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公交看上海 “小老师”带留学生寻访上海足迹
2018-6-12 16:07 来源:上观新闻 选稿:郑婕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留学生白龙和全敏喜第一次乘坐公交24路,探寻上海城市文化,而全程的小导游是来自江宁学校两名五年级学生赵彦诚和徐煜承。
“沿着24路看上海”,是江宁学校一项“城市·成长”系列社会实践课程。今年,这一社会实践课程与华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开设的“上海城市文化”选修课牵手。小手牵大手,今后,越来越多该学院的留学生将与上海中小学生共同探寻“爱上海”的城市文化。
“小导游”带留学生看上海
全程小导游江宁学校五年级学生赵彦诚和徐煜承,送上了亲手制作的旅游手册。
华东师范大学90后留学生白龙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小时候,他看到家里电视屏幕下方的“上海”品牌二字,令他很好奇:上海是个怎样的城市?上大学后,他终于有机会来上海了。作为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师资班学生,白龙获得了孔子学院奖学金,去年9月,他以两校联合培养的本科留学生身份来上海求学,在沪学习两年。“我的中文名字也是自己取的,自己很喜欢上海,平时空余时间一个人骑自行车在城市里逛。”和白龙一组参与“沿着24路看上海”的还有韩国留学生全敏喜。
此次文化探寻,全程小导游是江宁学校五年级学生赵彦诚和徐煜承,他俩还送上了亲手制作的旅游手册。“这是上海的石库门老建筑,那是历史悠久的马勒别墅,除了上海展览中心富有历史风情的建筑外,上海还有很多像新天地一样的时尚新地标……”乘上公交24路,沿着陕西路行驶,一路上,四位大小伙伴很快结成了好朋友。为了做好全程导游,赵彦诚和徐煜承亲自设计了思南公馆线路,他俩还在家人的陪伴下,提前走了4次。在思南书局、老洋房、周公馆,两位小导游一边做好向导解释,一边用手机拍下合影。
此次“沿着公交24路看上海”活动,江宁学校5年级7个班级的14位学生亲自设计路线,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留学生分为7组,从24路终点站出发参观访学。
沿24路探寻城市发展
四位大小伙伴很快结成了好朋友。
江宁学校“城市·成长”系列社会实践课程——“沿着24路看上海”,设计初衷缘起校长吴庆琳。“当时看了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讲述的是上海市井生活,我们的课堂为何不能打破传统时空,让学生走出去探寻城市文化?”
学校地处西康路,附近就是24路公交终点站,这条线路始于普陀区长寿新村,终于黄浦区豆市街复兴东路,全线共19站,途径学校所在的西康路、陕西北路区域以及老城厢豫园。从苏州河到黄浦江,从张爱玲故居到思南公馆,沿线不仅有周公馆、孙中山故居等名人故居,还有普通市井百姓生活缩影。乘坐24路,开启的是一条上海人的寻根之旅。而沿线具有浓厚历史情怀与人文积淀的经典,串联起上海开埠百年的轨迹。
学生每年5年级时,利用寒暑假,或分组走访,或课内先学习,制定活动计划,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调查采访、信息收集与整理等,以小课题探究等形式,沿着24路公交线看上海,了解陕西北路的历史,撰写综合研究小报告。一本本的调查笔记,记下了孩子们的探寻过程。
“小手牵大手”感受海纳百川
此次“沿着公交24路看上海”,江宁学校5年级7个班级的14位学生亲自设计路线,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留学生分为7组,从24路起点站出发参观访学,最后在豫园集中。
去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跨学科,不仅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还在开放性的体验中学习,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
“中小学阶段开展社会实践课程,超越了教材、课堂、学校的局限,让学生探究活动走向更大、更远的学习空间。”吴庆琳说,这次研学最大的收获是,城市成为学习的活教材,身份从学习者转换成推介者,文化传播交流的对象扩展到留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爱上海。
来自韩国的留学生全敏喜来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商务汉语,令她印象最深的上海外滩、弄堂文化和小笼包。“在上海游览过徐家汇土山湾、田子坊、老上海弄堂,这次沿着24路探寻文化,感受到现代都市多姿多彩,城市文化海纳百川。”不少留学生收获满满:“这一天里说的汉语是两个月来最多的一天”。
在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大约有40多位留学生选修了“上海城市文化”这门课。在华霄颖副教授看来,24路沿线景点见证了一座城市从老城厢到繁华都市的历史变迁,是探寻上海“城市发展梦”的良好载体。“小老师”带着留学生走一走,使留学生的角色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仅是听课的被动角色,而是文化的主动体验者和探寻者,与小学生的双向交流成为跨文化交际,帮助他们了解、体验、发现上海这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