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未来将努力成为决胜关键核心技术的主战场

2021-3-31 11:17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黄海华  

图片说明:张江科学之门效果图。  

  今年是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10周年。十年来,张江示范区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张江示范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在政策突破、原始创新、产业培育、创新生态、辐射带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培育张江科学之门效果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域。

  记者从3月30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经过十年的发展,张江示范区已成为上海创新能力最前沿、创新产业最集聚、创新人才最活跃、创新生态最优越的区域。在去年疫情特殊时期,张江示范区规上企业营收突破6.2万亿元,增长10.8%,对上海全年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

  创新能力最前沿

  集聚1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截至2020年底,张江示范区集聚了33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李政道研究所、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等顶尖科研机构加速建设,复旦、交大、清华、浙大等在张江示范区加快布局新型研发机构,张江药物实验室、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量子科学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实验室加快推进。

  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墨子号、黑洞照片、超强超短激光等科学新发现、新发明不断涌现,C919首飞成功,超导、石墨烯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2020年上海科学家在全球顶尖期刊《科学》《自然》《细胞》发表论文数占全国总数32%。

  近年来,在国家部委的支持下,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14个,全部位于张江示范区内。目前,已建成(含试运行)8个、在建6个,涵盖光子、物质、生命、能源、海洋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设施数量、投资金额和建设进度均全国领先。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介绍,在张江科学城地区共布局了8个光子科学相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建成的有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4个。2021—2022年,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上海光源线站工程暨光源二期3个设施将建成,预计2025年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建成。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在张江科学城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

  在嘉定布局3个设施,包括已建成的神光I(已退役)、神光II激光实验装置,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已开始试运行;临港地区布局2个设施,包括在建的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和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黄浦和闵行联合布局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开展试运行。

  创新产业最集聚

  逐步形成“一区22园”格局

  十年来,上海举全市之力,全面落实张江示范区建设任务。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介绍,全市各区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潜力强的区域逐步纳入张江示范区,建立分园,形成覆盖全市各区的“一区22园”格局。

  如今,上海约10万家科技企业、90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张江示范区集聚发展。

  以三大先导产业为例,集成电路领域已经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水平最先进、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基地,2020年产销规模达到1800亿元,占全国1/5。

  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创新能力领跑全国,2014年以来,全国共批准99个创新医疗器械,有18个来自张江;2019年,诞生了全国1/3的I类创新药;2020年,全国批准上市的8个抗体药物中有5个来自张江。

  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科研平台加快布局,融合创新载体加速建设,集聚了2400多家、占全市70%的人工智能企业。

  创新人才最活跃

  集聚全市80%以上高端人才

  围绕创新过程中的堵点痛点,本市以“全创改”为引领,在张江示范区开展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为了聚天下英才,上海在张江示范区探索建立国际人才试验区,率先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设立了全国首家外国人永久居留事务服务中心,颁发了首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目前,张江示范区从业人员约238万人,其中,青年人才占80%以上,企业留学归国和外籍人才占3.2%,集聚了全市80%以上的高端人才,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上海领军人才均超千人。

  市科委主任张全说,着眼“十四五”,上海将加快创新人才集聚和培育。

  创新生态最优越

  继续当好改革创新“试验田”

  目前,张江示范区集聚了820家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其中42家国家级孵化器、52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3家国家大学科技园、34家国家资质产品检验检测机构,为创新创业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精准服务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截至2020年底,张江示范区有32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占全国1/7。

  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说,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张江示范区一直是上海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最重要的“试验田”,在将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转化为制度安排,破解制约创新的制度瓶颈等方面发挥了先锋作用。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扩大试点“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探索科研任务和项目组织实施的新模式。

  2020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已经形成,将向形成城市核心功能全面升级。张江示范区也将挑更重的担子,展现更大的作为。

  展望未来,张江示范区将努力打造“改革者的实践之地、科学家的畅想之地、创业者的梦想之地”,成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主阵地、决胜关键核心技术的主战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