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星星:记梁晓老师的爱课堂公益语文之旅

2025-7-17 12:46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泠一  

  夏季、毕业季,更是世界级音乐巨匠曹鹏爷爷的丰收季!有一场充满活力与温情的盛会近期上演,那就是曹鹏公益基金会爱课堂2025春季班的结业典礼。典礼成了孩子们展示自我、分享成长的欢乐海洋。看到这感人的场景,让我想起一位美国天才诗人!

  这位天才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在其《总得有人去擦星星》中这样写道——“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二零二三年暑假,梁晓老师(右一)在图书曹鹏传首发式上的留影

  这是我和上海市高安路第一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梁晓,都十分喜爱的一首童谣。虽然我担任高一小学课外辅导员已经整整二十周年,但我和梁晓老师之间的介绍人恰恰是曹鹏先生的外孙、复旦大学校友石渡丹尔。我是在去年十二月庆祝曹鹏先生百岁华诞乌南幼儿园图片展时结识的石渡,他向我介绍了曹鹏公益基金会、爱课堂项目和梁晓老师。石渡说:“梁老师真的很棒也非常热心,她自己也很不容易,而且那么多年如一日一直坚守很难得。”关于在爱课堂上循循善诱自闭症学子们即星星的孩子,梁晓给石渡最深刻的印象是:“我们是在一个暑假、因为原先爱课堂的语文老师岁数大了,所以在朋友的推荐下认识了梁老师。第一节试课,梁老师就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拉到了自己的身上,由浅入深讲得非常细致耐心。也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一位老师有那么大的魅力和本事,可以让孩子们认认真真45分钟从头听到尾,对自闭症孩子来说坐定那么久非常困难,但梁老师做到了。”

  因今年恰逢高安路第一小学七十周年华诞,我自然前往学校和朱海燕书记、马骥校长共同策划相关校庆典礼与园丁佳话事宜,就得以面对面地和从事公益语文教学的爱心教师梁晓直接交流,陪同我们的还有全国劳模、高一小学原校长滕平(特级语文教师)。不过,梁晓老师回忆其第一回爱课堂的教学实践并非游刃有余,甚至一度觉得有些狼狈不堪。她很坦率地告诉我:“于我而言,教书是相对容易的,但在爱课堂教书是不容易的,因为没有像国家课程标准统一的目标、教材、内容,在爱课堂,分层是粗略的,差异是巨大的,教材是没有的,课程是要靠自己去设计与编写的。同时,我们很多基于正常学生的教学经验,有时候应对自闭症儿童是不够的,需要自己去摸索这一类孩子们的特点,走进他们的世界,建构教书、教学内容与孩子们之间的链接”。梁老师反映的这个情况确实是个大课题,值得破解。

  那么,梁老师的第一堂公益语文课场景如何呢?她同样毫不忌讳地告知我:“爱课堂的自闭症孩子是混龄上课,还清晰地记得那年暑假第一次给这些星星的孩子上课时,各种突发状况都让我感到措手不及。其他爱课堂的老师们来安慰我,说慢慢地就会好了。志愿者老师们来给我打气,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多年来参与曹鹏爷爷爱课堂公益慈善活动的志愿者代表合影留念

  这些安慰的话让梁晓老师坚定了信心。于是她潜心钻研,扎扎实实在每一个周末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现在,孩子们已经具备开火车衔接表达等社会属性。我和志愿者伙伴们都看到,经多年来爱与教育的坚持、相信星星的孩子一样能够攀登学习的高峰和踏平坎坷,已实实在在在他们身上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随着公众对自闭症认知的发展和医疗诊断的进步,她相信这一人群数量将会最终得以控制。但她又认为: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目前自闭症孩子大部分成年后就是去“阳光之家“,成为父母生活中无法放下的牵挂和痛。

  而从这个角度,梁晓老师觉得曹鹏爷爷创办的天使知音不仅是造福自闭症儿童,更是在为社会减轻着负担。自闭症儿童应该具备与其他孩子同样的受到更好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故自闭症群体这样的一种状态——教育的缺失及未来融入社会的困难,就应该被更多人“看见”。

  难能可贵的是:梁晓老师与其爱人呼吁更多的人关爱自闭症儿童,关注公益爱课堂。徐汇农工党组织给予回应,给爱课堂、爱咖啡捐赠图书,并提出未来可以更进一步结合农工党医生资源,给予爱课堂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梁晓老师所在的高一小学党政领导和学校所在辖区天平街道办事处,都全力支持她的公益语文崇高的事业。而爱的诺言、爱的坚守,总会喜获爱的回报。她就欣喜地告知我:“爱课堂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舞蹈、音乐、艺术鉴赏、书法、篮球等丰富多样的课程,让孩子们逐渐有了课堂的感觉、有了集体的意识。前年爱课堂还产生了第一位大学生,小号手小戴同学考取了职业技术学院,给所有人鼓舞,星星的孩子通过努力也是有可能自食其力的。“

  而石渡丹尔给了我更辽阔的认知空间,如曹鹏先生就带领这支自闭症儿童乐队远渡重洋到欧洲演奏,让全世界看到了音乐的神奇力量。而在最近的毕业典礼场景上,当舞台的灯光亮起,电子琴的旋律如清泉般淙淙流淌,改编后的经典曲目《土耳其进行曲》与浪漫的《香榭丽舍》交织在一起,孩子们的手指在琴键上灵动跳跃,音符仿佛带着听众穿越音乐的时空隧道,环游世界。这背后,是吴君一老师自2016年起便开始的悉心教导,孩子们用坚持和努力,将音乐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在深受感动的同时,惊喜地发现了数学才能。即珠心算大班的同学们登场展现出惊人的专注力和心算能力,高难度的心算挑战如同一场最强大脑的盛宴。而小班的数字小达人们也不甘示弱,数字记忆的魔法令人惊叹。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孩子们的汗水与坚持,凝聚着执教老师的持之以恒和不懈努力。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数字的热爱和对挑战的勇气,他们用智慧和速度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数学传奇。

  除了乐器、歌唱、舞蹈、英语等特长,孩子们的书法展示更是让大家啧啧称奇。如大班的同学们挑战行书经典《兰亭序》,笔力沉稳,自有风骨。小班的孩子们则用端正的楷书书写“千里江山”。一笔一划间,不仅展现了书法的魅力,更表达了孩子们内心的专注与耐心。

  公益颂

  做公益,看曹鹏

  江阴赤子秉初心

  感动天下父母亲

  指挥棒,亮晶晶

  百岁寿星活雷锋

  德艺双馨沐春风

  星星的孩子

  一样地攀登

  多少奇迹暖家庭

  恩爱无穷尽


  赞天平,铸红蕴

  高一小学来赋能

  梁晓老师送温馨

  德育圈,多佳音

  配乐朗诵茂声情

  生命成就互玉成

  亲爱的园丁

  默默地耕耘

  梧桐树下勤珍重

  雏鹰蓝天梦

  最后,就用梁晓老师真情告白作为本文结尾——“有些事无关其他,只是因为喜欢!教育的目的也许就在于唤醒,唤醒对很多事物的热爱,找到愿意为之奋斗一生,享受其中的事情,生命就有了意义。”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高一小学课外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