shanghai的质量,市民意见比较大,因为是客观原因,因为整个的室外这一块人流比如说在某一段时间是高峰,人流很大,集中上网,大家不满,但是到了晚上比如人流少了,所以AP的设置量不够,但是也有一个问题,无线热点当中AP设置不能太多,太多了相互干扰,频率相互干扰的问题,技术上有一定困难,但是我们也在跟运营商协调希望不断改进,对于下一步考虑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我们的覆盖,i-shanghai的公共服务场所能够进一步扩大,说到底我们现在还是不够,比如室外的场所如果布置更加多一点,人流适当分散一点,大家集中上网不是这样,我们要覆盖面,第二个上网网络质量,能不能用更好的技术和标准不断优化这些网络,所以老百姓提出很多意见,我们不断总结,加强对i-shanghai监测,包括网络质量。第三个我们也在探索怎么样在未来的发展当中通过市场机制,商业的模式来推动免费的服务,这个在未来有的,在互联网经济条件下已经不是买卖双方的关系,很多收费模式变了,所以我们探索一种怎么样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解决?这样使i-shanghai更加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区县也积极推进,现在区县很积极,浦东新区、静安区、虹口区、长宁区建立免费服务,不断优化i-shanghai服务。我们希望广大市民更多关注给我们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

  谢谢刘健主任接受我们今天的访谈,也感谢广大网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