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防汛防台应急管理 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2012-7-4 15:56
主题:加强防汛防台应急管理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时间:2012年07月03日15时
嘉宾: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副局长刘晓涛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做客嘉宾是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晓涛。
[刘晓涛]
大家好。
[主持人]
上海滨江临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地遭受台风、暴雨、天文高潮、太湖洪水的侵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依靠防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本市经受住了历年汛情的考验,为城市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首先我想问一下今年的整个的气候形势怎么样?
[刘晓涛]
各位网友好,上海的汛期是指每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上海雨量丰沛,常年平均降水量1191mm,汛期雨量占全年的60%以上;上海常年平均入梅日为6月15日,出梅日为7月4~5日,梅雨期约为20天,常年平均梅雨量244.4mm;每年影响上海的热带气旋平均有2.6个,上海的汛期出现热带气旋多发生在7、8、9三个月;上海在汛期常会出现突发性强对流灾害性天气,一般受市区影响比较明显,市区出现的机率比郊区高。根据气象部门的天气趋势预测,今年汛期的天气可能呈现“一少两多”特点(高温天数较少,影响上海的台风比往年偏多,汛期雨量偏多)。特别是上海2005年受到“麦莎”台风的严重影响之后的6年时间里,上海都没有遭遇比较大的台风,今年台风、暴雨、高潮、洪水“三碰头”的几率大大增加。对今年的防汛形势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主持人]
从6月1号正式入汛开始,正好是1个月的时间。整个月的入汛的情况如何?
[刘晓涛]
上海入汛一个月以来,本市汛情总体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的灾情和险情。这一个月期间,先后出现了三次较强降雨过程,在全市300多个雨量测站中,雨量最大的为南汇 芦潮港站,6月份累计雨量达到了369.5毫米,超过常年平均的243毫米的总梅雨量,另有14个测站的累计雨量已经超过了200毫米。由于各个区县防汛的准备比较充分,市中心降雨不是特别明显。强降雨主要分布在金山、奉贤和原南汇等郊区,这些地区有一些灾情,主要的殉情的特点我们6月17号入梅,入梅的当天本事普降暴雨到大暴雨,这场暴雨的特点是雨量大,在我们奉贤区海湾地区最大日雨量为奉贤区的海湾站179.6毫米,雨量超过100毫米大暴雨标准的有83个测站;二是降雨范围广,全市约三分至一的地区普降大暴雨,雨量超过50毫米暴雨标准的站点有159个;三是雨强强度大,最大小时降雨52.5毫米。6月23日、26号对上海的影响比较小,最大雨量分别出现在奉贤金汇(77.5毫米)和青浦西岑(142.2毫米)。
[主持人]
我相信很多人深有体会,这么大的雨量对于上海市有没有产生灾情呢?
[主持人]
“6?17”暴雨对中心城区影响较小,但是南部郊区出现了道路积水、农田受淹现象,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我们做过据统计,浦东新区有47条段马路积水,31个小区积水,663户民宅和5家工厂进水,9360亩农田受淹;奉贤区有57个小区积水和133处积水点, 450户居民家中进水、渗水,4.6万多亩农田受淹;金山区至少7个居民小区发生道路、车库进水现象,轨交22号线沿途也有多个下立交全部积水,1.7万亩农田受淹;这些地区造成的道路短时积水和农田受淹,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我们也对殉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除了降雨比较集中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积水:一是郊区城镇排序相对滞后,比如6月18日惠南镇几条道路的积水,主要原因是排水设施能力不足。金山区8万多亩农田和菜地受到淹,主要也是排涝尚未达标。二是在建工程的影响不容忽视。如轨交16号线、22号线(铁路金山支线)建设,以及民乐大型经适房等工程建设封堵了部分河道和下水道,临排能力严重不足,是造成金山区轨交22号线沿线24个道路下立交和惠南镇部分道路积水的原因之一。三是部分下水道堵头未完全拆除。这些原因我们要求相关部分落实好整改措施,在今年的尽量减少道路和小区的积水现象。
[主持人]
今年入汛以来在全国很多的地方遭受了洪涝灾害,上海有哪些薄弱的环节需要注意的?
[刘晓涛]
上海是一座特大型国际大都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公共设施高度聚集,是一座淹不得、淹不起的城市。2010年末,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2.66万人,全市平均人口密度达3632人每平方公里。我们分析了一下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的,一是跨汛施工项目点多面广防汛形势严峻。全市有商飞项目、迪士尼乐园及配套工程等80余个重大工程项目跨汛施工,轨道交通在建的有5条线77座站点,各类大小的建设工地有8000余个。这些工程自身防汛任务也相当繁重,如工地脚手架等设施受风暴袭击易酿安全事故,同时施工对周边地区防汛排水也会带来较大压力。此外,奉贤金汇港南闸、崇明凤凰水闸等部分水闸的建设,因为这些水闸担负区域排水重要任务,跨汛改建施工,对我们地区的排涝业带来一些压力。第二个我们感到今年我们上海还有很多危旧的居民小区,防汛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一些老式小区由于物业收费低、欠缴率高,物业公司难以为继无力投入设施养护,排水管道失养严重,容易产生积水点。中心城区一些危旧房屋抗暴风雨能力弱,其中黄浦区125万平方米二级以下旧里、闸北区80余万平方米危旧小区如遇台风暴雨容易发生险情。第三个是我们部分海塘江堤河道存在险段,城乡防汛除涝的任务非常繁重。大家知道我们黄浦江和苏州河既是多功能综合性的河道,也是太湖流域主要排水河道。淀山湖、吴淞江等一线的堤防防御标准有些案段还较低,容易出现沙土流失,防汛墙还有一些薄弱段。苏州河上游和下游也有些薄弱段。四是部分地区防汛设施标准不高防御力不强。我们上海城市中心排水能力是一年一遇的排水能力,由于部分城镇排水系统和区域除涝设施存在标准不高、老化等问题。全市水利控制片和西部农村低洼圩区除涝能力不足。
[主持人]
我们在今年的防汛工作做了哪些准备?
[刘晓涛]
今年各级防汛组织认真贯彻俞正声书记、韩正市长、沈骏副市长有关防汛工作的重要批示,去年汛期一结束,各级防汛部门就认真总结经验,对今年的各项防汛准备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围绕“强基础、查隐患、促整改、严执法”,狠抓各项防汛措施落实,确保今年安全度汛,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基础工作,一是抓好防汛机构能力建设和人员的培训。我们针对去年各个区县、乡镇政府换届后防汛干部调整交大的实际,今年以来中心城区的街道防汛办、各个乡镇的防汛办专职干部,对他们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防汛的各级干部进一步增强了防汛工作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业务技能。第二是抓好防汛设施建设和养护。我们全市河道、水闸、排水行业和其他相关单位在汛前认真开展了水利设施、市政排序设施、地下设施、水情测展站、汛期信息系统等各类防汛设施的改造和维修养护。比如今年1至5月,全市共疏通排水管道5520公里,窨井、进水口90万座,清捞淤泥8.22万立方米,积极推进昆山路、胶州路等14条道路积水改善工程建设;开展黄浦江和苏州防汛墙堤防的维修养护。三是抓防汛防台专项预案,这是我们防汛的基础。我们今年完全了市级、区县和防汛指挥部单位的防汛防台专项预案的修订,并开展了防汛的各项眼帘。我们今年5月中旬,市防汛办会同市应急联动中心开展了“2012年上海市防汛防台专项眼帘”,水务、公安、消化、绿化、气象、典礼、卫生等开展了防汛抢险队伍季节,通过演练既检验了防汛防台的组织能力了可操作性,也锻炼了队伍。四是抓防汛物质储备队伍建设。
[主持人]
我们在软件上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刘晓涛]
我们第二个又做了安全隐患的检查,自2月份以来全市开展各类防汛安全检查1000余次。针对防汛十大重点地区以及道路和住宅小区下水道、地下空间、高空构筑物、树木、建筑工地、道路下立交、中小学幼托园所、蔬菜基地等重要部位,持续开展了隐患排查,共检查60多次。我们发现堤防险段和薄弱岸段有51公里,排查出黄浦江和苏州河堤防“三违一堵”的违规行为:违规堆载59件,违规搭建63件,违规靠泊34件,堵塞防汛通道14件;同时我们也查处了排水管道封堵、淤塞和损坏共131处。
[主持人]
其实您刚刚说了一方面我们做好硬件,做了有力的查处,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些更好的办法把现在已经存在的问题改掉?
[刘晓涛]
今年,市防汛指挥部制定和颁布了《上海市防汛(防台)安全检查办法》,对检查的隐患都要求及时落实整改。所以今年市防汛办会同建交委要求对防汛隐患治理工作进行督办。比如5月中旬我们市市防汛办会同建交委、重大办对嘉闵高架“铁三角”地区、京沪高铁和金山支线沿线防汛隐患治理工作进行督办,召开现场会明确了整治的责任单位和整改内容、时限;另外我们督促海事部门及时的解决黄浦江干流奉贤南竹港外违规靠泊的海福1号轮对防汛墙安全造成的威胁;同时我们对一些险工险段加强了整治,比如金山胥浦塘出险段堤防除险加固;苏州河部分河段防汛墙渗漏等隐患的处置工作。同时针对菜田内涝,会同市农委、蔬菜办抓紧研究制订加强菜田防汛除涝工作的意见。今年以来,我们市区两极防汛部门排查了1000多公里的防汛墙和闸门,下立交泵站,对这些都落实了整改。
[主持人]
可能大家也要问我们在平时的管理上面是不是也要更多的去加强一些?
[刘晓涛]
更重要的是要严格执法,今年我们我们水务执法部门围绕防汛墙墙“三违一堵”、排水管道乱排泥浆、地下空间未进行防汛专项论证、河道擅自封堵和海塘滩涂擅自开缺、无证开发利用等违法行为,今年具体开展了268次防汛专项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922人次,立案44件,结案50件,实施了行政处罚22件,通过执行我们打击违反《上海市防汛条例》的一些违法行为,确保了今年的一些防汛隐患及时的排除。
[主持人]
我们刚刚用了一些时间介绍了一下防汛工作从建到查到管是怎么做的,从6月1号到现在才1个多月,接下来7月到9月有将近3个多月的时间,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又如何开展呢?
[刘晓涛]
下一步我们对今年下阶段防工作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突出防汛重点,加强检查防范。今年防汛形势复杂,防汛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把防汛“四道防线”、建筑工地、道路下立交、住宅小区下水道、地下空间、高空构筑物、树木、中小学幼托园所、蔬菜基地等重要部位要作为防汛工作重点,要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因为隐患不排查,我们遇到了突发的汛情,将对我们整个上海的防汛有影响,影响市民的出行,影响道路的交通。第二个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细化防台预案,加强组织协调。针对今年台风偏多的特点,我们对各个区县的防汛部分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险段防守、队伍调度、人员转移、物资调运等各环节的任务要落实好专项预案。特别是要组织浦东、崇明、金山等区县的人员的应急疏散、撤离预案并开展演练,这项工作因为每年我们遇到台风的时候,总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要确保上海不死人,少伤人;另外加强青浦、金山、松江、奉贤等低洼地区菜田的防汛排涝工作,这些地区地势特别低洼,特别是很多的蔬菜放在地势低洼的地区,一旦发生暴雨,肯定会有影响。为了提高蔬菜生产,我们要加强防灾、抗灾能力。第三个措施我们下一阶段就要三是狠抓责任落实,加强督查指导。市防汛办将认真履行防汛工作职责,加强平时的综合协调、灾时的指挥调度和信息发布等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基层防汛防台工作的指导和督查,严肃防汛责任和纪律。四是及时掌握灾情,加强应急处置。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保障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全市防汛排水应急抢险队伍和20多辆移动泵车的作用,要快速处置道路和小区积水,要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城市正常运行。
[主持人]
我们来回复一两条网友的提问,有一位网友说小区缴的物业费太低了,除了小区、小区居民发生积水,原因是什么?我们有没有措施给他们解决?
[刘晓涛]
我们上海的排水主要靠城市的强排水,这几天我们加大城市管网的疏通养护,刚才这个网友提的问题带有很大的普遍性,我们一些小区遇到一些大暴雨的时候造成了一些积水的现象,我们分析一些原因,第一可能是小区原来的地势比较低洼,雨量比较大。第二个我们小区的排水管网的养护不是很到位,刚才这个网友说我们的物业费缴费比较低,加上小区的物业对下水道疏忽了疏通、养护。今年我们除了抓好市政的排水管网的疏通养护,我们也要求各个小区的物业要加强管网的疏通养护,如果这些管网不养护,这些我们在防汛隐患排查当中防地部门也要加强督促力度,我们要确保这些管道的畅通,这个也是我们防汛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主持人]
如果作为小区居民跟物业沟通之后不能解决,怎么办呢?
[刘晓涛]
我们有些小区遇到大暴雨积水,我觉得各小区的物业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值班,我们小区居民可以向物业反映,也可以想市防汛指挥部反映。我们也要求经常容易积水的小区,也要备好我们防汛的排水水泵,遇到小区积水能够及时的排除小区的积水,同时必要时我们可以派一些抢险队伍和泵车、消防车解决这些问题。
[主持人]
另外一位网友说“徐家汇地区能不能达到暴雨不积水?”还有网友说“上海能不能应对大型的暴雨?这个大型的暴雨有多大?”
[刘晓涛]
在有些比较重要的地区,比如说人民广场、南京路1小时可以排除,浦东机场大概可以达到56毫米1小时排除。我们城区还有很多地区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我们排水标准低于1小时36毫米的标准。刚才这位网友说的我们徐汇区已经达到了一年一遇的排水建设,从我们的排水能力上达到标准,另外我们还有加强管理。我们对防汛工作强调加强管道的养护,加强预案预警工作,我们及时的做好排水管道的预抽空,做一些准备能够提高我们地区的排水能力。大家讲什么样叫大雨?一般汛期的时候,特别是强对流天气,可能有些薄弱的地区还要发生,我们要求积水退水的时间要快。要求我们加强管理,加强应对,做到积水少,退水快,避免对道路交通带来一些影响。
[主持人]
您刚刚说平均下来上海排水能力是1小时36毫米,是我们在生活当中能见到的一个什么样子的雨量?
[刘晓涛]
36毫米达到一个中雨的程度,我们按照天气预报,50毫米以上的是暴雨。
[主持人]
中心城区遇到这种暴雨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应对的了,面对中到暴雨我们的应对还是没有问题?
[刘晓涛]
对,没问题。
[主持人]
还有网友提问“上海的防汛墙可以抗多高的水位,遇到日本海啸的话,上海是不是能应对?”
[刘晓涛]
我们上海建国以来,全市在防汛设施建设上累计投入500多亿元,基本形成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区域除涝、城镇排水“四道防线”,这是我们上海防汛防台工程的体系,也是我们防汛防台的物质基础。所谓千里海塘是指历年以来在长江口、东海和杭州湾沿岸以及岛屿四周修筑的堤防及其保滩、护岸和促淤工程。我们统计上海现有一线海塘有523.48km,其中达到规划“防御200年一遇潮位加12级风”的有114.78km,其他的大多数都在防御“100年一遇潮位加12级风”以上的防御标准。这些海塘由金山、奉贤、浦东新区、宝山和崇明等五个沿江沿海区(县)水务局管辖。第二道防线是千里江堤,是指上海黄浦江干支流防洪挡潮的堤防。在上海地区,黄浦江干支流的堤防通常分市区和郊区两部分,市区段堤防习惯称防汛墙,郊区段堤防习惯称江堤。目前,黄浦江堤防全长511km(简称千里江堤),其中市区段现有长度为294km,可防御千年一遇潮位,我们的黄浦公园设计水位5.86m,外滩标高是1米9,基本上我们有1米的安全的超高,这是按千年一语的潮位设计的。上海97年出现的“711台风”我们上海的黄浦公园的潮位达到了5米72,黄浦江的水位已经高出外滩的地面,如果没有了防汛墙,我们上海就是一片汪洋,这是市区段我们按照千年一遇的潮位设计。上游干流及其支流段217km,按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米市渡设计水位4.25m)。可能大家对于洪水的感受不是很深,大家我们历史上也发生过洪水,54年长江发洪水,太湖流域受到影响,91年大洪水、99年大洪水,这两年的洪水影响都比较大。郊区都是水位很高,一些农田受淹,一线江堤对防汛防台有很大的作用。第三道防线是区域除涝工程,是指依据上海的河网分布和地势特点,按照 “分片控制,洪、涝、潮、渍、旱、盐、污综合治理”的治水方针,全市分为14个水利控制片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对松江、奉贤、青浦这些地区的防涝发挥特别大的作用,解决这些地区的内涝问题。第四道防线就是我们城镇排水系统建设,主要由管道,由泵站收集再排到管道。我们现在已经建成了255个,占规划的70%。我们有些地区是一年一遇,有些地区是三年一遇。主要靠城镇的排水管道,我们为什么加强管道的养护?要保证管网畅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管网不畅通,我们原有的设计标准起不到作用。
[主持人]
非常感谢您让我们了解了咱们上海在防汛防台工作中四道防线的作用。有一位网友问“很想知道现在上海是不是算出梅了?”
[刘晓涛]
是否出梅还气象局还没有发出预报,上海还没出梅,还在梅雨期。
[主持人]
大家都希望能够早点出梅。还有一位网友问到“上海的建设工地比较多,一下雨他们建筑的垃圾和淤泥会不会一起冲到下水道?”
[刘晓涛]
感谢这些网友的关心,上海排水的管网我们每年都加强疏通和养护,管网的泥浆特别是有些工地违法偷排,所以我们今年执法加大了打击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建筑工地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建筑工地要解决好自身的防汛的安全,也要加强内部的工地管理,避免一些泥浆排入到下水道。今年我们已经发现了有些地区的下水道泥浆淤积比较严重,前一段时间乍浦路、天同路地段有大量的泥浆排放到排水管道,我们及时采取了措施,他们处理了3天3夜,才把这个泥浆疏浚完,清捞泥浆100多公斤。刚才这个网友对这个问题还是非常关心,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城市管理一个需要加强的方面,全市今年8千多个工地,如果不加强监管,一些地区的积水、防汛的安全都会带来一些影响。
[主持人]
作为企业来说,他们应该从自律上做的更多一些,加强这样的意识,可能大家对造成的隐患没有意识到,不要等到真正的灾害来到我们身边才意识到。还有一位网友说“上海好象比较容易遇到刚刚您说的高潮位的情况,如果我们水泵不能及时排除,会不会引起倒灌?我们有什么措施防御呢?”
[刘晓涛]
我们上海经常受的灾害是四类:台风、暴雨、高潮位、洪水。这四类灾害都有可能对上海带来一些影响,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四类灾害的“两碰头”、“三碰头” 的局面,特别是台风和暴雨碰头的概率很高。我们每当遇到潮位高的,或者暴雨、台风预警的时候,我们都有相应的措施,我们按照蓝色、黄色、橙色、绿色四级预警。我们市容环卫部门加强了道路的清扫,及时的清楚窨井口的垃圾。我们排水部门也会对地势低洼的地方打开盖头,加强排水。我们沿江的通道门,也及时的进行关闭。按照我们的防汛预案都有要求,我们做好防范的措施,避免因为我们管理不到位对我们周围防汛造成我们道路的积水,造成我们的潮水的倒灌,这一方面以前有过类似的教训,有的地方因为管理的疏忽,某一个地方忘关了,造成了积水。这一点我们今年通过加强巡查、管理,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到位,提前做好防范。
[主持人]
好像这两年全球的灾害越来越多了,通过这些灾害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台风的名字,比如说“麦莎”。台风如此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上海作为临海城市,是不是这样的情况更大一些?如果遭遇了台风,我们有什么应急的预案呢?
[刘晓涛]
我们有市、区、乡镇防汛的网络,入汛之后我们强调各个单位和部门安全专人24小时值班,我们同时根据汛情的发展,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会商,指挥、部署工作。刚才我讲了我们制订了防汛的四级的响应规范,加强了预警和预报工作,提前做一些防范的措施,对我们上海这个特大城市来讲,防汛防台我觉得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单位要通力协作,加强防范,这一点特别是防台风工作,我感到一直是上海防汛防台的重中之重,早预报、早部署、早安排。每次台风到来之前,我们市防汛指挥部都会进行专题的部署,重点做好防强风、暴雨、大潮,防高空坠物,这事前我们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加强检查、巡查的力度,把隐患排除到台风来临之前。在台风到来之前做到以避为主,做好人员的转移、撤离,和船只的进港避风工作。一线海塘要避风工作,几次都加大了转移的工作,各个区都做好了转移的工作。台风过后做好抢险救灾的安慰工作,主要对一些受台风影响的,比如说蔬菜、大棚的刮倒、树木的倒扶,加强一些救灾的工作。今年的防汛工作我们都做了积极应对和安排。
[主持人]
非常感谢刘局长的解答,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很多的市民觉得一方面有政府的安排,有救灾防灾的工作在进行着。作为老百姓来说我们应该做什么准备?有些什么要注意的?在这儿能不能告诉一下大家?
[刘晓涛]
上海主要是台风、暴雨和洪水,台风、暴雨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有的台风影响大,有的台风影响小。提醒市民有避险的意识,特别是请市民加强收听,了解气象预警的信息。特别是台风到来之后,尽可能减少外出,把家里的门窗关好,同时阳台上容易坠落的物品收好,一旦室内积水了立即切断电源。台风来临之后我们会有一些对市民的安全提示,电视都有滚动播出,大家注意观看,也是确保我们自身的防范,确保人身安全。
[主持人]
有的时候台风来了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刮风,如果住在高层的居民一定要把阳台的东西收拾好。我们1小时的访谈到这儿结束了,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谢谢大家。
[刘晓涛]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