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方式创新国情教育模式 让来沪留学生了解中国
2018-7-4 11:11 来源:解放网 选稿:郑婕
国际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加深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记者发现,沪上不少高校都用多种方式开展了对来华留学生的国情教育,将中国国情融入教育点点滴滴,让他们了解一个更全面的中国。
意大利硕士毕业生
“中国白开水厉害得不得了”
最近,一句“中国白开水厉害得不得了”登上微博热搜榜。这是华东师范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上,来自意大利的硕士毕业生王小龙(Carlo)的演讲致辞。这个阳光幽默的男生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时而穿插几句上海话,讲述了他对中国的理解与热爱。
而在王小龙看来,华东师大国际教育中心开展的国情教育,正是让他们这些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有更真切了解的良好途径。该中心主任黄美旭透露,王小龙在一次支教后,感动地表示,“原本是去帮扶这些偏远地区的学生,但他们给予了我更多的爱。”
在华东师大国际教育中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全方位多角度的国情教育,让这些来华留学生更实在地感受到中国当下的方方面面。
黄美旭介绍,除了课堂上的常规课程学习外,华东师大还开展了各种国情教育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主题的考察活动,如参加祭孔大典、去西安参加汉语活动等,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有更深的了解;组织了志愿者服务,鼓励这些留学生到比较偏远的山村,为留守儿童支教;组织留学生到江浙一带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对乡村的变化做一些比较,从而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华东师大还为留学生们提供了各种宝贵的体验机会。比如,组织学生参观雪龙号,由雪龙号科考队队长专门为学生们讲述亲身经历和感受;每逢中国传统佳节,还会组织大家赛龙舟、包饺子、品茶……
“我们提倡的就是通过多维度的角度、全方位的立场,让来华留学生们了解真实的中国。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比起课堂里单纯的上课,来的效果更真实和直接。”黄美旭表示,通过这些全面的体验,留学生们认识了一个全面的中国,感受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民的善良淳朴,对国外的一些“中国威胁论”等谣言也不攻自破。
匈牙利央行教育司司长
刻有复旦logo的戒指不离手
3日中午,请假专程来上海陪伴待产妻子的匈牙利央行教育司司长乐文特(LEVEVTE HOR-VATH),回到复旦校园,又吃上了复旦食堂里的饭菜,这让他倍感亲切,“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乐文特把复旦当做自己的“家”,他在复旦学习生活了整整8年。在复旦,乐文特不仅有学业的收获,人生的成长,而且还找到了人生的伴侣。作为复旦杰出的毕业生,乐文特毕业后进入匈牙利外交部,任匈牙利驻沪总领事,而今他又转任匈牙利央行教育司司长。不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不余遗力,积极推动中匈人文交流。
乐文特操一口流利的中文,使用筷子也非常熟练。记者注意到,乐文特手指上所戴的一枚戒指很特别:上面有复旦的logo。
这不是一枚普通的戒指。2012年乐文特从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本科毕业时,被评为“毕业生之星”。这是复旦本科生最高的荣誉,每一届仅评选出10名同学,获得“毕业生之星”的同学,都会获赠一枚镌刻有复旦logo的戒指。
早在读高中的时候,乐文特在接触到《西游记》故事、中国功夫电影之后,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2005年,乐文特获得了一项出国交流的奖学金,作为交换生来到南京金陵中学。“我的两位哥哥都选择去南美洲学语言,而我喜欢看中国风的电影和动画片,对东方很是向往,所以决定来中国。
在南京交流的经历让乐文特深深爱上了中国。交流结束回到匈牙利时,乐文特打定了来中国读大学的主意。2008年,在复旦大学进修一年中文后,乐文特从800多个外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复旦大学招收的唯一的匈牙利留学生,在复旦旅游学系旅游管理专业先后攻读本科和硕士。在复旦读书期间,乐文特还曾先后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以及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
乐文特从复旦大学毕业后,随即被任命为匈牙利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匈牙利政府正在贯彻“往东方开放”的策略,需要更多了解中国的人才。在乐文特努力下,匈牙利的旅游资源日益为中国公众所熟知,一批批顶尖的中国学者也在近两年走进匈牙利大学课堂举办讲座。
在乐文特的推动下,今年复旦大学许宁生校长与匈牙利大学校长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当大家称赞乐文特是促成这件事的大功臣时,他说道:“我是复旦人,能为母校做一点事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