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商贸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2014-11-26 10:31   来源:中国上海    

  主题:推动商贸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时间:2014年11月25日14时

  嘉宾:市商务委副主任吴星宝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由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为您带来的再在线视频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筠惠。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为大家邀请到了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吴星宝同志,作为本期访谈嘉宾,吴主任将就上海商贸业发展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商贸业转型升级,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的一些情况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也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在线交流,为上海商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吴主任,您好!

  [吴星宝]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借中国上海这个平台,与广大的网友、市民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这次交流一方面把上海商贸业的问题、转型思路、做法向广大的网民进行汇报。另一方面我们想倾听广大的网友对上海商贸业发展又好又快的真知灼见,以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共同打造繁荣繁华上海的形象。

  [主持人]

  我们非常欢迎广大的网友参与到我们的讨论当中,为上海商贸业的发展出力献策。应该说全国各地对上海的商品都是另眼相看的,如果出差到上海不逛逛商店,好象白来上海一样。商贸业对上海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发展又是怎样的情况?

  [吴星宝]

  上海是我国现代商贸业态引进最早、发展最快的城市。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就开设了我国最早的百货公司,成为远东知名的商业之都。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商贸服务业积极引进和发展各类新兴业态,上海商业对外开放度、市场化程度也比较高,上海商贸服务业态的发展应该说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不断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商业环境和消费的体验,为扩大、促进消费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全市实现商品销售总额逾6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保持连续11年两位数增长的一个势头,成为全市主要产业经济指标中唯一的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指标。我们预计14年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6%,全年商业税收完成同比增长8.4%,占全市税收的19.8%,占第三产业税收是36%;对全市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2.8%。上海的商业从业人员约为240万人左右,商业从业人数分别占全市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21%和37.3%,是所有产业中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行业。上海商业坚持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商业发展能级大幅提升。连锁商业持续发展,新的业种业态、新的设施网点、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上海商贸服务业只用二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业态发展之路,目前已处于国际业态创新的前沿,许多国际最新业态如品牌旗舰店、概念店、品牌之家等几乎与欧美国家同时出现。目前,国际公认的奢侈一线品牌中90%以上已经在上海开设了零售网点,国内著名的品牌和中华老字号的品牌持续地发展。上海已成为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和桥头堡,并成为众多国际高端品牌的中国地区总部、亚太地区总部的一个首选地方。

  [主持人]

  都说上海是时尚之都,东方巴黎,现在想想和我们上海商贸发展的环境分不开。我们要强调商贸业的转型升级,强调要主动出击。为什么转型升级对上海商贸业发展如此紧迫?你觉得商业发展面临着哪些困难和问题?

  [吴星宝]

  “十二五”以来,上海商业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商业的规模、能级和资源集聚达到较高水平,成为本市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但是,近年来上海商业发展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也引起了我们高度关注,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国际经济复苏进程依然曲折,国内经济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加大,外需不足,内需不振。从商品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讲,保持增长,但是增幅是趋缓。第二个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载体、新知识的蓬勃兴起,一方面给上海的商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更严峻的挑战。应该说上海的传统的商业比重较大,历史包袱也比较重,所以转型升级更迫切、尤为必要。第三个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变化凸显,对我们上海传统的商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传统商业的经营方式和商业模式比较单一,商圈、商企和业态同质化经营现象比较严重。推动多样化、差异化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第四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商业成本费用刚性增长,使商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重困难。第五国内各地区尤其是周边省市商业快速发展,上海商业发展优势相对弱化,发展压力加大。因此上海商业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作为商务主管部门,必须主动出击,有所作为。

  [主持人]

  可能很多做生意的有感触,人力成本很高,租金也很高。您看,我们商务主管部门对上海商业发展的认识是十分认可的,对上海商业转型升级有什么总体考虑呢?

  [吴星宝]

  上海商业的优势趋于弱化,以转型升级为标志的商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亟需市区联手,各方合力,持续推进。我们的总体考虑是,第一依托上海整体优势、加快商业转型升级。上海所具有的地理区位、广阔腹地、产业基础、交通枢纽、人才资源、消费人口、对外开放、自贸试验区等各种优势,为商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基础。我们将充分利用和发挥上海的各种优势,确立商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丰富商业转型升级的内涵,提高商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关联度。第二将增强商业的集聚力、辐射力作为主攻方向。第三是着眼于提高上海商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商业转型升级中,要始终坚持这一基本方向和要求。我们将把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变商业发展方式的主要内涵,把提高竞争力作为上海商业和企业的主要追求,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商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我们将充分研究商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合理配置商业资源,争取商业转型升级的更好效应。第四个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商业转型升级中,必须做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所以我们在这几个方面,这几年都在积极地努力,为了加强本市商业的转型,我们市商务委于去年底启动了《关于加快上海商业转型升级若干意见》的制订工作,经市政府同意,今年7月21日,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加快商业转型升级提高商业综合竞争力的若干意见》。

  [主持人]

  从吴主任的介绍中能听出,《加快商业转型升级提高商业综合竞争力的若干意见》应该是推进上海商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了。吴主任,您能介绍一下《若干意见》的主要框架吗?

  [吴星宝]

  《若干意见》提出了本市加快商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若干意见》提出,上海商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培育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搭建新平台,拓展新空间,推动形成“万商云集”的贸易汇聚地,“商通天下”的流通集散地,“繁荣繁华”的消费目的地,“安居乐业”的生态宜居地。到2017年底,本市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0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5万亿元,继续保持商业的增加值、税收和就业对全市的贡献率在各行业中领先,涌现一批个性化、差异化经营的特色商圈,一批自主经营能力、竞争能力强的商业企业,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经营方式和商业模式。当中我们也提出通过聚焦商圈、业态、企业三大核心的要素,加快推动商业转型升级。主要有12项任务,这就不一一具体展开了。

  [主持人]

  吴主任,您能介绍一下市商务委在加强商业规划引领,推动形成大都市商业新格局方面有哪些设想和举措吗?

  [吴星宝]

  市商务委关于商业规划的主要考虑:一是编制发布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加强商业规划与相关各层级规划的衔接,发挥商业规划指导和调控作用,推动商业与人口、交通、市政、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二是瞄准建设世界级商业城市的目标,统筹考虑实体商业和网络商业布局。构建完善“市级商业中心、地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这样为核心的“3+1”的实体商业布局,同时也形成“网络终端+网上商店+快递配送”为核心的网络零售商业的布局,商贸物流园区、城市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的物流配送点等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形成互联网时代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多层级实体店+跨区域网店+高效率物流配送网络”的新型商业布局体系。三是依托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突破消费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体验消费、享受服务的需求,形成多中心、集聚型、超广域、网络状、高能级的国际大都市商业新格局。从去年开始,市商务委启动了《上海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纲要(2014-2020)》,这样的编制工作。今年的8月18号,市政府批复同意。今年下半年我们又会同市规土局启动了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2040)中两个专项规划。一个是商业规划,另一个是商务集聚区规划,这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应该说也是适应本市未来商业的需求,结合本市的一些交通、人口分布、消费水平等等方面,进行布局。这个布局当中,我们主要还是对现在我们大家比较关心的市级商业中心和地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的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我们进行了比较明确的布局。市中心的商业中心我们主要还是对南京路、四川路等等,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同时对社区,对地区级的一些商业也分别进行了比较具体的指导。这当中有些是进行市场化的引导,有些是刚性的,比如说对那些社区,老百姓比较贴切的一些民生项目,比如说菜市场等等,早餐,我们提出了刚性的一些指标,必须要执行的。这些方面在规划当中我们觉得是一个引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

  [主持人]

  您看商圈、业态和企业是三大要素。我们先说说商圈,这些年市中心一些传统的商圈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说市中心的一些商圈,很多人到这里比价的多,因为现在出国也多了,去国外买一个是空间比较大,一个是价格有诱惑力。咱们市商务委对整个商圈的转型升级有一些什么样的考虑?

  [吴星宝]

  是的,这些年传统商圈确实出现了客流下降,业绩滑坡的问题,我们认为,商圈的转型升级要根据商业规划和各商圈发展基础和特点,推动商圈依据自身功能定位进行经营、业态、品牌的结构调整。譬如说像南京东路商圈加快改造大型百货商厦,形成都市型的购物中心,引进全球的精品百货、新型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商旅文互动的新业态旗舰店。又比如说淮海路、南京西路要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时尚商业街区,引入像买手制、精品百货、购物与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体验购物中心。外滩商圈要充分地挖掘传统历史建筑。同时结合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徐家汇、四川北路、五角场、曹家渡等一批市级、地区级商圈,扩大商圈无线网络的覆盖,同时我们还要推动陆家嘴、中山公园、新虹桥等商圈形态改造,打造规模结构、业态组合、功能配套、环境空间、交通导流等各元素协调配置的生态商圈。

  [主持人]

  也就是说对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商圈引领的方式不同,发展的方向不尽相同。我觉得对外省市或者外国的人来说,上海的一大吸引力在于“海派”风情,怎么来展示上海的气质?其实这里面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比如说上海有一大批富于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街道,特色商业区如何转型发展,市商务委有那些考虑?

  [吴星宝]

  对特色商业街区,我们的总体考虑是:提高专业特色集聚度,做特做深特色商业街区。一个是推动各区县充分挖掘商业街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发挥自身的区位条件、历史传承、文化资源、建筑形态等优势,加强商业街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塑造,形成一批有国内、国外有影响力的特色商业街区。第二是注重集聚效应、功能互补和宣传推广,比如说做特、做深餐饮、服饰、古玩、文化、休闲、国别风情等特色商业街区。第三是鼓励有实力有影响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和商业企业,采用现代时尚的形象设计、先进的经营方式和信息化手段,参与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所以重点要培育一批定位明确、特色鲜明、消费便捷、服务优秀、管理完善的精品特色商业街区,使得我们这个商业特色街区能力真正地成为展示上海海派城市文化形象的标志性窗口。关于特色街我们有一个统计,截至目前经过市商务主管部门严格评选、公布的有50条商业特色街区。主要分布在17个区县,从经营的类别来讲,一个是功能型,这个主要是同一类的商品和专门的服务高度地集聚。比如说服装的定制、动漫产业。另外一个是休闲型,以休闲文化为主导,比如说餐饮、酒吧、咖啡商业街区;第三个是综合性,这里面主要是利用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通过合理的地产开发,具备综合的功能。所以这些商业特色街是体现了上海海纳百川的胸怀,深受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主持人]

  我觉得这些年网络的销售特别快,好象传统的零售业有点自叹不如的感觉。所以很多实体商业经营者应该如何应对这种零售市场格局的调整呢?

  [吴星宝]

  网络零售确实对实体商业有明显的影响,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一定的时期内,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是必然的趋势,特别是一些标准化,规格化的商品,网购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实体商业必须顺应这种趋势,扬长避短,错位的竞争。发展新型的商业业态,培育新型消费需求。我们提出来,要从满足需求向满足需求与创造需求并重转变。这里面有这样几条,我们觉得下一步要进行探索、推进的。一个是要引导购物中心进行差异化主题定位,特别是要增加体验型、服务型业态,实现商旅文娱体融合发展。引导传统百货店提高自有品牌商品的比例。第二是要引导品牌专卖店通过创意改造,升级为旗舰店、品牌之家、沙龙等高端定制的业态,通过体验式,增强与顾客互动,增加服务的附加值。第三是引导便利店增加服务内容、拓展服务的品类,对接电子商务,发挥共同配送终端的网点功能。所以现在说是“网订店取”,这个便利店起了“最后一公里”的作用。第四是探索发展买手制百货、体验型购物中心、品牌集成店、主题概念店、会员制商店、个人定制商店等具有很大潜力的这样一个体验化的新型业态。同时我们还推动线上线下联动的业务,形成全渠道发展模式。另外我们还要推进刚才讲的“网订店取”,形成区域性的配送中心和中转分拨中心,社区配送服务站,多层级的网络。提升零售终端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服务能力。我们还引导商业企业拓展移动互联网和家庭物联网领域,现在这方面的业态是很多的,手机、PC端等等,要为上海商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主持人]

  您提到的这几点非常重要,实体店一定要提供网络服务不能提供的服务,一般情况来说网络店肯定比实体店有优势。怎么让实体店的经营户丰富自己的服务类别,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工作。您看现在商业企业都在采用联营扣点的方式,通俗来讲就是做了“二房东”了。我们对于企业自主经营能力有什么考虑?

  [吴星宝]

  归根到底是要回归零售的本质,从品牌导向向品牌导向和模式导向并重转变,不断提高自主经营能力。一是推动商业企业通过集中采购和买断经营,加强品类管理,提高商品毛利率。二是引导商业企业建立健全买手培训制度,培育形成高素质的买手队伍,这个主要是扩大买手制商品经营规模,丰富商品市场选择度。三是进一步推动零售企业发展自有的品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第四是引导商业企业强化市场需求研究,加强商品设计创意和开发,发展订单制造加工和个性化经营,发挥商业满足消费、创造消费的作用。持续推进品牌战略,培育高品牌价值企业。同时在商业转型当中,一个是买手制的百货,这是挖掘差异。第二个是推动商业企业制定品牌发展规划,确立品牌定位、品牌模式和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第三个是期间概念店,是固化客流。原来的商家搞得一年四季不变的,这个期间店什么意思?就是它每隔一段时间,会推出一个新的品牌的概念,来促使消费者不断有新鲜感,特别是年轻人。而且它这个客流固化,他知道在一段时间里面你肯定会推出一个新的业态品牌的。包括餐饮也是这样,他一段时间就推出一个新的口味。这个也是非常成功的。另外是顶级的旗舰店,它主要是制造热点、聚焦人气,这里面包括优衣库等等方面,我就不一一点评。另外一个是全渠道的营销,主要是实网的联合,强化了销售。还有一个是特色的百货,它主要是因地制宜,自我的提升。另外还有一个整合式的区块,它主要是统一定位。比如说新天地、思南公馆,这个在黄浦区比较多一点。

  [主持人]

  对于国外的游客来说一定要去新天地,我觉得这是比较典型的代表。说到商业的时候,其实商业也有不同的定位,既有高端路线的,也有贴近我们百姓生活的。比如说社区商业,主要是满足我们居民日常的一些需要。我们不能说高端商业做得非常好,形象展示非常到位。可是生活在这儿的老百姓不能买到生活需要的蔬菜,其实各种层别的商业也需要我们关注。您看社区便民商业是社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社区商业来说目前怎么样?

  [吴星宝]

  市商务委高度重视社区商业建设工作,持续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2009年以来,经市商务委命名的上海市社区商业示范社区达到50个,其中向商务部推荐后命名的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17个。推动区县街镇建立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圈,满足社区周边居民的“吃、穿、用、修(修理,小修小补)、文、体、娱”等新一代开门七件事等商品和服务需求。市商务委以完善布局为重点,通过加强实体设施建设,逐步优化空间布局和服务功能,推动社区商业发展日渐成熟,并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社区商业规模逐步扩大。现在我们总的商业面积已经达到1800万平方米。二是社区商业服务能级逐步提高。这里面主要配置了两类业态。其一,必备性业态,比如,菜市场、大众化早点、维修服务、废品回收等等,这个是保障民生的,政府也是重点支持的,连续几年列入市政府的实事项目。第二,选择性业态,比如,超市、便利店、专业专卖店,还有就是美容美发等,这个主要起到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作用。同时我们也感到社区商业日益满足多元化的需求,这个也是我们接下来要推进的。比如说现在是老龄化,家庭的小型化和需求多元化的趋势。这个我们作为今后社区服务,不单单是简单的满足开门七件事,还要面对这些趋势,刚才讲的三个化,我们要不断地提升我们社区商业服务的能级和品质。

  [主持人]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商贸业的转型升级,对于社区商业来说它需要转型升级吗?说到社区商业的话,主要跟我们日常生活有关,比如说买菜买米买油,我们很难想象,像这样的社区商业它需要转型升级吗?或者说目前来说社区商业出现了哪些业态和新的模式?

  [吴星宝]

  传统的服务功能,加上现在的技术手段,就能打造现代的服务理念。也深受广大老百姓的欢迎。从我们目前的探索来说,社区商业主要有这样几个模式,一个是生鲜食品个性化定制配送,比如说当天的需求,通过我们配送,主动送货上门,一小时,甚至半小时就能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包括餐饮、快餐、包括一些生鲜的食品,都能通过一站式的服务来满足。又比如实体门店,线上、线下的融合,就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主持人]

  是的,其实对我们很方便。

  [吴星宝]

  现在小区里面一张卡通用,又可以美容美发,又可以吃饭。还有积分,可以兑换。第三个是电商企业的网上订货,然后到门店,边上的便利店里面取,这个就是便捷化了,最后一公里。另外一个就是通过数据,移动互联网助推新的服务模式。现在做得比较好的,比如说驾乘服务都通过网上供需双方进行对接。同时我们比如说小区无忧,他通过网络平台满足了各种社区里面居民的需求,比如说小修小补,通过网上对接,然后送货上门。

  [主持人]

  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东西,比如说小修小补,不知道上哪儿找,很多情况很不方便。

  [吴星宝]

  现在我们经常碰到的“李鬼”,就是因为自己去找,不知道质量怎么样,价格也不是很公道。通过这样子,解决了各方面的问题。比如说我们有个小门店,原来就是购买商品,现在它里面可以各种各样的付费。

  [主持人]

  对,比如说充值电话卡,很方便。

  [吴星宝]

  可以说它已经没有物理的空间限制,总的来讲我们现在社区的传统服务业都按照“四新”,新的产业、新的模式、新的技术、新的业态,来把它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一个主要手段,进一步提升服务的能级,最终使得消费者、社区老百姓能够方便、便捷,得到价廉物美、实惠的体验和服务。

  [主持人]

  我们从商务委的角度来说,我们还会开展哪些工作,助推社区商务转型发展?

  [吴星宝]

  第一个扶持各类新模式企业进入社区。第二是支持社区提升商业能级。第三个鼓励社区发展新型商业业态。

  [主持人]

  加快商业转型升级,是上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请问吴主任,市商务委将出台哪些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吴星宝]

  主要有7个方面,第一个是深化商业管理体制改变。第二个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我们也提出了支持商圈、社区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的创新的一些具体的政策。第三是支持商业技术创新和应用。第四是加强中小商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第五是加强商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型商业领军。第六加强商业法制、标准化和诚信体系建设。第七是加强统计监测和评价工作。

  [主持人]

  我们知道,上海购物节是上海商业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发挥了繁荣市场、拉动消费、展示品牌、提升能级的积极作用。吴主任,请您介绍一下上海商务委在创新思路,促进和扩大消费方面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吴星宝]

  我们有个主题,叫周周有主题,天天有活动。现在比较时髦的小青年说什么季什么季,我们要说1月份什么季,2月份什么季,3月份什么季。购物节是形成了这样一个高潮,也是整个消费总动员当中的一个季。根据这个情况我们现在提倡要几个联动,一个是商旅文联动,包括现在的展会、商文旅、体育联动,另外企业之间的联动。刚才我介绍的企业之间的积分互换,现在已经涉及了。同时上下联动,市和区联动。我们相信通过购物节的效应,打造我们消费总动员,中外来宾会在上海购物天堂,变成一个消费天堂,一年四季都能找到你消费的一个热点。

  [主持人]

  商业除了发展经济之外,还有重要的作用,就是服务民生,怎么样让大家生活更方便、便利。其实在这点上面,社区商业也有很多的尝试。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在保障民生方面,有那些重要的发展吗?

  [吴星宝]

  这些年我们有这样几个特点,一个是生活性服务也发展迅速,规模和比重不断地提高。13年,它的增加值已经超过了4610亿,占全市的服务业增加值的39%左右,占全市GDP25%以上,从业人员450万左右。第二个是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它里面的产业结构太丰富了,有餐饮、家政、家电维修、美容美发等等。第三个是各类业态加强布局。第四个是新技术、新业态的加快涌现。第五个是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现在我们从原来的传统的生活服务业一些需求,要逐步地扩大到比如说教育、文化、医疗、旅游等服务领域方面的服务。还有就是养老、商贸、电子商务等。我们在推进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逐步地形成国资、民资、外资各类资本共同参与,生活性服务业这个新格局,最大限度的推动生活服务业的发展。

  [主持人]

  如果我们讲到生活性服务业的创新转型的话,我们得从哪些方面着手转型发展?

  [吴星宝]

  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推动。一个是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使得我们的生活服务业与新技术、新业态充分地融合发展。第二个是推动新技术的应用,所以现在我们生活服务业当中,我们总结了一下,大概有5大类11个模式。这里面基本上是把我们现有的一些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智能商圈等等方面都融合进去了。所以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使得传统服务业和创新结合。第三个是推创新服务模式。原来是购买商品,现在是购买服务。第四个是家快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我们平台的建设,搭建金融服务、产品营销、创业的咨询等,使得我们市场的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效用出来。

  [主持人]

  目前上海的生活性服务也创新转型有那些新的模式已经出现?

  [吴星宝]

  它主要是5个模式。一个是“云平台”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平台运营来实现企业盈利,通过供应商把它对接。刚才讲的没有物理的空间了,也没有地域的空间了,这个上面的服务应该说是全方位的,及时地得到了供需的对接。第二是“云配送”的模式,刚才说了原来是消费者上门购物,现在我们通过这个配送来解决各种需求,满足各种需求。第三个实体企业的O2O模式,这样主要是线上、线下融合贯通。第四个是电商配送实体化模式,这个是B2C的大型电商线下业务的眼神。第五个是社区一站式服务模式。生活性服务新模式,现在也有几个,比如说大众点评、小区无忧、云家政,还有上海友康等等方面。这里面我想大家可能最近比较热的,就是一些比如说便民自助的,在家门口可以“网订店取”,像邮箱取信一样。农工商超市、全家便利店都是可以“网订店取”的一种方式。这个都是实体店和电商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认为实体和虚拟,线上、线下相结合,可能是比较好的商业的经营模式,也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经营模式。

  [主持人]

  我们每天离不开的是衣食住行,对于我们上班族来说尤其是早餐工程,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吴星宝]

  早餐现在是老百姓非常关心和需求的事情。所以我就报个情况,这一项事情我们已经连续三年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主要是通过我们中心厨房的打造,来解决供应的品种和数量。现在已经有20个中心厨房建成,上海的主要的“四大金刚”,还有一些馒头,现在应该说都是我们支持中心厨房的一个重点。当然也有差距,我们想继续推进早餐工程。特别是一些布点方面,现在有些地方存在盲点,没有正规的早餐进去,所以我们要加快这方面的建设。还有我们有些社区,这里面还不够配套。另外的医院门口、学校门口,现在有一些无序设摊,跟我们正规的没有也有关系。我们重点要打造中心厨房,使老百姓吃得安心、放心。主要要通过技术的手段,冷链的配送,点上的操作、运作,使得它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都符合,既满足供应的需求,又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又满足价廉物美的,消费者的愿望。同时我们早餐当中,逐步推到午餐。现在白领午餐,还有夜市,都是我们接下来要弄的。“民以食为天”,餐饮这块是我们要不断提升的重要的业态。

  [主持人]

  我们会发现在市中心买早餐已经不是很难了,但是远郊区买早餐应该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里面,我们也希望资源更均衡一点。您看为民服务,让居民的生活更便利,是不能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的工作当中,我们还有哪些设想?

  [吴星宝]

  我们最近已经出台了《促进本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里面主要是加强行业信息化的水平,合理布局生活的网点,优化行业发展的环境。同时我们要积极地对一些生活服务业的示范区域,也进行支持,推进生活服务业创新试点。总之生活服务业是我们今后发展的重点,积极地把它提升,不断地完善。

  [主持人]

  说到生活服务业,有一个地方不得不说,就是菜市场。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也说到融入了很多现代的趋势,比如说网络的因素。这一方面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吴星宝]

  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对菜市场的建设不断地提出更高的要求,老百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在05年开始,把标准化菜市场打造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市政府的财政都在支持。现在关注的是传统的菜市场如何提升?解决服务更便捷的问题。现在我们半径5百米、直径一千米必须有一个菜市场,但是有一些老的路程还不是很方便。现在我们打造更方便,把我们的配送,把我们的一些O2O的模式要运用上去,送货上门。同时,也更使得一些老年人、白领方便,买菜的话我们把一些新的业态布局到家门口。比如说刚才我介绍的自动售菜点就是一个很方便的东西,它可以自选,也可以网上订购,到里面去取货。也可以当场采购。也可以你点了以后,送货上门。这个食品安全也得到保障,点到点,价格比较合力,中间环节减少了。它都是净菜,食品安全我们比较好的把关,出来都是可追溯的,也是检测过的。明年我们要推进200个这样的试点,就是自动售菜点。同时我们要把现在实体的菜市场提升,比如说我们现在上蔬永辉深受老百姓欢迎,它是实体门店。可以送货上门,实体和虚拟相结合,非常受老百姓欢迎。同时我们提倡农业合作社,直接到实体门店,或者到刚才讲的家门口的取货,一条龙服务,我们叫一体化。生产、加工、包装,然后到零售一体。这个现在也是有几个成功的案例,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价格、食品安全都得到了满足。另外我们搞基地,像崇明、金山一些大的农业合作社,到市中心进行销售。总的来讲菜市场传统的要提升,新的模式我们要培育、支持,使得消费者,老年人、白领,都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对这方面对应进行培育。使得菜市场这个传统的模式,不断地发挥新的亮点。

  [主持人]

  同时我们希望大家把您的感触反馈给我们,因为您的声音对我们非常重要。再次感谢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同时感谢吴主任做客我们的节目。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