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情│“小英莲之父“胡石言

2018-1-10 09:44   来源:湘军湘语   作者:管苏清   选稿:王雅雅

  写在最前面

  铁马冰河日月,醉里挑灯看剑。怀念号角连营、沙场点兵,怀念钢铁方阵、热血年华,以人抒情,以人论理,以人指路,以人当镜,走好今后……

  从5月12日起,《湘军湘语》将开辟管苏清先生的军中人物专栏《怀念战友系列》,这位全军首届新闻系毕业的“老新闻”,将带领大伙走进一个与众不同的军人世界,真正走进一个真实的军人世界。

  作者介绍

  

  管苏清,江苏盐城人,从军三十二载,戍边千岛要塞,执剑长江一线,爱好文学,喜交友人,曾先后出版《天界》、《天吟》、《霸王行动》等多部文学作品,发表各类文章2000余篇。现为上海市12345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小说《柳堡的故事》,是前辈胡石言的成名之作,亦是新中国军事文学的经典。二十二年前,初见石言老,慈眉善目,为人为师,令人仰慕。其1924年出生浙江平湖书香之家,42年春,中断学业,加入新四军,一心打日寇。

  在我们青春岁月里,“九九艳阳天”的歌声响彻大江南北,“二妹子”小英莲拨动了多少年轻的心弦。等我考入南京政治学院后,我才有缘见到了前辈。他对于我 来说,就是眼前的文学之神!石言老时任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协江苏分会副主席,他的作品《漆黑的羽毛》、《秋雪湖之恋》分获1982、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从战争中走来,石言老对战争与个人命运的思考、对人类心灵的探寻、对人性的细致描摹,构成他独特的文学 世界。1950年,小说《柳堡的故事》面世,蜚声文坛,它吟唱的军民之情和朦胧爱恋,闪耀人性的光辉,在日后时光里,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修删七年,新中国 第一部描写爱情的战争题材影片《柳堡的故事》上映,更加让石言声名鹊起。故事中苏北水乡的风土人情,就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里下河地区,多么熟悉的小桥、 轻舟、垂柳、麦苗及乡人……

  

  聚焦现实生活,紧贴时代脉搏。改革开放后,当代年轻一代的信仰问题令人忧心。作为一名有坚定信仰的军旅作家,石言借历史和现实中的人和事,发出了对信仰的呼唤,《漆黑的羽毛》让人对主人翁身处逆境,依然扛着信仰的大旗,啧啧叹服。

  往事如烟,文字比生命更长久,以生命铸就的精彩华章,让后人惊叹并充满敬意。那次取经中,石言老谆谆教诲:创作源于生活,生活让作品拉近读者,思想呈现 作品的高度和厚度,需要作者的勇敢献身。当时对前句我能理解,对后句有些茫茫然。2001年3月,《石言文集》三卷本出版后,我恭恭敬敬看了个遍,在字里 行间,终于悟出了老人的语义。其传世之作都是自己经历的风雨。为此,在“文革”期间,屡遭迫害,下放到部队农场劳动改造,当了猪倌。在此状况下,他也无心 弃笔,仍留心观察,积累素材,执着地思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老人思想腾飞,迎来了创作的新盛期,以《秋雪湖之恋》为代表,井喷而出 的小说,受人称道,斩获全国大奖。著名军事文学评论家朱向前撰文:石言在短篇小说创作上始终保持了稳定风格和较高水准,崇尚战争文学的史诗品格,个人创作 却追求抒情性和故事性的统一,在短篇小说中逐渐形成了属于他的婉约、缜密而秀美的艺术风格。

  

  我的故乡是里下河核心区的盐城,《柳堡的故事》点燃了我的文学梦。石言老作为军旅作家,他的名作都充满了里下河地区的生活气息,既歌颂人与人之间的美好 情感,又诗意化艺术表现了生活,与汪曾祺、毕飞宇、黄蓓佳、曹文轩等作家,共同谱写了“里下河”文学的历史,在文学的星空中,那么璀璨、那么清新……

  待到来年春天时,我们相约去宝应柳堡,听“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呦,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

  待到今年秋天时,我们去泰州城东的秋雪湖,看那比白雪还轻柔,满天飞舞的芦花……

  

  财宝哥短评:

  谈及小说《柳堡的故事》,大抵多数80、90、00后们甚感陌生。然提及《九九艳阳天》,特别是“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呦,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那段耳熟能详的旋律,定能唤起大伙不少的记忆。

  不曾想,《九九艳阳天》竟是电影《柳堡的故事》的插曲。影片中与歌曲中的小英莲,就出自石言老先生笔下。坦言,要不是编辑先生此文,小编还真不知这二者均出自胡石言一人之手。

  管苏清先生此文,看似是对胡老一生的总结与回忆,实则是对胡老真情实意地悼念与缅怀。想来,这份情谊绝不仅仅源于石言老的成名之作《柳堡的故事》描述的 是先生故乡的风土人情这段渊源,亦不仅仅源于先生的那次取经之经历,更多的是源于先生对石言老那份对信仰的呼唤与使命的担当。

  从战争中走来的石言老,对战争与个人命运的思考、对人类心灵的探寻、对人性的细致描摹,构成他独特的文学世界。此刻,小编也仿若读懂了石言老对先生的那番谆谆教诲:创作源于生活,生活让作品拉近读者,思想呈现作品的高度和厚度,需要作者的勇敢献身。

  胡石言,一个用生命书写故事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