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委主任孙雷谈上海农业发展情况

2015-5-25 11:39   来源:东方网   作者:吴梦迪  

  2015年1月,上海市被农业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在全国整建制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有序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市政府决定从2015年起,通过两个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2018-2020)分步推进落实各项建设任务。

  5月22日,上海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孙雷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为大家介绍本市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情况,与网友们共同畅谈上海农业发展。

  什么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孙雷介绍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域,具有产业布局合理、组织方式先进、资源利用高效、供给保障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特征。

  孙雷表示,农业部根据国家“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自2010年起先后开展了两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认定工作。浦东新区、崇明县分别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几年的建设,上海两个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升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将其作为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提升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将其列入2015年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韩正书记在市委常委会上明确提出,上海有条件、有基础在建设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上海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重要意义

  孙雷表示,当前上海处在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显得更为重要而紧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迫切要求。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一定要把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努力当好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

  “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也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内在要求。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必须改变一边是繁华都市、一边是落后乡村的现状。”孙雷谈到,“近些年“三农”工作虽有长足发展,但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农业农村依然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短板”。我们要以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统筹考虑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我们希望通过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同时,使现在的农村面貌能有比较大的改变,与我们整个建设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相匹配。”

  孙雷还表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全国一样,上海农业发展面临价格“天花板”、成本“地板”挤压、资源环境“红灯”约束。这些条件要求我们,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别无他途,只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

  上海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开展情况

  孙雷谈到,2014年在推荐金山区作为第三批申报候补单位的基础上,对开展全市范围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研究,认为上海在浦东新区、崇明县、金山区等区县开展示范区创建的基础上,有条件、有能力、有基础开展整建制创建工作。2014年8月,农业部下发了《关于2014年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补充通知》,提出 “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郊区和大型垦区等部分条件较好的地级市或副省级、省级市,开展整市创建”。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本市在动员尚未创建的6个区和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地产集团进行创建申报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市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工作。本市申报书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于2014年10月以市政府名义上报农业部。2015年1月,上海被农业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为有序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通过两个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2018—2020)分步推进落实各项创建任务,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凸显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功能和为城市服务的保障功能。”孙雷表示,“2014年底,会同市相关部门和各区县,组织开展了《上海市2015-2017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明确了上海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行动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4月16日,市政府召开了《上海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动员会》,全面推进上海市整建制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会上下发了《上海市2015-2017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

  孙雷表示,“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线,大力发展多功能都市现代农业。充分利用上海科技、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优势,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着力健全农产品标准、质量追溯和风险评估体系,显著提升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着力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大力提升农业科技综合水平;着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努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着力推进会展农业、创意农业和休闲农业,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农业发展水平,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推动农业集约化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建成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都市现代农业。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规划引领、坚持产业导向、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科技创新、坚持产业融合的原则。

  孙雷强调,上海统筹推进“四化同步”,积极探索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围绕菜篮子工程建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上海启动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后,率先制定了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力争至十三五期末,建成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都市现代农业”的目标。

  “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内容与重点项目

  孙雷谈到,针对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一些重点的瓶颈问题逐个研究论证,主要工作包括了以下11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附加值;二是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推进粮田配套设施建设,优化种植结构和茬口安排,稳定本市粮食生产能力;三是突出绿叶菜保障能力,以蔬菜标准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水产标准场建设为抓手,确保菜篮子产品供给稳定;四是完善地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完善可追溯管理体系、风险评估预警与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地产农产品安全监管;五是深入推进农业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全面实施秸秆禁烧,整治不规范畜禽养殖场(点),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六是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探索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七是聚焦农业生物技术、低碳循环农业、农业信息化、食用农产品深加工等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八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九是围绕农业重点乡镇,推进农田水利和林网化建设,实施农村水环境治理、田间水利配套等工程,切实提升灌溉和排涝能力,改善农田灌溉水质;十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气象为农服务体制机制;十一是提升农民各类收入,促进农民增收。

  此外,孙雷表示,上海市农委梳理论证了42个重点项目纳入“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通过聚焦设施装备建设、产业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科技支撑能力、农业信息化、新型农民培育、产业融合、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环境保护等九大类项目,解决制约本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农业部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立了24项指标,上海在创建指标的设定上,新增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耕地质量、亩均化肥使用减量、亩均农药使用减量、不规范畜禽养殖场整治、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覆盖率等8项指标,形成了7大类32项建设目标,并梳理了17项指标作为核心指标。

  实现“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孙雷表示,首先要加紧制定实施方案。各区县要根据《上海市2015-2017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制定好本区县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工作目标和措施,明确2015-2017年本区县、本单位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做好与全市三年行动计划的衔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按时完成示范区建设各项目标。同时,各区县、各单位要在做好全市三年行动计划中42个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本区县、本单位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做好项目规划,抓紧项目落地。

  其次要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从今年起本市将划定和建设8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各区县要根据建设任务,在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区域内,结合设施粮田、规模化粮田和高标准(高水平)农田建设情况,选择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条件较好的田块,优先划定为粮食生产功能区。进一步完善生产经营机制,加强粮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推广科学先进适用技术,把粮食功能区建成高效、生态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第三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调优农业产业布局,依托本地市场优势,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推进种养业结构调整,推行麦子、绿肥、深耕晒垡“三三制”茬口模式,优化秋粮茬口,扩大优质早熟和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增加种粮效益。推广立体种养、粮经结合等生产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林下经济,提升农业能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直供直销、电子商务,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四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健全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依托信息化手段,提高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健全推广、检测、执法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镇创建。继续深入开展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对投入品的执法检查力度,严格查处使用假劣农资的行为。

  第五要切实搞好农业生态治理。要根据第六轮农业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积极推广绿色增产技术、肥水一体化技术以及先进农业装备,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适当降低耕地复种指数,逐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通过控总量、调结构,构建与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保护等要求相适应的畜禽生产能力,畜禽不规范养殖整治和规模化畜禽场减排等农业环保工作,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态效益。

  第六是着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着眼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家庭农场发展品牌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支持合作社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企业等形成产销合作关系,增强农业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推进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组织能力。同时要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的基础上,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六项保障措施确保“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完成

  对此,孙雷强调了六个方面。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的上海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推进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

  完善支持政策。加大农业政策和资金对示范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分类指导,针对各区县薄弱环节,给予资金和项目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绩效。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加强信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度,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强化目标管理。将示范区建设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区县、乡镇人民政府,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强化目标督查考核,将示范区建设纳入各级政府重点工作,对资金落实情况、项目建设进度和效果,以及涉及示范区建设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督促检查,确保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科学编制规划。在划定200余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做好本市农业布局规划修编工作,优化农业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本市实际养殖量,编制实施《上海市养殖业布局规划》。

  深化农村改革。在坚持稳定土地二轮延包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流转公开交易信息系统和公开交易平台建设。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对农民持有的集体资产股份实行抵押、担保。稳妥开展农村改革先试先行。

  做好宣传发动。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体,做好本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宣传工作,营造各方重视、条块结合、合力推进本市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