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节点抢占先机形成优势

2022-9-14 16:12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黄勇娣  

  始终坚持“制造业强区”

  记者:今年是闵行区“撤二建一”设立30周年。长期以来,闵行综合经济实力一直在全市各区中稳居第二,靠什么形成比较优势?

  陈宇剑:闵行有着自身先天优势——和郊区比,有区位优势;和中心城区比,有商务成本优势。而更大的竞争优势在于闵行强大的制造业。作为上海的老工业基地,闵行一直是二产的集聚区,始终坚持“制造业强区”。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闵行建设新中国第一个工业卫星城;改革开放时期,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莘庄工业区率先创建,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高投资额和高技术含量的跨国公司大项目落户闵行;2000年以后,航天、航空、船舶、核电的到来,又给闵行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和全新增长点……

  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闵行区调研时指出,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竞争力,推动三二一产业共同发展;要加大统筹力度,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发挥好先行示范作用。

  闵行牢记嘱托,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都牢牢地、敏锐地抓住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发展热点和重点,在巩固原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了梯次发展、持续推进的态势。

  眼下,闵行瞄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布局。闵行重点产业加快集聚,去年工业总产值超过391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3%,制造业发展的质效持续提升。

  记者: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闵行有什么好做法?

  陈宇剑:要持续培育新增长点,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第一动力作用,同时还需要有长远眼光、舍得投入。

  当年,为布局航天航空板块,闵行舍得出土地、出资金、给服务。最近,在莘庄工业区,我们把多幅商办用地、商业用地调整为研发用地,让出眼前利益,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吸引科技型企业的到来。外界有人以为,闵行的空间资源已十分有限。但实际上,这几年,闵行建立了科学完善的土地储备机制,目前在手的土地就有3万亩。“好项目不缺土地”,在闵行有着最生动的发展图景。

  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到去年,闵行的市场主体达到23.95万户,其中有一半是这两三年注册过来的,平均每年新增4万户左右。现在,许多长三角投资者到了闵行,就不愿意离开了。他们说,这里有区位优势、便利交通,也有城市环境,更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创资源,就足够了。

  新旧动能转换,既要起得早又要跑得快

  记者: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闵行要始终保持比较优势,除了制造业立区,还有其他哪些方面支撑?

  陈宇剑:我们确立了“一南一北”战略,这是闵行的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

  当前,闵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重要关头,面临的机遇很多,包括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发展的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发展的机遇等。闵行正处于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重要机遇期,也处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决战决胜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既要起得早,又要跑得快。

  闵行“一南一北”两大板块,在南部,我们将发挥上海南部科创中心的功能,推动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北部,将发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推动作用,彰显开放优势,推动现代服务业的高水平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虹桥地区,近十年,我们持续投入了300亿元,腾出了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久的将来,在虹桥前湾地区,一座融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文化、国际医疗、国际教育、国际社区六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产城融合示范区将拔地而起,虹桥国际艺术文化中心、前湾公园等标志性建筑将成为区域新地标。

  记者:“一南一北”令人振奋,如何让闵行中部、东部等其他板块也齐头并进?

  陈宇剑:着眼全区,我们进一步加快构建“北部先行、中部崛起、南部振兴、东部开发”的发展格局。

  闵行中部地区也要加快崛起步伐。比如莘庄工业区,要打造高品质生活配套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现代化产业园区;梅陇镇,要打造商贸繁荣、产业兴旺的闵行中部总部经济集聚区。东部地区,则要主动承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溢出带动效应,加大开发力度。比如浦江镇,要打造生态人文滨江新城区、高端科技产业引领区。

  让人才既能施展才华,又能惬意生活

  记者: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吸引人才,闵行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陈宇剑:过去十年,闵行最突出、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功能定位的重大提升,一步步实现了从辅城、新城、现代化新城区、中心城区拓展区,到现代化主城区的转变。这样的“进阶”,使得闵行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之前,闵行发展遭遇不少瓶颈短板,其中市民反映比较突出的就是出行堵车严重、医疗和教育优质资源不足等问题。这几年,闵行加大投入,全面补齐交通、环境、教育、医疗、文体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和城市功能短板,努力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举个例子,十年前,闵行只有一家三甲医院,现在全区已有九家三级医院。交通出行方面的大幅改善,更是有目共睹。

  在南部“大零号湾”地区,人们的感受格外明显。那里有一条横泾港,全长大约30公里,两岸过去都是老旧的厂房,如今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变成生机勃勃的科创园区,成为一条“科创水街”,充满创新气息、生活气息、人文气息。接下来,我们还要在水街两岸开书店、茶馆、咖啡屋,建步道、骑行道、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等。未来,创业者可以在这里漫步、休憩,也可以在这里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甚至可以是从早到晚运转,白天生机勃勃、晚上灯火通明的地方。

  记者:人们发现,在闵行似乎找不到“城市中心”,虹桥、莘庄、七宝等都是中心。

  陈宇剑:这就表明,闵行是个“多中心”的现代化主城区;这也意味着,闵行的商业、教育、文化等方面优质供给正努力做到均衡化。而这也是人们所期待的。目前,在闵行工作生活的大学以上学历人才达101万,海外高层次人才占全市1/4,两院院士76人,这些数据均位居全市前列。

  闵行确立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那就是全面建成“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的现代化主城区。创新、开放是闵行发展的两大动力,生态、人文是闵行未来发展的底色。既可以施展才华,又可以惬意生活——未来闵行要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记者:“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美好蓝图,如何去实现?

  陈宇剑:闵行干部一直具有“开路争先”的精神。几十年来,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开路创举,为闵行抢得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先机。

  今年春节后,闵行区启动《2022年闵行区新时代干部能力提升大培训》。通过教育培训,让干部增强“识势”之明、提高“布局”之能、掌握“干事”之道。同时,我们推动干部进入“五个一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沿一线、社会高效能治理的基层一线、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点一线、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斗争一线、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艰苦一线,让他们在打硬仗、扛重活中快速成长。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迈入而立之年的闵行,将更加自信、坚定、从容。青春奋斗正当时,不负人民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