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
2021-11-22 17:03 来源:解放日报
从成功到更大的成功,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这并不是容易的过程。对一个有着9500多万名党员、带领着14多亿人口的大党来说,更是如此。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百年,历经风雨、历经考验,走的绝不是一条轻松的路。几乎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遭遇如此多的曲折和磨难,经受如此多的艰险和考验,作出如此大的牺牲和奉献,依然初心不改、矢志不移。个中关键,在于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信仰的力量。
初心如磐,信仰如山,这让中国共产党有别于一般的政治团体,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特殊的政治品格和精神意志,也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得以去办许多别人办不了的事,干成许多别人干不成的事,创造世界上任何政治力量都从未创造过的人间奇迹。
信仰是宏大的,更是具象的,它会转化为一些具体的品质,而这样的品质,往往是人们认识中国共产党、认识中国的重要标志。今天许多国家对中国的制度优势赞誉有加,常常被用作案例的是,数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用制定五年计划或规划的办法领导具体的经济建设实践,分阶段、有步骤地思考和谋划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路径。显然,中国做事,有强烈的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背后是使命导向。中国共产党,正是一个使命导向的党。要理解中国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理解中国的道路和精神,这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在对使命的坚持里,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延续性,体现着放眼长远、胸怀未来的前瞻性,更体现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与韧性。
毛泽东同志曾有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最讲认真,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这个“认真”,道出的正是对初心使命的坚定不移,对奋斗目标的孜孜以求。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面对不同时期的重重挑战,中国共产党人有过不断的探索,有过艰苦的奋斗,有过坚决的斗争,更有过壮烈的牺牲。只要认定了使命,只要是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再大的困难都不能阻挡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务求必成。
先进的政党,进步的民族,从不会被困难吓倒,也不会因为有困难,就对目标降格以求。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考验。
眼下有艰巨挑战,前方是更高远目标,愈加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展现出那股“认真”劲,用更坚定的意志、更坚韧的品格、更与时俱进的策略应对挑战、赢得未来。
这也是为什么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最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专门号召全党,“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曾经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如愿考出了好成绩。如今踏上新的“赶考之路”,人们期待着更好的成绩。
今天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而要真正实现目标,必须依靠驰而不息的奋斗、脚踏实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