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作频道公告>>合作信息>>正文
重新开发五角场老建筑
8月8日

  五角场将打造成有底蕴的科教文化商务区
  
  20世纪30年代,北部江湾曾有过一个经过周密规划的大上海新城“市中心区”,而后它又神秘地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记者昨日从杨浦区获悉,随着五角场将被打造为科技文化商务区,一批隐藏在居民区、学校和医院中的历史老楼正在逐步开发保护中,他们将以博物馆、影像馆、美术馆等形式,再现昔日中国工业的辉煌与荣耀。
  
  市民不知“大上海计划”
  
  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大上海计划》,划定今江湾五角场东北地带作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域,各项工程于1930年上半年开始建造。

  从民国时期老上海的地图上,可以看到一片农田间新修筑了道路,以新市政府大厦为中心,连接着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市医院、卫生试验所等。在数年间陆续建起了一座不可思议的上海新城,与租界中的另一个市中心遥遥相对,杨浦正是近代上海第一个大型城市规划的实施地,凝结着无数有识之士的光荣与梦想。

  然而,随着1937年“八一三”凇沪抗战爆发,“市中心区”为侵华日军占领,遭到重创后逐步废弃。五角场地区,仍以原“市中心区”西南角的五条主干道交汇处为中心,周边高楼林立。然而搬进来的居民,能数出杨浦百年工业文明中第一的已经不多,听过“大上海计划”的更是寥寥无几。
  
  百年建筑得以保留
  
  “大上海计划”虽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一批历经沧桑的历史建筑群仍得以完好保留。记者从杨浦区有关部门了解到,旧上海特别市府大楼(今上海体育学院内)、民国上海市博物馆(今长海医院内)、上海市图书馆(今同济中学内)所构成的主题建筑群气势雄伟,是国内少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中国宫殿式建筑,其在建造时亦是当时最先进的政府办公大楼。旧市府大楼坐北朝南,博物馆、图书馆分立东西两翼,各相距1公里左右。

  式样别致的“飞机楼”更是赫赫有名。1933年1月1日,中国航空协会在上海成立。1935年,建造会所及陈列馆。由此,“市中心区”内又多了一栋奇特的建筑“飞机楼”,大楼同样由设计博物馆和图书馆的设计师董大酉负责设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这些富有故事和内涵的建筑散落在居民区、学校和医院中,其文化底蕴一直未能充分挖掘,颇有些“养在深闺人不知”的遗憾。
  
  博物馆形式加以恢复
  
  “今后的五角场将建成融商业、金融、办公、文化、体育、高科技研发及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型市级公共活动中心和以科教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地。其中挖掘文化底蕴是开发的重头戏,简单地说五角场要打造成科教文化商务区。”昨天杨浦区有关领导表示,这批著名的历史建筑群是宝贵的资源,将分区域重点保护开发,以博物馆、影像馆、美术馆等形式“广而告之”。

  杨浦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集中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现杨树浦水厂、中国第一家发电厂———现杨树浦发电厂等,系统地“还原”历史建筑群,可再现昔日中国工业的辉煌与荣耀。
  
  ■相关新闻

  新场修复工程启动
  
  随着南汇新场老街上的民俗文化馆、琵琶馆、彩豆画馆等相继建成开放,古镇的“古味”越来越浓了。记者日前从新场古镇建设开发公司获悉,随着修旧如旧保护修复工程力度加大,连老街上的公厕,也全部变成了秦砖汉瓦结构的建筑。

  目前新场镇花巨资先后修复了南山寺古刹、江南第一茶楼以及3座牌楼。老街店面也进行了修缮,逐步恢复古镇商街风貌。连老街上的10余座公厕,也全部变成了秦砖汉瓦结构的建筑。

  针对老街原有商业业态重复,同质化缺乏个性的状况,新场镇古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表示,将推出一批特色文化类商业。根据统一规划,这里将发展成民间文化收藏街,专门开设一些以经营收藏古玩、旅游、摄影、绘画等为主题的商店。如今已开出了12家经营收藏古董的“老店”。锣鼓书展示馆、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展示馆等18家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馆也即将开馆。

 
 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王楠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