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有哪些你不知道的模式

2018-6-12 16:11   来源:上观新闻     选稿:郑婕

  

  历史建筑是“活体”文化遗产,是城市之根、文脉之本、风貌之基,承载历史,不可再生。然而,保护和利用、继承和发展之间的平衡并不容易把握。在今天召开的市政协重点协办理“保护城市历史风貌”提案专题座谈会上,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保留保护要求与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之间的矛盾,近十多年来上海作了大量探索,形成了一些经典案例和成功经验,从改造利用的方式上可归纳为:步高里模式、思南模式、春阳里模式、新天地模式、田子坊模式、以及其他保护利用模式。

  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近70%还在发挥居住功能

  据介绍,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后,保护历史建筑、延续城市文脉也越来越得到广大市民的热情关注和参与,依法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上海已陆续公布5批共计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中心城区占地约27平方公里的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郊区和浦东新区占地约14平方公里的3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119处风貌保护街坊,397条风貌道路,其中包括永不拓宽道路64条。

  此外,上海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23处,文物保护点2745处,共计不可移动文物3435处。上海于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共有10个古镇先后被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村落被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上海近现代建筑呈现出与北京、西安等中国传统古建筑以及希腊、罗马等西方古典建筑不同的特殊性:一方面,建成仅百年左右,尚属‘年轻’;另一方面,普遍在使用之中。”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近70%的历史建筑还在发挥居住功能,这些老建筑及生活在其间的住户,是老上海的根底,是一个城市人文记忆的核心背景,只有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才能使人感知历史、记住乡愁,才能留住城市文脉,提升海派文化的认同度、凝聚力和竞争力。

  改造模式以改善居住为前提

  根据历史建筑保护历程中所得出的经验,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认为,不能把历史建筑当作“样本”和“文物”,要与时俱进地完善使用功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只有更加合理的使用,才能将这些人文记忆代代相传。

  “这些模式都是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为前提的改造”,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认为认为,田子坊模式、步高里模式、春阳里模式更是活化使用的很好诠释。

  此外,上海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注重采取多方协作、共同参与方式,在修复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保护街区特有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特征、留存上海独特记忆的同时,植入适合当代城市需求的公共文化和商业等功能,为上海这座大都市提供重要的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思南模式、新天地模式即是这样的范例。

  据介绍,上海正建立“一幢一册”的保护档案,提高优秀历史建筑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已完成前四批540处、1689幢优秀历史建筑的完整档案,今年启动新公布的第五批426处优秀历史建筑的“一幢一册”建档工作。“十三五”以来,上海已推进近40万平方米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修缮,并同步推进成片风貌区内近110万平方米各类居住类历史建筑的修缮。

  【延伸阅读】

  上海历史建筑保护模式

  步高里模式

  即成片保护性修缮的模式,严格按照保护要求进行修缮,确保房屋安全,改善居住功能和居住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改善管线、厨房和卫生设备等,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保持了原来的居住特性,传承原生态的历史生活场景,成为城市人文记忆传承的核心。

  步高里位于黄浦区陕西南路和建国西路交界处,为典型的旧式里弄住宅群,由法商建于1930年,中国建业地产公司设计并施工。占地面积6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9平方米,户数389户,属砖木结构二层石库门建筑,形成了完整的里弄街坊格局,弄堂口的中国式牌楼独具特色,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就曾居住在此,在这里他创作了《海的梦》等作品。

  步高里保护性修缮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相关区逐步拓展深化到成区域的修缮保护。如:长宁区实施愚园路风貌道路沿线的保护性修缮,徐汇区实施了整个衡复风貌区的保护性修缮,原静安区实施整个区域范围内保留保护建筑的保护性修缮等。

  思南模式

  

  思南路53号内的花园洋房。

  即将原有居住居民置换搬离,对历史建筑原汁原味、修旧如旧地原样修缮,历史建筑的原有样式得以保留,并通过调整使用功能和调整商业业态进行改造、开发、经营。

  思南公馆位于上海城市中心的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占地约4.2公顷,是上世纪初随着上海法租界的第三次扩张逐步形成的街区中的一个,与周边的教堂、公园、学校、医院等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欧洲风情的生活社区。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该街区内的历史建筑产权几乎完全变更,建筑严重超负荷,结构老化、环境破败。2000年开始,原卢湾区通过多方协作、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保护与更新的实施。经居民搬迁置换、结构加固、修缮复原、环境优化,至2010年11月基本完成,保护与整治历时十余年。

  后期如黄浦区外滩源一期、徐汇区建业里也属这一模式。

  春阳里模式

  即对保护等级不高、属于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街坊内明确为一般保留建筑等的部分旧式里弄房屋,在保护区域历史建筑整体风貌、建筑肌理的前提下,对房屋内部进行整体改造,通过改造确保房屋安全,增加厨卫设施,完善使用功能,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

  “春阳里”北临周家嘴路、西为溧阳路、东为梧州路、南靠余杭路,是典型的上海老式石库门里弄建筑。原房屋由英商业广地产公司兴建,建造于1921年—1936年,属历史风貌保护街坊,多为二层,部分带三层阁楼,建筑面积逾1.5万平方米。由于硬件条件限制,春阳里居民一直过着厨房合用、马桶相伴的生活,再加上房屋老化带来了结构不稳、消防隐患等诸多问题。2017年实施改造,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正在实施的普陀金城里、黄浦承兴里等也属于此种模式。

  新天地模式

  

  新天地。

  属于商业性开发模式,将原住户动迁搬离后,建筑风貌保持原有形态,但根据商业经营需要,从房屋结构、内部空间到公共活动空间,都经过了改头换面的改造。

  “新天地”位于原卢湾区太平桥地区,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旧里弄商业化改造的的经典案例。该项目坚持历史街区重塑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整体规划、成片改造、分期开发、总体平衡”的首创性开发理念,并突破思想禁锢,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邀请专业力量参与规划编制。通过这一区域的开发,既保留了原有石库门里弄建筑风格和城市记忆,又有超过2万户居民告别拥挤逼仄的狭小空间,获得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实现了城市更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与城市文脉保护的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相互推动。2002年,新天地荣获美国建筑师协会颁发的“文化遗产建筑奖”,2004年,新天地荣获国家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田子坊模式

  

  田子坊社区的石库门弄堂。

  田子坊尝试了社会力量介入式活化的途径,由政府改善基础设施,企业、商店、艺术家入驻,居民自发以住宅上住下租方式参与商业经营活动。

  田子坊地区东起思南路、西至瑞金二路、南起泰康路、北至建国中路,占地7.2公顷,其核心区“三巷一街”(泰康路210弄、248弄、274弄和泰康路沿街)占地约为3公顷,其中厂房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居民公房建筑面积18400平方米,居民私房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1998年田子坊地区实行“居住用房临时改变为综合用房”,通过租赁、转让、置换等方式,逐步把旧厂房、旧民宅改建成画家工作室、设计室、摄影室、陶艺馆、时装展示厅、特色餐饮、特色零售等。2006年,田子坊被评为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2010年2月,田子坊成为国家级3A景区,2016年,田子坊作为唯一的中国案例,入选联合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导文本《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联合国人居署将其定义为“自下而上的旧城更新与社区包容性创业”典范。

  其他模式

  在旧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对部分需保留保护的历史建筑通过平移、改造、修缮以及功能调整等形式进行单体式保护,如静安区的查公馆、荣宅、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刘长胜故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